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心中最神秘的信仰,無論是大人、小孩還是老人,提起龍來,心中都會有着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講起關于“龍”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絕。
在中國,龍被賦予“尊貴”、“權力”、“幸福”、“吉祥”等象征,曆代帝王,與龍兩位一體,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國人更是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可見,“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至于“龍”是否真實存在?自古以來,争論不休,尋龍者也不計其數,但真正做到極緻的,在現代卻隻有一位:那就是山東日照莒縣的龍癡馬東營。
馬東營,字夢真,号虛空,當地人稱他為“黑白道人”“陰陽居士”“莒城一怪”。
自讀書起,馬東營就相信龍是真實存在的,2004年時,他抛妻棄子上山尋龍,一去就是17年,那麼這位尋龍道長現狀如何了呢?一切還是要從那座有着“屋樓春曉”的名山說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集鎮,有一座名山叫屋樓崮,又叫五廬崮、屋樓山,此山平地而起,海拔473m,是莒縣著名的八景之一。
據當地居民講,屋樓山是康熙七年大地震時所形成,山北陡峭,猶如被刀削過一般,山内峰壁中常出山泉,泉水甘甜清冽,終年不枯竭,被人們稱為神泉。
莒縣八景之一:屋樓崮、青雲寺
山頂有一座寺廟,名為青雲寺,寺内有一道人,年約50上下,蓬頭長髯,身着黑白道服、腳踏陰陽鞋,常年隐居于此。
此道人擅長字畫,尤其擅長畫龍,其的《千龍圖》和《百龍圖》被諸多收藏家争相追逐,先後想出高價收藏,均被道人屢屢拒絕。
這道人不是别人,正是當地龍癡馬東營,17年來,馬東營一直獨自隐居于此,朝飲山泉松露,夕食菜蔬果黍,大部分時間都自給自足。
而談起他獨居于此的原因,更是山下村民們常年經久不衰的話題——尋龍,尋找大自然中存在的真龍。
乍一聽,天方夜譚,但馬東營卻做到了。
莒城一怪:馬東營
1971年,馬東營出生在莒縣店子集鎮張家圍子村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自小懂事聰明,對一切事物都抱有着好奇之心。
稍大時,一貧如洗的父母決定咬緊牙關送他上學,懂事的馬東營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格外珍惜。
衆多課業中,馬東營最喜歡語文,有一次在書中讀了一則《葉公好龍》的故事,自此便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神奇的種子。
相傳,楚國時期有個人叫沈諸梁,是葉地的知縣,人們都稱他為“葉公”,葉公經常對人說,他最喜歡能夠千變萬化、呼風喚雨的龍。
為此,他把家中所有的東西上都雕刻出龍的形狀,天天看,日日品,自己也是一有閑暇就畫龍。
葉公喜歡的龍的事傳到了天宮,天龍聽後十分感動,專門找了一天下凡來看望葉公。
那天,葉公正在午睡,忽聽屋外狂風大作,葉公起床關窗戶,忽見一龍頭破窗而入跟自己打招呼,葉公吓得魂飛魄散,窗子也不關了,隻顧往屋裡跑,結果在後院又看見了龍的尾巴,眼見無處可逃,葉公一着急,倒地不省人事了。
天龍一看葉公這個模樣,明白葉公隻是喜歡假龍不是喜歡真實的自己,失望地回天庭去了。
