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裡不讓理發的說法,大多數說法都是:正月裡理發死舅舅。而實際生活中,也确實每年都有因為正月裡理發而鬧翻的舅舅和外甥。
對于這個說法,人們也是衆說紛纭,有的認為這就是胡說八道,是愚昧迷信的體現;也有人認為無論它是否合理,作為晚輩還是不要去犯長輩忌諱的好。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場舅舅和外甥的“戰役”。
正月不剃頭的說法從何而來?
據考證,1644年清朝入關後,朝廷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壺頭”,即剃掉前額的頭發,在腦後紮一條辮子。于是民間就有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明朝的情感結合起來,約定每到正月裡大家都不剃頭,并将這個行動定名為“思舊”,意思是“思念過去的舊曆史”。但随着時間的流逝,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思舊”的諧音附會成了“死舅”,才有了流傳至今的民俗。
舊時,人們很重視正月,認為正月是一年的開始,正月裡很多事是一年的兆頭。所以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着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思念明朝舊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頭——思舊”這句話。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舅”,用“思念舅舅”來為正月不剃頭做注解。後來,“思舅”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由此可見,即便是從追根溯源的過程中也不難發現,舅舅的生死和外甥頭上的幾千煩惱絲實在沒什麼關系,“正月理發死舅舅”是個流傳已久的謠言沒錯了!
那麼正月裡不能理發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網上有一種傳播很廣的說法,認為“正月不理發”是有據可憑的,論據就是《黃帝内經》“四氣調神大論”中的“春三月”中的一段話: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這跟剪頭發有什麼關系?網帖是這麼解釋的:
“具體到理發上,就是指在春天的這三個月裡,人體應該讓頭發自由的生長,更不應該将其剪斷;應該讓頭發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該紮得太緊。人們若是違反了這個規則,就會傷到肺。”
簡直是胡說八道,别的不說,原文中寫“逆之則傷肝”,怎麼到你這就傷肺了呢?
事實上,這段話中為一說到頭發的也不過“被發”二字,結合語境翻譯過來就是:春天到了,則最好把頭發散開,讓它去自然生長,不要紮得太緊。僅此而已,與理發毫無關系。“傷肺”之說純屬謠傳,根本就不可信。
根據這些看來,“正月不能理發”之說就是沒有半分科學依據,“死舅舅”的說法更是荒誕至極,不過是迷信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