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呢,2020年3月才過,我就想頒出我的年度最佳劇集。
深度劇荒的當下,被推薦了這部神仙劇集,謝天謝地,我沒有與它擦肩而過。
不賣關子,就是這部豆瓣分在9.0上下徘徊的《歎息橋》。
這個分數,我個人覺得還是低估。沒沖上9.5的原因,大概是很多人看了第一集甚至前十幾分鐘,覺得it's ok but nothing special,就草率地給出了普通的分數。
那真是損失大了。
1 哪來的神仙劇?《歎息橋》,非典型港劇,優酷與Viu TV聯合出品,優酷獨播。
主創團隊不算寂寂無名——2016年的口碑港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原班人馬。
同一導演——肥波與二五,同一編劇——黃琦琳,林保怡與周家怡也同樣出現在主演陣容裡,林保怡還擔任了總監制。
所以,如果你喜歡《瑪嘉烈與大衛》系列,《歎息橋》原汁原味承襲了全部優點,不用猶豫,入坑就是。
沒看過也不需擔心。《歎息橋》不是那種為追求高逼格而刻意走晦澀路子的劇集,它在《瑪嘉烈與大衛》的細膩精準外,還以特殊的叙述方式額外增加了懸疑感,觀劇樂趣更勝一籌。
《歎息橋》共15集,短小精悍,但後勁兒極大。你會不由自主想找人讨論,去網上搜所有能找得到的評論與細節總結,驚喜于自己發現的細節,并對忽略的細節恍然大悟。
目前優酷會員每周更新三集,超前點映花12元可直接撸完全劇,我的觀劇感受正如标題:
第1集時:“emmmmm不錯,但這劇為啥要花錢超前看?”
第3集看完:才12元?拿去拿去,快把劇給我!
三集,足以呈現此劇的妙。
2 妙在哪裡非要概括劇情的話,《歎息橋》不過是講了都市男女糾葛的感情故事。官方給出的劇情梗概,看起來亂七八糟且平平無奇。
官方概要
不怪文案。除了劇情梗概裡無法展現的真實細膩外,本劇的精彩絕倫,并不在于“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而在于“它是怎麼講的這個故事”。
該劇的宣傳slogan叫“走進愛情羅生門”。
是的,《歎息橋》的最妙之處,是主觀視角(POV)不斷轉換而産生的的叙述偏差。
簡單來說,就是同一件事情,在每個角色各自的描述裡,都有大量的細節差異。
舉個例子。
何樂兒(衛詩雅飾演)與胡啟源(陳奂仁飾演)戀愛同居多年,生活一潭死水,在一次情人節的電影後,二人爆發了一場大大的争吵,憤而分手。
在第二集胡啟源的視角叙述裡,這場争吵完全是女方無理取鬧并出口傷人
看他記憶裡女方咄咄逼人的臉
而且還口出惡語戳自己的痛處
于是自己忍無可忍,将女生家裡的鑰匙丢還給她,潇灑提出分手。
而在第三集何樂兒視角的回憶裡,争吵中自己一直忍着委屈講道理
是男方的一句話激怒了她
于是她失望透頂,索回自家鑰匙,提出分手。
除了“情人節電影後争吵分手”這個大走向一緻外,争吵的責任、雙方的惡語、分手的炸點和提出分手的主動方,在二人記憶中迥異。
這就是為什麼,《歎息橋》第一集看起來也隻是質感高級;第二集看下來,故事好像快要拼出全貌;第三集看完卻頓感燒腦——這拼圖無法嚴絲合縫之處,怎麼就那麼妙呢?
初遇這樣的偏差,你一定想探尋,誰說的才是真相?
可當每一集都變換一個叙述視角,叙述差異鋪天蓋地時,真相漸漸不再重要,偏差本身凸顯的人間百态,才讓人越品越五味雜陳。
與胡啟源分手後,何樂兒曾與李子勇(林保怡飾演)去看過同一場電影。電影放映時,前幾排有一對情侶不停聊天,李子勇就扔一個紙團過去,還在對方回頭時裝若無其事。
在第一集李子勇視角叙述裡,這件事他處理得很有趣,引得女生在旁忍俊不禁。
而在第三集何樂兒視角的回憶中,男方此舉令她無比尴尬,坐立不安。
中途離席後就更有趣了,李子勇記得二人手牽手離去,甜甜蜜蜜。
而何樂兒卻清晰記得男方自顧自走在前面,絲毫沒有體貼她高跟鞋磨腳的痛楚。
除了上述三位,後續劇情還有李子勇的多年好友方小薇、胡啟源的前上司梁淑媛和梁淑媛兒子鐘家俊這幾個視角加入叙述。
而每集片名,都是本集POV的最佳判詞。
何樂兒:迷茫
随着故事徐徐展開,懸念慢慢鋪墊,《歎息橋》于有限篇幅裡傳遞的密集信息在我顱内爆成煙花,令我這個細節控和推理迷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叙述偏差有個體的因素在。
比如李子勇确實比較大男子主義,自認能擺平一切,何樂兒這樣的異性理所當然會對自己崇拜有加,他的眼睛看不到對方的真實情緒。
比如胡啟源被無比強勢的母親控制了半生,即使已逃脫到女友家同居,他潛意識裡女友家靠墊的花色,仍與母親家裡一模一樣。
可這樣的叙述偏差也是社會共性乃至赤裸人性。比如直男惡作劇在男女視角的大不同,比如那些男性永遠無法理解的女性需求,比如美化自己分手表現的共同傾向。
《歎息橋》就這樣冷靜又殘忍地将“各自決定人生,看法決定真相”的人間真實,剖析給你看。
我們的眼睛會騙人,我們的記憶會騙人,我們看自己會美化,我們看别人會苛求。我們為了讓自己活得心安理得一點,到底悄悄在多少細微末節處編織過謊言?