故事本意是嘲笑那些表裡不一的人,但是馬東營卻不是葉公,年幼的馬東營自從認為天下真的有龍存在,便一直夢想着能像“李白尋仙”一樣去尋找真龍。
為此他幾乎翻遍了自己能找到的與龍有關所有書籍,聽遍了能打聽到的與龍有關的所有故事,兒時的馬東營經常仰望天空,盼望着有一天真龍能從天上下像探望“葉公”一樣飛下來看看自己。
日月如梭,馬東營長大了,時間改變了他的身高、增強了他的體魄,卻依然沒能抹去他幼年時“尋龍”的心願。
但馬東營卻沒有任性而為,想一出做一出,他像其餘農村小夥一樣早早地成家生子。
2004年馬東營33歲,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再也無法按耐住心中的渴望,終于決定邁出自己尋龍的第一步。
看遍各種尋龍書籍的馬東營有着自己的一套尋龍理論,他認為:世俗是不能看見真龍的,隻有在有靈氣的山裡才能尋訪到真龍。
但是馬東營也沒有像古往今來的一些尋龍人一樣離開家鄉,遍訪名山大川,而是在自己家鄉的名山“屋樓崮”上隐居下來。
因為,“屋樓崮”在馬東營心裡,是一座仙山,山上世代流傳着一個傳說……
相傳,戰亂時,“屋樓崮”上來了一個得道高僧,高僧帶來了一枚舍利,為了守護舍利,高僧在屋樓崮建起了一座寺廟,起名為“青雲寺”,寺廟建好後,高僧悄悄将舍利供奉在寺内的佛塔下,日夜叩拜舍利,為天下蒼生祈福。
後來高僧圓寂,留下了寺廟和舍利,供奉舍利的佛塔在地震時候倒塌,将舍利埋于屋樓崮下,為此,屋樓崮還幾度遭遇盜墓,摸金校尉得知後,便僞裝成道人模樣在此打盜洞尋找舍利,時至今日,屋樓崮上還有一個直徑一米見方的盜洞。
在馬東營看來,埋着舍利的地方,一定是有仙氣的,所謂山不在高有山則名,屋樓崮因為傳說早已成為莒縣一帶的著名景點,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屋樓崮上有“神泉”,因此,馬東營認為隻要在屋樓崮潛心修煉等待,是一定能等到天龍的。
居住仙山潛心畫龍 終成一派尋得“真龍”
想通後的馬東營說幹就幹,跟家中打過招呼後,馬東營不顧家人反對,獨自上了十幾裡外的屋樓山。
初到山頂,馬東營沒有住的地方,就自己動手搭建石頭房子,沒有吃的東西,就采摘蘑菇野果、開荒種地。
起初,馬東營想效仿葉公将家中的石頭和碗都雕刻上龍的形狀,奈何不會,便想學習畫龍。
初拿畫筆的馬東營完全不得章法,把龍畫得歪歪扭扭,但是他不氣餒,找來幾本有着龍的畫冊,一筆筆從臨摹學起。
2006年,馬東營給自己做了幾套“黑白陰陽服”當做道袍穿在身上,此衣服,左黑右白,代表着天地萬物間的陰和陽,鞋也是配套的“陰陽鞋”,寓意着“天人合一”。
2007年,每隔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就會下山采購的馬東營下山探訪道友時,被人拍到照片上傳到網上,網友稱呼他為“黑白哥”,馬東營得知後一笑了之,他明白世人都不理解他,他也明白他不需要世人的理解。
2012年,馬東營拜入道門,道号虛空,開始一邊研究“龍文化”,一邊學習道教文化。
這一畫一學,就是整整17年,17年間,風風雨雨,馬東營從來沒有停歇過,他的龍畫得越來越好,毛筆字寫得也越來越有韻味。
2017年,馬東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山頂的十幾年裡,他享受這種清淨、清苦的修行生活,隻有這種生活,能讓他遠離喧嚣,靜下心來學習“龍文化”、“道家文化”。而那一年,46歲的馬東營當了爺爺,有了兩個小孫子。
十幾年的修行沒有白費,馬東營相繼創作出了與龍有關的上千件作品,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長達300米的《百龍圖》和《千龍圖》,圖中不僅有神态不一、惟妙惟肖的百、千條龍,還有馬東營親筆寫的詩詞。
