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3 1 2”新高考模式之後,很多省份開始實行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可能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合格考和選擇考是什麼?有什麼區别?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簡稱合格考)和選擇性考試(簡稱選擇考)。
考試目的
合格考是為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基本學業要求的水平考試,主要側重于“達标”,不強調區分功能。
選擇考是在“強化基礎”的前提下,具有較好區分功能的水平考試。
考試科目
合格考覆蓋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
選擇考為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
考試時間和考試次數
語文、數學、英語3門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開考;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分别安排在1月和6月開考。
選擇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6月統一高考科目考試結束後開考。
考試内容
考試内容以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标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
合格考範圍為各學科課程标準确定的必修内容。
選擇考範圍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标準(2017 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内容。2018、2019 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的選擇考範圍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 (實驗)》和各學科課程标準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選修内容。
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
合格考科目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分數)呈現。合格考成績不僅是學生畢業和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還作為我省春季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選擇考成績是夏季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其中,物理、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選擇性考試(“1 2”)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考試結束後,隻考1次,(也就是說,是接在3科後考,物理和曆史同時開考,之後的4科是一科一科考,意味着高考時間會比現在增加1到2天)
合格性考生成績認定:參加統一高考考生(即參加夏季高考的考生),可用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代替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含0分)比例不超過2%,其他考生成績均認定為合格。
題型:合格考和選擇考科目題型均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
合格考試同樣重要,比如《山東師範大學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章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中,都将“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各科成績均為合格”作為最基本的報名條件。
合格考試成績和等級考試成績是高考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與選科和等級賦分制度有着密切的關系,同時也将影響考生在志願填報時是否能報考某院校,所以務必重視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兩種考核,提前了解,避免發生無法填報而後悔莫及。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啦,關注了解更多高考資訊!歡迎各位小夥伴點贊、收藏、分享、評論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