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7:46:18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2

編者按:在網絡上,典型的遊牧民族胡人和農耕民族漢人誰能更打?這是一個相當有熱度的話題。很多《狼圖騰》的信奉者認為胡人騎射技術高超,生性剽悍無比,漢人面對胡人隻有跪的份兒。還有人以魏晉南北朝為例,說西晉皇帝被俘虜,漢人丢了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冉闵搞了一個什麼“殺胡令”,漢人就要被胡人殺光了雲雲。那麼,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3

漢人真的面對胡人不堪一擊?這個說法其實用歸謬法便能證其僞。如果胡人戰鬥力真的碾壓漢人,東晉南朝270多年的江山便無從維持了。梳理十六國南北朝時的戰争,其實胡漢雙方勝負比,基本上是持平的。而且,胡漢民族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而戰争的勝利,往往取決于胡漢軍隊誰能更有效發揮優勢、規避短闆。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4

▲東晉和十六國形勢圖

結合十六國南北朝的具體曆史環境來看,胡人和漢人各自的優勢,大概體現在這些方面:

一是漢人的組織化程度更高。集體性是軍隊的首要特性,内部不和諧、機制不穩固的軍隊,縱然個體武技再強,揉到一起也隻是一盤散沙。在這方面,漢兵具有天生的優勢。漢人軍隊從征兵、管理、供養,到訓練、調動、指揮等,每個環節都有程式和規制,在長期的統一指揮、統一号令熏陶下,漢人軍隊大部分情況下都帶有與生俱來的内部協調性。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5

雖然東晉南朝内部,常常困于皇帝、門閥與流民帥的互相紛争,但隻要北軍來攻時,大家能抛除成見、共同對外就能打出優秀戰績。前秦第二次南侵(淝水之戰,383年)、北魏侵梁(502-504年左右)等大戰,南軍打的都是戰線長達數千公裡的大規模協同作戰,而最終勝利,正是靠高度的協調配合性。組織化程度高的軍隊,可以讓個人的勇武顯得毫無作用。卻月陣(418年)就是東晉南朝漢兵以整體戰力完虐胡兵的最佳例證。被敵騎兵圍困于越騎城時,徐猗之這種名不見經傳的選手,也能于倉猝間“以長戟結陣”,頑強地抵抗到援兵來救。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6

二是胡人擅長爆能量。胡人軍隊一出場,大多是挾沛然莫之能禦的氣勢,打對手無從招架。五胡亂華時這種場景一再出現,匈奴、羯、氐和鮮卑勃興時無不如此。其中奧妙,并非胡人基因裡天生刻着爆能量的神技,還要從胡人部族體制上找原因。胡人部落大多體量小,決策靈活;政權結構非常原始,軍事決策受到政治牽制幹擾較少。因而一項決策從醞釀到形成、執行、落實,甚至中途轉換,都非常迅速而快捷。這樣的軍隊碰上被制衡制度與官僚體系所約束和掣肘的漢人軍隊時,往往能打出以快吃慢、以強擊弱、批亢搗虛的炫目效果。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7

拓跋魏的複興、赫連夏的崛起、契胡爾朱氏的爆發,幾乎都是這樣的過程。其中尤以拓跋魏的複興最為典型。拓跋氏參合陂痛擊後燕慕容寶後,雖說被慕容垂打了個快速反擊,但慕容垂剛一死,拓跋珪就立即抓住後燕内亂的天賜良機,發動了極其快速的滅國戰争,其反應速度和軍事行動的連貫性、精準度都令人擊節贊歎。從整體上看雖然是魏小燕大,但在每一處局部戰場,魏軍幾乎都是以多打少、以快擊慢,信都、中山、邺城幾處大城被破,後燕帝國便如庖丁解牛一般轟然散架。這場亡國之戰,慕容氏輸的真是沒脾氣。而從寬時域、大格局上看,呈現老态、被各種因素所掣肘,無法有效發揮戰鬥力和戰争潛力的中原政權對抗新興遊牧胡族,最重要的就看能否頂住胡族爆能量的狂暴攻擊,頂得住則活,頂不住就完。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8

三是漢人戰争潛力更大。胡漢兵最大的區别,在于與政權、社會的聯系性。胡族兵之所以能實現快速閃擊、千裡突擊,依靠的是掠奪性補給,不管人力還是物力。這種戰争資源的獲得方式是無法持久的,除非胡族有不出世的天才人物,能迅速建立起國家機構,改變補給方式,否則,隻會陷入“狂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夕”的窘境。而漢兵恰好相反。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9

