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遼朝曆

遼朝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4:27:03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1

唐朝滅亡後,在中原政權更疊的“五代”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契丹疊剌部首領耶律阿保機,趁中原内亂統一了契丹族各部。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号契丹(916-1125,曆時210年)。938年,後晉高祖石敬瑭将 “燕雲十六州”(今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大部及北京市)割讓給契丹國。947年,遼太宗滅亡後晉,改國号為大遼,即遼朝早于北宋王朝(960—1127)立國45年,是北宋王朝最強大的對手。

遼朝施行的雙軌官制,即皇帝之下,設遼官和漢官兩大系統。遼官保持本民族特點,其官署設于皇帝牙帳的北面,稱北面官;漢官是遼朝入居漢地後,仿照唐、宋制度而設置,其官署設于皇帝牙帳的南面,稱南面官。

北面官設置:管理契丹部族事務的機構:契丹族建國前分為八個部族,建國後統編成北府和南府,由北府宰相和南府宰相分别管理。北府宰相由皇室宗族充任,南府宰相由皇後親族充任。遼朝皇族原屬契丹疊剌部,其軍事長官稱“夷離堇”,建國後分設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職位僅次于兩府宰相。兩院大王平時居朝中參政,另設知兩院大王事等官,管理部族軍民事務;管理皇族、皇後親族事務的機構:大惕隐司,掌皇族政教。大國舅司,掌皇後親族事務;軍職機構:軍官按宮帳、部族、屬國等各設大将軍府,分别統轄所屬軍隊的政事。北樞密院最初為軍政機構,繼而發展到司法、刑獄、賦役、職官無所不管,成為中央宰輔機構。皇帝的旨令通過北樞密院傳達兩府宰相,并直至各個部落。

遼朝初,設有政事令、左右尚書和漢兒司。政事令相當于中原王朝的宰相,左右尚書相當于副相,漢兒司主管漢族事務。遼太宗時,在漢兒司基礎上設南樞密院,掌管漢軍兵馬之政。取得燕雲十六州後,效法唐、宋制度,從而形成了南面官系統。中央亦有三省六部、禦史台、翰林院、寺監等官。但是,三省權力遠不如唐代。

南面官中有漢人,也有契丹人。翰林院中,契丹人任翰林職,稱南面林牙。遼朝還選派契丹大臣留守漢地,以監督漢地官員,預防漢官叛亂。

遼朝地方官制,設五京:上京臨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甯城縣)、東京遼陽府(今遼甯遼陽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五京不是王朝的政治中心,是所在地區的行政中心。

遼朝還有一種特殊建制,稱頭下(或投下)軍州,是遼朝諸王、外戚、大臣及部将所俘掠的人口建立起的州縣,以便于集中奴役。頭下軍州的節度使、刺史由中央任命,其他官員則由頭下主自行委任。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2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3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4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5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6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7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8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9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10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11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12

遼朝曆(遼朝官制簡表)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