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佳的産業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

康佳的産業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1:23

康佳的産業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十年百億虧損背後)1

近日,康佳舉行了電視新品發布會并推出了高端産品APHAEA A6 Pro,不同尺寸的售價從9999元到39999元不等。然而如此高的售價背後的支撐點卻乏善可陳,除了Mini LED的高成本以及與錘子科技聯合開發的ME柚系統外,很難找到新的優勢點,尤其是康佳沒有給出燈珠數量等詳細參數,也難讓業界看好其市場表現。

由此也能看出的是康佳這個曾經的彩電王者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難有新意。稍早前公布的2021年的财務數據,更是讓外界再次看到康佳長達十多年的低落難有新進步,尤其是彩電業務的持續衰落和工貿業務的高比重背後所表現的業績難題,也讓康佳的轉型發展布滿了陰雲。

從雲端跌落

說起康佳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主營業務還是收錄機和音響。不過,當時康佳的管理層瞅準了彩電市場,希望其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随後不久便建成并投産了第一條電視機整機生産線。憑借着彩電業務的風生水起,到1990年康佳的銷售收入便突破了八億元,兩年後康佳A、B股股票更是同時登陸深交所,一時間風光無量。

随着市場的擴大,康佳又在牡丹江、陝西、東莞等五地建立彩電生産基地,将産能大幅提升至千萬台。再加上資本的加持,康佳的彩電業務更是突飛猛進,到1998年市場占有率提升至行業第一,随後更是将彩電龍頭地位延續了九年。

不過,康佳這十年市場領先地位要分開來看,2001年之前康佳在營利方面表現還不錯。但是随着市場供需不平衡以及競争導緻的價格戰等因素的影響,康佳2001年淨虧損達到近7億元,而任職七年的康佳總裁陳偉榮也在這一年六月辭職。

盡管康佳在虧損次年便扭虧為盈,更是在2003年之後的五年裡保持着國内彩電銷售龍頭的位置,但是淨利潤卻再沒有回歸到虧損之前的水平。财報顯示,康佳2002年到2007年的銷售淨利率分别是0.58%、0.90%、1.20%、0.17%、0.82%、1.76%,遠不及1998年5.27%。

究其原因,康佳為了保持自己的行業龍頭地位,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争中選擇了低價策略,不僅大幅壓縮了可盈利空間,也讓其逐漸喪失了市場優勢。

彼時彩電行業正從CRT時代轉向液晶時代,再加上康佳進入了房地産市場,不僅讓其錯失了彩電升級風口,也讓其從2011年起陷入了長期虧損境地。康佳彩電業務的營收比重更是開始連年下滑,到2016年更是跌出了國内電視品牌銷量的第一梯隊。

由此也引發了康佳股東之間的矛盾,導緻管理層連番動蕩。2015年,康佳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争鬥走向了明面,然而中小股東提選的董事會成員時隔四個月就全部離職。盡管大股東華僑城笑到了最後,但是争鬥的幾年時間裡引發了包括董事長在内的數十位高層變動,更是導緻康佳股市3個月的停牌,當年巨虧超過12億元。

盡管康佳經過調整開始轉型,尤其是2018年大刀闊斧般地多元化改革,但就結果來看依然沒什麼太大的起色,扣非淨利潤更是連續11年虧損且逐年擴大,尤其是曾經的彩電王者變成現在一個以傳統主營業務的加工和貿易為主的企業。

彩電實力不再

前面提到康佳電視新品APHAEA A6 Pro的發布背後其實所指的是其Mini LED技術,也在向市場證明自身在顯示技術上的實力。但是康佳盡管在2018年宣布彩電業務會被獨立運營并向市面上推出了一系列高技術電視産品,但彩電的市場表現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觀。

财報顯示,康佳2018到2021年的彩電業務營收分别是98.92億元、87.66億元、75.20億元、73.00億元,同比降幅分别是17.53%、11.39%、14.21%、2.92%。随着康佳彩電業務營收的下降,所占營收的比重也在下滑,從2018年的21.45%一路降至2021年的14.87%。

尤其是康佳2017年彩電的營收比重從上年同期的61.47%猛降至38.41%,彩電業務已不再是康佳的主要營收來源。而且一下子23.06%的營收比重下滑,也意味着康佳并沒有想象中的重視彩電業務。

盡管康佳對于彩電業務寄予厚望,但是連年的營收下滑着實很難讓外界相信其變革的實力。況且自2018年大規模的轉型以來,康佳的戰略依然是多元化發展,仍然很難樂觀看待其彩電業務的未來進展。

