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50:00

人口負增長,為時不遠。

近日,國家衛健委黨組在《求是》雜志刊文指出,随着長期累積的人口負增長勢能進一步釋放,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十四五”期間将進入負增長階段。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1

雖然人口負增長是難以逆轉的趨勢,但這是官方首次公開予以确認,足見生育形勢之嚴峻。

無獨有偶,日本總人口已經連續12年連續負增長,而韓國于2021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大中華文化圈多個國家集體進入低生育陷阱。

人口負增長,影響有多大?

01

少子化 老齡化

少子化 老齡化,這是我國面臨的雙重人口困局。

2021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僅為7.52‰,創下了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曆史新低,約為2012年時的一半,不到1987年的1/3。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2

少子化隻是問題的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同樣迫在眉睫。

2021年,全國65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2億人,占比達14.2%,首次突破深度老齡化門檻。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3

人口老齡化之下,每年正常死亡人口有所增長。

出生人口在減少,死亡人口在增多,自然導緻全國人口逼近負增長邊緣。

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全國人口淨增48萬人,創下了60年以來的曆史新低。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4

要知道,就在2018年之前,全國每年都還有500萬以上的人口淨增量,在2000年之前,年均淨增人口更是超過了1000萬。

死亡率處于高位,出生率持續下滑,一旦兩者出現交叉,人口負增長就将到來。

對于人口負增長,專家最早的預測時間是在2030年之後,後來又進一步提前到2027年,如今連官方都直言在“十四五時期”,即2025年之前。

事實上,考慮到目前的生育态勢,人口負增長快則今年,慢則明年或後年,就能見到。

随着人口逼近負增長,中國或将丢掉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之位。

02

過去幾年,出生率為何加速下滑?

過去幾年,人口出生率為何加速下滑?

人口出生率下滑,自上世紀90年代延宕至今,從最高20‰以上銳減到如今的7.52‰,其中下滑速度最快的當屬最近幾年。

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從13.57‰下降到7.52‰,一年一個台階,接近腰斬。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5

為什麼2016年成了轉折點?

一個原因是,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之年。随着長期被遏制的生育需求釋放,人口出生率創下了一個小高峰。

然而,政策效應終究難以持續。連一孩的生育需求都在大幅銳減,遑論二孩乃至三孩?

另一個原因是,2016年恰恰是上一輪房地産“漲價去庫存”之年,全國房價由此開啟1998年以來最大的一波上漲浪潮。

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并非虛言。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6

此外,更直接的影響在于,育齡婦女人數開始持續收縮,疊加生育意願下滑,人口出生率自然節節下降。

一般而言,20-35歲為生育旺盛年齡,對應的正好是85後和90後群體,而由于嚴厲的政策限制,出生率開始連年下滑,從生育高峰向平峰乃至低谷過渡。

以完整生育周期來看,2020年育齡婦女數量和2010年相比減少4591萬人,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

更嚴重的是,生育意願走低之快之猛,遠遠超出預期。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顯示,育齡婦女生育意願繼續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64個,低于2017年的1.76個和2019年的1.73個,作為生育主體的“90後”、“00後”僅為1.54個和1.48個。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由于疫情對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不确定性預期面前,許多人推遲乃至取消了結婚及生育計劃,進一步拖累了生育形勢。

不過,考慮到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生育意願持續下降的現實,即使疫情沖擊不複存在,未來生育率也很難出現大幅反彈。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7

03

多省出生人口腰斬

人口大盤見頂,帶動區域人口格局大洗牌。

在内地31個省市中,超過10個省份自然人口負增長,而考慮到人口外流,超過一半省份常住人口負增長。

那麼,誰是全國最敢生的省份?

目前,除天津、海南外,29省公布了出生人口數據。

其中,廣東以118萬的出生人口位居全國之首,成為全國唯一出生人口破百萬的大省,成為“最敢生”的省份。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8

從更具可比性的出生率來看,全國僅有西藏、貴州、甯夏、青海4省份出生率超過10‰,廣東、廣西、甘肅、雲南超過9‰。

可以看到,在經濟大省中,隻有廣東出生率相對較高,而江蘇、上海雙雙低于6‰,與東北處于同一水準。

作為全國生育率最低的省份,黑龍江3.59‰的出生率創下了曆史新低,甚至低過了處于人口危機之中的日本。

事實上,即使是生育強勁如廣東,過去幾年出生人口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從2017年的151.63萬人減少到118萬人,降幅超過20%。

這還不是最嚴峻的。人口大省山東、河南出生人口短短幾年大幅腰斬

山東出生人口從2017年的175萬人下滑到2021年的75萬人,減少57%;河南出生人口從2017年的140萬人減少到79.3萬人,降幅為43.4%。

其他省份也是如此。與2017年相比,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下降47.9%,江西下降40.6%,安徽下降47.5%,黑龍江下降46.9%。

人口大盤趨于見頂,人口自然增長動力不複存在,搶人大戰勢必再次白熱化。

04

人口負增長,影響幾何?

人口是資産的長期之矛。

人多了不是好事,少了同樣也不是好事,這一切的關鍵在于人口結構

年輕人多,老年人少,說明處于人口紅利階段;一旦少子化、老齡化攜手而來,人口結構就會較大困局。

一方面,人口負增長,首先影響的是房地産,未來将沒有足夠多的“接盤俠”。

數據顯示,我國80後人口高達2.23億人,90後人口1.67億人,而00後和10後人口分别為1.58億、1.68億。

00後和10後整體人口,相比80後和90後,少了6000多萬,未來20後人口還會進一步縮減。

另一方面,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勞動力供給一旦減少,必然對經濟增長形成拖累,而且帶來顯而易見的養老負擔。

我國養老金采取的是“現收現支”模式,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已經用于老年人的養老。未來一旦養老金收支出現缺口,這一代年輕人未來的養老金該如何解決,也就成了難題。

目前,已有多個省份當期養老金收不抵支,黑龍江更是耗盡所有曆史結餘在,隻能參考财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養老金的中央調劑

人口負增長是哪年(總人口将負增長)9

同時,根據專家估測,全國養老金将于2028年出現當期赤字,并于2035年耗盡曆史結餘。

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早已不是如何松綁生育的問題,而是鼓勵乃至刺激生育還有沒有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