其實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在五胡此起彼伏的同時,北方漢人豪強勢力也在充分發展。西晉淪亡後,北方豪族勢力始終維持着相當的武力産出模式,無論是河北的崔、盧、李、鄭,還是河東的薛、柳、裴、杜,乃至關中的韋、楊、蘇等大姓豪強,都盛行蓄養部曲私兵的風氣。其軍中人事安排、後勤補給模式、兵員調發模式,都下意識地遵行着封建王朝組建軍隊的成例。這些豪強,時機成熟,稍加利用,便可以制造出強大的軍隊。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0

▲陳、北齊、北周時期形勢圖

鮮卑系的北周、北齊帝國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對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北齊懾于漢人人多力量大,并囿于胡漢分治的成見,對漢人軍隊進行排擠打擊,甚至不惜借敵國之手消滅漢人豪強兵。比如556年的鐘山之戰,北齊方面近10萬原屬高敖曹和其他漢人将領(如河北封氏、李氏、盧氏)的軍隊,在稀裡糊塗的指揮下,被南陳殲滅于建康鐘山之下。而作為東魏北齊最傑出的漢将,高敖曹(491-538年)四兄弟有3人性命斷送于齊神武帝之手。不惜自斫手足地斷送漢人軍力,反映出河北漢人豪強武裝的強大,以及高氏北齊的畏懼。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1

北周由于鮮卑兵損耗殆盡,情急之下不得不借重于關隴漢人豪強,大統九年定令“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周書》卷2《文帝紀》),這就是著名的府兵制創建的起點。當時事機急迫,北周增建軍隊并沒有一闆一眼地走募、訓、駐、調的流程,而是直接将豪強鄉兵改造為國家直屬軍隊。換句話說,就是撿起了漢人豪強們二百餘年來發育好的模具,從而達到快速擴充軍力的目的。漢人們也确實讓西魏北周如願以償,短短十餘間,北周軍隊從四五萬人的規模,擴充到二十餘萬。其戰争潛力之大、潛力轉化為實力之快,簡直讓人目不暇接。以漢人為主的軍隊迅速幫助弱小的關中政權穩住了局面,并逐步從被動挨打轉向對外擴張。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後正是這支漢人府兵部隊統一了北方。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2

四是胡人的騎射技術是重要加成。評價胡人和漢人戰鬥力,不管怎麼說,也繞不過騎射技藝。早在西漢時,晁錯在其名篇《言兵事疏》中就指出,“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雖然漢人在步下對決不怕胡人,“下馬地鬥,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但對方憑借着騎射,玩打帶跑,你就是拿對方沒辦法。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3

而胡漢生活區域的巨大差異,以及産馬地的制約,使得漢人擁有優秀騎兵的難度很高。梁朝為了提高騎兵質量,在西北邊境雍州(南朝僑置,在今湖北襄陽一帶)養殖戰馬,數量不過2000餘匹,已稱大宗。然而537年梁朝在漢中擊敗西魏後,西魏為了穩定南方戰線,一次性就送出2000匹戰馬,以換取與梁的和平。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4

不管胡人漢人,能不能打并不是一言而決,而靠的是對自身優缺點的揚棄。以己之長,擊彼之短,自然無往而不利。說到底,軍事行動追求決策效率與戰争成本,而胡人的體制更利于軍事行動,也因為擁有戰馬資源和更低的戰争成本,所以往往能在戰争初期占據主動。但這種體制缺乏韌性,也特别依賴優秀的軍事統帥,所以容易陷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死循環。

冉闵消滅胡人了嗎(胡人和漢人誰更能打)15

傳統農耕民族正确的體制可能不利于軍事行動,甚至會形成約束和掣肘。但這也是為了讓文明和國家正常發展的必要犧牲。就好比,腎上腺素能幫助人更能打,但天天分泌腎上腺素的人能活長嗎?就好比五胡裡的羯、氐兩族很符合那些《狼圖騰》理論粉絲的期望,但兩族卻消逝于曆史當中,而鮮卑中的優秀領導人哪怕激起本族的激烈反抗,也要強制推行被那些種族主義擁趸所嗤之以鼻的漢化制度,從而最終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票非人,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