馬東營《千龍圖》
報道發出後,馬東營逐漸有了名氣,不少喜愛收藏字畫的人遠道慕名而來,向馬東營求畫,馬東營也總是會滿足他們畫幾幅小作或賣或贈,賣的錢,馬東營除了留少許作為下山采買之用,其餘的會寄給家裡供養父母。
有人向馬東營提出想出高價買他的《百龍圖》《千龍圖》,馬東營都一一回絕,對于馬東營來說:這不是錢的問題,是信仰的問題。
慕名者越來越多,自然就有人拜師學藝,馬東營根據自身情況先後收了十幾個弟子,這些弟子中,隻有兩名通過考核成為正式的入門弟子,其餘的仍需多加修煉,等待考核。
平日裡,馬東營除了畫畫和研習道家經文,就是教徒弟們繪畫、習武。生活上,馬東營在寺廟裡養了幾隻小雞、小貓、小狗,十分閑暇惬意。
拍攝視頻分享生活 多姿多彩悠閑自得
2017年,小視頻逐漸進入了大衆的視線,馬東營也與時俱進注冊了快手号,起名為“莒城一怪”,如今四年過去,2021年,馬東營的快手号也積攢了2.5W的粉絲,馬東營經常會在上邊跟粉絲分享他的日常生活。
視頻中,馬東營并沒有像網傳般的沉默寡言、獨來獨往,而是十分親切、陽光、健談,喜歡走親訪友,與朋友聚會,也喜歡邀請朋友們到自己居住的地方一聚。
聚會時,馬東營會與大家聊些家長裡短和自己的修行所悟的心得。
平日裡,若有香客或遊客來看他,他同樣也熱情地給大家分享他所研習的各種心得,和認真地回答大家的提問。
回答講解時,身穿陰陽服的馬東營,總是頭戴羽毛做的裝飾,身背他用來裝畫的純獸皮做的背包,拿着他精心雕刻的龍頭木棍,棍子上懸挂一個約有50厘米高的大葫蘆,站在屋樓崮山頂的大鐘旁,對前去拍攝他的遊客解釋着屋樓崮的由來。
馬東營給遊客講“骨氣”和“屋樓崮”
馬東營說:“屋樓崮一年一度的山會是四月八,神集孩子一集就會走,六月六,咱祭山,因為過去巢祖在這裡居住過,所以這是個神山,屋樓崮的山隻要心對,總是有求必應,心不對就求不到,心對了一切都對。”
如今馬東營已到了天命之年,依然居住在屋樓崮的青雲寺中,不時發發視頻與粉絲互動,視頻中寺廟坐北朝南,灰瓦紅牆,正門的兩側,挂着兩幅大大的水墨龍圖,均是出自馬東營之手。
拍攝視頻後,屋樓崮的名氣越來越大,每到節假日,青雲寺外都人山人海,有來上香的,也有專程來觀看《千龍圖》的,馬東營為了方便上山的村民和香客歇腳,還專程在山頂上建造了一處歇腳的廂房,廂房用磚頭建成,房外的一側,用毛筆寫着“中國龍文化”幾個大字,打開門進去,屋頂和牆壁均被黃、紅、綠三色綢子包裹,通鋪長十幾米,上擺放着枕頭、被子,整體看來極具寺廟氣息。
馬東營為遊客準備的廂房
不僅如此,山會期間,為了招待四月八山會時登山的香客,馬東營還專門下山買了啤酒,用他常年專用的龍頭木棍親自擔上山。
平日裡,沒事時,馬東營就在屋樓崮上騎騎馬,放放人家的豬。
屋樓崮山上有一頭通體生黑的豬,馬東營最是喜歡,遛豬、逗豬時,他經常開玩笑說:“你看吧,屋樓崮上這頭豬也是帶發修行,走起路來剛當剛當的,多帥。”惹得一旁豬的主人哈哈大笑。
屋樓崮山上的豬
天熱騎馬時,他便脫去長袖陰陽服,改穿無袖陰陽服,無袖陰陽服暴露了他黝黑健壯的胳膊,露出了肩胛骨處的紋身,倘若不是臉上被歲月雕刻出深溝似的皺紋,從背影看,完全像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
隻見馬東營拉過一匹周身毛色發亮的并無佩戴馬鞍的棗紅色駿馬,左手拽住馬頭上的紅色缰繩,右手扶馬背,身手矯健,一個翻身便飛躍上馬,調整好缰繩後,一聲“駕”揚長而去。
藍天、白雲、綠草、騎馬的長發飄逸的陰陽道人,構成了天地間一幅絕美的油畫。
馬東營與他的棗紅馬
倘若再有客來,馬東營便用他的龍頭拐杖挑着他的标配:葫蘆,獸皮背包,帶着拍攝者在屋樓崮上的栝子林裡轉悠。
