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語文學習必須建立在廣泛的課外閱讀基礎之上
詩歌具有鮮明的韻律感,詩歌的音樂美有突出的體現。
聯結,就是你讀的作品和你自己的個人生活相遇。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作品、一首詩。
文字的影像化根據文字,在腦海中想象相關畫面,這是文字的影像化,這也是閱讀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
如果你是個喜歡自然的孩子,那就能發現大自然的許多秘密,也可以得到她無私的饋贈。
金波從童年的遊戲中捕捉到美麗的童心、童情和耐人尋味的人性美。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葉聖陶
有一天,他問影子:“請告訴我,你從哪裡來?”影子回答:“我從陽光裡來,也從月光裡來,還從燈光裡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沒有鳥陪伴的樹,是孤單的。
春天來了,風變得暖了。窗外的柳樹,彌漫着一層綠煙。
昨夜下了雨,淅淅瀝瀝的雨聲伴我入夢,睡得格外香甜。今晨,我很早就來到花園裡,看望那棵杉樹。它洗去了一身灰塵,換上了翠綠的春裝。連葉尖上垂挂的雨滴也是綠色的。——《兩隻黃雀和一棵杉樹》
當你心中萌發了一個希望的時候,與此同時,你又有了一種實現這一希望的力量;繼而你終于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時候,你就可以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尋找幸運花瓣兒》
我常常認定,樹和樹本來在談話,由于我走了進來,它們才沉默下來。我還認定,既然樹有樹的語言,當然可以通過破譯而和人交談。——《和樹談心》
他告訴我,一棵百合花,開放幾朵花就是幾歲。
金波,原名王金波,北京人。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教授,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獲得者。金波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曾榮獲中國圖書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有多篇作品入選教材,為廣大中小學生及教師所熟知。有多部作品多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列入推薦書目。“有童心的生命沒有老朽,有詩意的人生沒有冬天。”這正是金波的真實寫照,他是“把心交給孩子”的作家,他用自己與衆不同的才華和色彩缤紛的創作證明了這一點。
凝神端詳
這片花的海,讓我想象我看見的是一所花的學校。每天迎着朝霞,那些蜜蜂和蝴蝶,還有叫不出名字的昆蟲,它們都飛來了。如果你仔細聽,你會聽到它們的歌聲、讀書聲。——《花的海》
我們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編織着童話。——《沙丘上的童話》
原來是為了在裡面産卵。它們把産了卵的糞球藏在洞裡,蓋上土,等幼蟲孵化出來的時候,糞球就是它們的糧食。——《清道夫》
下雪的聲音
下雪的天氣很安靜,我在靜靜地傾聽,啊,我聽見了,聽見了,聽見了下雪的聲音。是什麼樣的聲音?像小鳥飛?像微風吹?噢,不對,不對,那聲音真美!下雪的聲音像一首歌,在我心中回響;還有一幅圖畫,在我夢中閃亮。我聽見雪花引領着春天來了,她的身後,是春天的鳥語花香。
最初隻是讀他(金波)的童詩,覺得他的詩除了童趣,更迷人的是難以言傳的格調和書卷氣。讀着,仿佛能看見空中飄着音符。他的散文和童話也有詩的意趣,尤喜叙述語言的自然樸素,看似不事雕琢,實則是洗練的淺白,褪盡火氣,流淌着“淡”與“靜”。——殷健靈:《學不來的“淡”與“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