歸結其原因,則離不開技術競争力的缺乏。曾經陳偉榮時代的康佳每年不低于2億元的彩電研發支出,讓其有了沖擊市場龍頭地位的技術實力,也是其能在2003年之後的五年時間裡靠着低價策略依然能實現銷量第一的關鍵。

然而随着顯示行業走向液晶時代,尤其是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進場,彩電市場的競争愈發激烈,沒有技術實力的支撐是難以取得市場的信任。據康佳财報顯示,2016年的研發支出僅有0.88億元,2017年研發費用雖增長至3.30億元,但相比其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康佳的這點研發投入幾乎沒有大的增長。

即便康佳2021年的研發支出達到6.61億元,但還要承擔起半導體、環保等業務開支,而且相比上年同期支出還下滑了6.61%。顯然這一研發開支相比于TCL、海信、創維等電視企業的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研發支出可謂是相差甚遠,盡管康佳轉向半導體行業,然而沒有大量的研發費用支撐,短時間内是很難看到康佳彩電業務和整體業績的提升。

此外,伴随着彩電業務的不斷萎縮,康佳整體的業績表現也不容樂觀,尤其是近三年康佳扣非淨利潤大幅擴大的同時,營收也出現了持續下滑。财報顯示,康佳的營收從2019年的551.19億元降至2021年的491.07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從18.76億元擴大至32.51億元,過去十年康佳的扣非淨利潤虧損更是超過100億元。

由此可見,康佳“放棄”彩電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并沒有為其帶來業績的增長,反而是虧損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也會讓資本市場更加謹慎看待其投資環境。

新業務難促增長

當然康佳整體業績的不樂觀也不止是彩電業務的萎縮,作為其主要營收來源的工貿業務表現也不是很好。财報顯示,康佳2021年的工貿業務營收為296.83億元,占總營收的60.45%,然而相比上年同期卻下滑了2.63%,毛利率更是下滑了0.42%至0.57%。

尤其是康佳近五年的工貿業務營收比重保持高位的同時,但是營收貢獻收入卻出現了下滑。财報顯示,康佳過去五年的工貿業務所占營收的比重分别是43.72%、61.46%、59.41%、60.54%、60.45%,營收總額從2017年的136.53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27.45億元,又下滑至2021年的296.83億元。

再加上工貿業務的低毛利率屬性,導緻康佳整體營收增長有限的同時,盈利空間也大幅萎縮。而且康佳主營業務不順的同時,連白電業務與環保業務的貢獻力度也在連年減弱。

财報顯示,康佳2019年到2021年的白電業務營收增速分别是79.97%、0.33%、-3.72%,營收貢獻總額降至36.99億元;環保業務同期的營收增速分别是134.38%、-31.86%、-9.73%,營收貢獻總額從70.79億元降至43.55億元。

而且白電和環保兩項業務2021年的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隻有8.22%、7.44%,由此可見康佳多項業務的營收貢獻力度都在減小,再加上毛利率低的同時均出現了下滑,也就進而導緻了其扣非淨利潤連續大額虧損。

也就是說康佳多項業務的表現均不樂觀,可見這些彩電之後的新業務都很難成為其未來業績增長的長期動力,尤其是工貿業務的高比重、低毛利率,讓康佳從彩電企業變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然而除了這些業務,康佳在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之下,也涉及了大健康、AIoT等領域,尤其是房地産行業。

前不久剛成立的一家名叫深圳市康藍文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經營範圍包括工程管理服務、房地産開發經營等,由綠城集團創始人宋衛平與康佳集團牽手完成,後者出資600萬元,持股30%。

剛好符合康佳在2018年的改革中提出了“科技 産業 園區”的發展方向,但是多元化發展也讓其業務種類繁多,還有半導體、芯片等燒錢領域。總之來說康佳似乎在打造一個産業閉環,隻不過橫向發展的結果是旗下産品的市場競争力不足,很難撐得起未來發展規模。

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半導體芯片領域,2021年所貢獻的營收比重仍不足1%,再加上其低研發支出很難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尤其是TCL等彩電企業也在大幅提升自己,在Mini-LED、OELD等顯示技術早已積累了實力。而康佳大力押注的Micro-LED技術目前還限于成本問題,短時間内很難完成商業化。

如此來看,新業務着實很難在未來短期内為康佳提供強勁的增長動力,再者半導體等新業務又需要更長的時間孵化,那麼康佳未來自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證明。然而就其過往的表現來看,最終的結果可能難如人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