邊轉悠,還邊充當導遊:“這個地方,一到夏天很濃密,頂上的這些個樹葉子,鑽進去,一般不能見太陽”。說着他便帶頭鑽進栝子林,健步如飛,如履平地,據馬東營自己說:屋樓崮高473m,因為常年練武,他上一次隻需要10分鐘。
“以前人煙稀少的時候,這地方,一般人來出不去,野獸都在這個地方”攝影者在後邊拍,馬東營也不看鏡頭,自顧自向前邊說邊走:“那邊的那個地方,六月六的時候開的那個荊栝花,香氣撲鼻,招着個些蜜蜂”。
“樹子兩邊都有菌作物,都有蘑菇,當地人進來都找不到這,他們在這裡邊就迷失了”馬東營自豪極了,終于回頭看鏡頭,給拍攝者講解着栝子林裡的每一棵樹,什麼時間是什麼樣子,他似乎都了如指掌,黝黑充滿皺紋的臉上認真又自信。
馬東營和他的标準裝備
一口濃重的莒縣話,語調卻是越來越歡快、越來越熱情,從話語中,我們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馬東營的情緒,他愛屋樓崮,他把自己的當成了屋樓崮的一部分,也把屋樓崮當成了他的一部分,山人相融,人山相融,馬東營屋樓崮成為了不可分割的整體。
馬東營找到真龍了嗎?沒有。可是他的确又找到了心中的“真龍”,呼風喚雨、千變萬化、來去自由,這不就是馬東營自己嗎?
十幾年來,馬東營與“龍”為伴,天龍雖然沒有像探望葉公一樣由天界下凡來探望他,但是卻住進了馬東營的夢裡、心裡、骨髓裡。
時而,馬東營變成一個兒子,時而馬東營變成一個丈夫、父親,時而馬東營又變成一個祖父,他有着世俗的身份,卻也有着龍的自由,他找到了自己畢生的追求,他的畫作被世人欣賞,他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尋到了自己心中的“龍”。
從栝子林出來,拍攝者已經氣喘籲籲,馬東營卻面不改色,還在興緻勃勃地介紹着,他一會手指這邊,一會又手指那邊,似乎想把屋樓崮所有的好,都一股腦地倒給拍攝者。講到開心處,馬東營還不忘向拍攝者講述關于屋樓崮東天門的各種傳說。
而他的代表作,也從《百龍圖》《千龍圖》增加至《十二獸首圖》《二十四節氣龍冊》《山海經》等。
馬東營為遊客講解《百龍圖》
入駐快手以來,慕名上山找馬東營求畫的人越來越多,外界對馬東營的稱呼也從“陰陽居士”“黑白道人”到“野鶴閑人”、“逍遙山主”、“四海狂龍”、“千龍圖主”。
對于這些稱呼,馬東營都極其喜歡,當然,比起介紹屋樓崮,馬東營最喜歡的還是向衆人講解他的畫。
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有除了龍以外的其他作品時,馬東營就會拿出一幅畫滿山海經人物的長作,耐心給人講解:“你看這不是我自己胡畫的哈,這都是《山海經》上的,你看這是後羿射日、這是女娲補天 ……”
提問者饒有興趣繼續問:“這後邊的動物都是怎麼回事?”
馬東營哈哈一樂,提高了嗓音:“哦!這不是都有名呢嗎?哪個國的,這不都有哇,你看看。”
提問者:“這都不像人啊”
馬東營噗嗤一下又笑了:“這都是文化過來的,這是文化,不是咱自己去想的,咱照着書本上臨下來的,你看這一個人,沒有腦袋,站立着,名叫夏耕之屍……”
此刻的馬東營像極了一個老小孩。
偶爾的,馬東營也想重新修葺早已破敗不堪的寺廟,各方人士得知馬東營的心願,都出資為幫為青雲寺換瓦、架鐘、架空中滑索。
一切就緒後,青雲寺外被立起了一個名為“龍馬精神”的千斤碑,碑上寫着“功德無量、造福子孫”等字,下邊則都是捐贈者的名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馬東營真的讓屋樓崮成了一座有仙有龍的仙山。
參考文獻:
日照大衆網:日照70後道長隐居 穿“陰陽服”畫龍習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