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2種燒麥不夠吃

12種燒麥不夠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3:43:34

燒麥大荟萃

說起燒麥,肯定有許多人愛吃,相傳它的老祖宗是包子,但是由于燒麥的外表看起來蓬松如花,餡多皮薄,潔白晶瑩,清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所以将其單獨“開發”成為一種美食。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1

關于燒麥最早的史料是在十四世紀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上出現,記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燒麥起源于北京,後流傳至京、津稱為燒麥,而後至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至此,南北方的燒麥(賣)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産生了很大差異。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2

北方燒麥系列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3

​羊肉燒賣

特點

回族菜品中常見的一道主食,制作原料主要由小麥面粉、羊肉、大蔥等。在滿足回族對于羊肉的愛好同時,又保留了燒麥的傳統制作風格,其皮薄餡大,鹹鮮味美。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4

老北京燒麥

特點

作為燒麥的發源地,北京燒麥可以說是最正宗最傳統的,而北京燒麥以都一處制作的為佳。都一處燒麥以皮薄餡多味道鮮美而出名,制作工藝十分考究。肉餡的制作,便要選用70%的精瘦肉,使肉餡香不膩。燒麥皮子也有講究,必須用特制的軸棍将面擀成直徑3寸的蓮花折皮,擀得外圍薄中間厚。

呼和浩特燒麥

特點

相傳早年呼和浩特地區的燒麥都在茶館出售,茶客餓了總要補充點吃的。但茶館是清雅之所,不像飯店不怕稠油濃煙,隻能備點清蒸面餅,小菜由茶客自帶,最多隻能幫着把茶客帶來的肉菜,卷在餅中熱一下,用了幾張面皮,收幾張面皮的錢。時間久了,連餅中的菜也捎上了,但仍然按面餅的分量計價,“捎賣”就這樣誕生了。《綏遠通志稿》中有這樣的記載:“惟室内所售捎賣一中,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呼和浩特)燒麥,自昔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制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5

馬家燒麥

特點

是沈陽市特色風味的特色小吃,創制于1796年。因其是用開水燙面,大米粉作撲粉,選用腰窩、紫蓋、三叉三個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餡,加調料用清水浸煨,攏皮捏餡時留大纓。制成後皮亮,柔軟筋道,餡心松散,醇香味好,令人望而生涎。

南方燒賣系列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6

宜豐燒賣

江西省宜豐地區特色傳統名點,具有備料特殊、成型别緻、香甜酥爛、入口消融、甜而不膩、四季适宜等特點。以豬肉、面粉、白糖、胡椒粉、芝麻粉為主輔材料,将豬肉煮熟剁爛成細末,與白糖、胡椒粉、芝麻粉拌勻。另将上等面粉和水搓成濕面團,壓成直徑10公分的圓形薄皮,将配好的料包入面皮。捏成雞蛋大小、石榴頭的圓柱體,上籠蒸熟既成。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7

幹蒸燒賣

是廣東省地方傳統名點,屬于粵菜系。幹蒸燒賣是用半肥瘦豬肉、蝦仁、雲吞皮和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鹽、雞粉、胡椒粉、生粉、料酒為配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其味道鮮美,肉質搭配肥而不膩,是廣式餐飲中人氣點心。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8

回民燒賣

相對于羊肉燒麥,生活在南方回族與生活在北方回族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回族燒麥一般以牛或羊肉為主搭配其他佐料做餡(如大蔥、蘿蔔)。而南方回族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别,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麥的共同體特點。

12種燒麥不夠吃(燒麥有許多人愛吃)9

糯米燒賣

是一道江蘇省的傳統名點,屬于蘇菜系。其主材相較于北方的各種肉類,主要選用的糯米。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再加上口感黏,有嚼勁,味道清爽,更受南方人的喜愛。

時至今日,現時各地燒麥的品種更為豐富,制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切餡燒麥,四川的玻璃燒賣,安徽鴨油燒賣,杭州牛肉燒麥,江西蛋肉燒麥,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菊花燒賣。此外,各餐館自己研發的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怎麼樣?流口水了嗎?趕緊吃起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