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5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講到了内蒙古創造的兩段曆史佳話——“齊心協力建包鋼”和“三千孤兒入内蒙”。他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
“三千孤兒入内蒙”後,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1959年末,來自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兒被接到内蒙古大草原,由牧區牧民撫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家的孩子”。其日麥拉圖就是其中之一。
圖為2020年8月2日,其日麥拉圖在自家牧場。(潘迪攝/光明圖片)
1961年初夏,其日麥拉圖在養父的牛車上颠簸了一天,從海拉爾市幼兒園來到了陳巴爾虎旗海拉圖嘎查,從此在草原紮下了根。
海拉圖嘎查地處中俄邊境,是一個傳統的純牧業地區。草原是牧民世代生息的家園,騎馬放牧是草原牧民的必備技能。剛滿4歲,其日麥拉圖就被父親扶上馬背,初中畢業後接過父親的套馬杆,成了真正的牧民。
1987年,其日麥拉圖加入黨組織,1995年起連續八年擔任海拉圖嘎査書記。八年間,其日麥拉圖為守護草原不被風沙侵蝕,帶領嘎查牧民在中俄邊境線上種下一片楊樹林,為草原拉起一道防風固沙的有力防線。如今,那裡已長成一片繁盛的林地,也成了廣袤草原上一處美麗的風景。
圖為2020年8月2日,其日麥拉圖在查看自家養的牛。(潘迪攝/光明圖片)
八年來,其日麥拉圖帶領牧民投入到嘎查牧業生産和生态建設中,使得牧民收入逐年提高,成為全旗機械化程度最高、疫病防治和棚圈建設最好的嘎查。
在其日麥拉圖眼裡,60年來,哺育自己的這片草原一如從前豐美,但牧民們的生産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陳巴爾虎旗,每一個牧民都以家裡養着“五畜”為榮。五畜,及綿羊、山羊、牛、馬和駱駝。除了十幾頭駱駝,其日麥拉圖家裡還養着90多匹馬,1000多隻山羊、綿羊,100多頭牛,真正實現了五畜興旺。
圖為2020年8月2日,其日麥拉圖查看羊圈裡監控攝像頭的運轉情況。(李剛攝/光明圖片)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到牲畜的情況,在其日麥拉圖的帶領下,許多牧民都在自家的牛舍、羊圈裡安裝了監控。
精準脫貧政策實施以來,在政府的幫助下,其日麥拉圖家在草原上蓋了新房子,生活用品一應區全,其日麥拉圖一家逐漸擺脫了逐水草而居、随季節而變的遊牧生活。
在其日麥拉圖家附近還有三所小房子,這是其日麥拉圖給自己的三個兒子準備的。“兒子們都在旗裡買了新房子、新車子,有時候也會帶着兒媳婦、孫子來牧場,和我們一起養牛、養馬。”
圖為2020年8月2日,其日麥拉圖的孫子在牧場玩耍。(潘迪攝/光明圖片)
其日麥拉圖的大孫子時常會來爺爺家。對他而言,胯下的兒童玩具車就是他的“駿馬”,爺爺家的牧場就是他的後花園。
除了偶爾參加旗裡的黨員活動,其日麥拉圖和老伴每日的生活就是含饴弄孫、養牛養馬,日子過得惬意又自在。
圖為2020年8月2日,其日麥拉圖夫婦和小孫女在自家牧場。(潘迪攝/光明圖片)
經過60年的洗禮,當年的上海孤兒已經和這片草原完美的融為了一起。現在的其日麥拉圖,家門口停着汽車,牛舍裡裝着監控,五畜齊全,人丁興旺,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山水草木都有靈魂,要愛護自然,要愛護長生天賦予我們的一切。”父親從小給予的教誨,其日麥拉圖一直銘記在心,并且付諸行動。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