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非魚,而是一種軟體動物,這不算生僻的知識點;但古時的“鮑魚”卻真的是魚,這事兒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
圖〇
古詩文中提及“鮑魚”之處甚多,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以及李賀之“劉徹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費鮑魚”。為何老嬴的棺材費鮑魚?因為要用鮑魚來掩蓋屍臭。這些“鮑魚”,均指“臭鹹魚”;而現代語境中的“鮑魚”,在古代被稱為“鳆”或“鳆魚”,自他大清之後才改叫“鮑魚”。
皺紋盤鮑是鮑魚界的主流語言的演變不必深究,知道這回事兒就行,反正現在的“鮑魚”就是指鮑科鮑屬的物種。這個屬全世界大約70餘種,重要經濟種類10種左右,我國常見的有雜色鮑、九孔鮑和皺紋盤鮑等。其中皺紋盤鮑本是北方鮑魚的主流,後來揮師南下,把原屬于雜色鮑等種類的廣東福建等地也納入勢力範圍之内。p.s. 這裡說的是人工養殖領域,野生不論。
圖一
了解一下,這就是水槽中等待湯釜之禍的皺紋盤鮑,總體顔值一般。其“底闆”略有污迹,令人不悅,不過洗洗還能吃。最埋汰的是鮑殼,如同密集的垃圾場。沒辦法,因鮑魚慣于底栖,且鮑殼寬闊扁平,管蟲、藤虎、牡蛎和珊瑚等雜碎都喜歡附生其上。老實人總是受欺負,這是放之海底也很準的真理。好在人工養殖的鮑殼略整潔一些。
圖二
圖三
來仔細端詳一下鮑魚的“容顔”。和蝸牛一樣,鮑魚也有觸角,比一般蝸牛更細長尖銳。觸角根部有一個短突起,末端生長着鮑魚的眼睛。觸角之間的凸起部分叫頭葉,頭葉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櫻桃小嘴大眼睛”,我覺得還行。但這些零碎兒通常會棄而不用,被吃掉的隻有發達肥厚的腹足。
鮑魚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腹足
圖四
鮑魚的腹足分為上足下足兩部分。上足密生絨狀觸角或突起,對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為鮑魚的感覺器官;下足伸展開後即是扁平的橢圓形,附着力極為強悍。所以采集鮑魚須得出其不意一招拿下,不能磨叽拖延。“感情最怕的就是拖着”,鮑魚也是。一旦進入來回拉扯的階段,恐難保持最後的尊嚴......我的意思是,品相可能不完整了。至于尊嚴不尊嚴,定義權在你,我說了不算。
圖五
一般來說,軟體動物的形象并不高雅,即便是貴為海八珍的鮑魚亦不例外,擺脫不了黏糊糊、軟塌塌的氣質。然而美食的世界并不看臉,更何況生者難看,熟者未必。作為幹制品的鮑魚,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形态略有差異,可能會有淡淡的腥味兒,但比活着的時候更凝重内斂。事實上,幹制品經過處理後,内部發生了生化反應,其味道比鮮鮑更好,這和幹香菇比新鮮貨更香道理差不多。
圖六
幹鮑的烹調方法非常繁瑣,需要經過複雜的泡發工藝,烹饪時還需用高湯長時間㸆煮,宛如一套虔誠嚴肅的宗教儀式。經過烹調的鮑魚,由堅韌不拔變為軟化細嫩,鮮味也滲入其中。最高境界為“溏心鮑”,中間部分呈不凝結的半液态,入口軟糯黏牙,如同年糕一般。能不能做出溏心鮑,和幹制過程及烹調手法、火候均有關系。
鮑魚的内髒有毒嗎?近幾年好像流行吃小鮑魚,我在各種場合遇到過幾次,個頭比尋常的花蛤大點兒也有限。小鮑魚的做法當然比不得大家夥麻煩,吃起來也簡單,通常也就把身體囫囵着吃了。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鮑魚的内髒有沒有毒?
圖七
鮑魚的内髒包含多種器官,而其中可能有毒的是中腸腺,即人們常說的“鮑魚肝”。“鮑魚肝”的味道和口感俱佳,是很多人心目中“堪比鵝肝”的至尊美味,日本愛此物者甚多。這玩意兒有一定的概率含有“鮑魚毒素”,人食用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等症狀,但在生活實踐中鮮見而且輕微,基本可以忽略。
“假鮑魚”的真實身份
圖八:脈紅螺
鮑魚的形象頗為獨特,造假不太容易,但也不是沒有,比如脈紅螺/Rapana venosa就可以加工成假鮑魚。當然,完整的脈紅螺和鮑魚差别太大,冒充是強螺所難,一般是用大個頭脈紅螺曬幹切片,以“鮑魚片”的形式示人,蒙的就是懵懂無知的外地遊客。
圖九:皮氏蛾螺
這種螺名為皮氏蛾螺/Volutharpa perryi,江湖人稱“假鮑魚”,實際上和鮑魚沒什麼關系,青島部分地區叫它“老婆腳”......老婆腳能吃嗎?能,不過據說不好吃,市面上也不多見。也許會有人杠曰:“說不好吃的那是不會做,做好了很好吃”,其實這種話可适用于一切食材,跟沒說一樣。
圖十:七星鮑魚
圖十一:石鼈
還有一種“七星鮑”,市面上偶爾可見。這并不是鮑魚,而是某種石鼈(如圖十),一類相當原始的軟體動物。其貝殼由8塊殼闆覆瓦狀排列而組成,周圍有一圈外套膜,又稱環帶;足扁而寬,幾占整個身體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匍匐爬行,這一點和鮑魚類似。雖說此物是赝品,但營養味道足以和真鮑魚比肩。
圖十二
關于鮑魚,今天就講這麼多,真假鮑魚全都有,下課之前再補充一個小“知識點”。常聽到幾頭鮑魚,啥意思?其實“頭”是一種民間計量單位,“幾頭鮑”說的是一斤鮑魚有幾隻,“頭”數越小的鮑魚,個頭越大。“青島大蝦”也是的。Ove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