所謂的客觀真相,真的存在嗎?
這幾人的情感糾葛,就在這樣特别手法的描繪中,做出了獨一無二的懸疑感、無力感與複雜感。觀衆随着各方視角,更立體全面、更深刻細緻地,看到自私與無私,看到炙熱與冷漠,看到誤解與錯過,看到巨大遺憾,看到令人歎息的人生。
3 真正電影質感主創的高級審美,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裡。
配樂與音效無法用語言傳遞,色調與畫面質感上述截圖也可窺一二。我打算重點說說鏡頭語言。
毫不誇張地說,《歎息橋》的鏡頭語言,即使與華語院線電影比,也能出類拔萃的。
主創采用大量非常規構圖,一方面是真的美得高級:
另一方面,大量暗示與隐喻藏在這樣的鏡頭裡,主創絕非單純的炫技。
比如何樂兒慌亂應付了前男友的電話後,這樣的鏡頭,像是暗示李子勇對何樂兒另一面生活的一無所知。
比如胡啟源與好友逛最愛的玩具店時的鏡頭,不正是在描繪中年男子勉力維系愛好的夾縫感?
還有胡啟源那窒息的原生家庭,主創給出多幅令人拍案的構圖:
被房産中介推薦這個房間後,胡啟源迅速與何樂兒複合——鏡頭就是最好的鋪墊。
而以好友身份同住的李子勇與方小薇,二人情感正如這組回房間的鏡頭一般,彼此心意一緻,卻隔着厚厚一堵牆。
這才叫鏡頭語言啊。
4 為什麼要做《歎息橋》?毋庸諱言,《歎息橋》目前的熱度,配不上它的品質。
一方面,劇集的口碑發酵需要時間,另一方面,這種紮實的細節與高級的質感,往往與大衆流行難以兼得。
《歎息橋》這部劇,優酷不僅是獨播平台,也是聯合出品方。
仔細想想,這幾年裡,優酷堅持出品着一些小衆高分劇集,
比如品質網劇的大前輩——《毛騙》系列:
比如意外爆火的年度網劇,《白夜追兇》:
比如題材冷僻、角度清奇的《瘋人院》:
以及這部讓人無限感慨與驚歎的《歎息橋》: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非大衆題材,信息量密集且燒腦,沒有打臉這種通常意義上的爽點。
這種獨特的氣質叫做:與迎合市場相比,出品方更希望做出對得起“内容”二字的東西。
這種初心,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不難理解。做這類劇集,無論是政策風險,還是市場風險,都比那些流水線出品的IP劇、流量劇、IP 流量劇要大一些。
也許天時地利人和下,劇集能以口碑點燃輿論,甚至生生将小衆題材拓成熱門,比如《白夜追兇》。
但絕大多數時候,這些劇集就是不如玄幻、甜寵、婆媳、耽改那樣,熱度與生俱來,受衆廣泛或狂熱。最典型如《毛騙》系列,高分網劇盤點的常客,真正看過的人卻并不多。
能吸引最廣泛人群的劇集,需要一眼就能讓人感興趣的陣容,需要沒有進入門檻的題材,需要不冒犯大衆的價值觀,需要信息不過分密集,才不會影響觀衆一邊刷劇一邊玩手機、坐地鐵、聊八卦。
品質及格的前提下,我沒有看不起這類劇集的意思。在很多疲憊的夜晚,我回到家裡打開電視,也不過是想聽個不走心不動腦的熱鬧而已。這些能滿足大衆需求的産品,才是影視市場的基石。
所以,我們很難批評市場逐利、逐流量、逐熱門題材的商業邏輯,卻可以格外贊賞有平台能冒着風險留一塊淨土去支持原創、支持小衆、支持優質内容。
是的,我在誇從立項階段便深度參與、聯合出品這樣劇集的優酷。因為此舉帶有很強的扶植意味,兼具對内容與題材的探索。
上次推薦《9号秘事》時,我就曾講過,随着平台競争日漸白熱化,各家的主要精力與财力确實該放在那些能搶占最廣泛關注的影視劇綜項目上,大IP、大流量明星、大制作、大宣發,話題爆棚才能風頭出盡。
然而,《歎息橋》這樣的劇集,終歸代表着内容生産者的堅守和平台的審美天花闆。
既能砸出《長安十二時辰》,又能鼓搗出《歎息橋》,這樣的優酷,就是人間寶酷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