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一般認為他是元末明初人,并認為他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的作者。迄今為止,所有版本的《水浒傳》上都冠名施耐庵。
《水浒傳》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名作。它主要記叙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集梁山泊的農民起義,通過描述其爆發、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歌頌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也指出了農民起義的必然悲劇結果。《水浒傳》中刻畫了如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至今為人民所熟悉的梁山好漢,這些人物形象長久地活躍在人民心中,可謂婦孺皆知。
學術界對施耐庵是否為《水浒傳》作者的懷疑有其自身的原因。《水浒傳》是根據以往長期流行的宋江起義的民間故事,在說書人的“水遊故事”話本和元朝的《水浒》雜劇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而最終完成的。在這個由民間口頭流傳再到文人加工創造的漫長過程中,再加上在那個曆史時代,很多作品上并不署上作者的名字,甚至并不署名。後世對施耐庵是否為《水浒》作者的懷疑正源于此。
有人提出了施耐庵并沒有寫過《水浒傳》一書,《水浒傳》的作者應該是羅貫中。羅貫中與施耐庵大緻屬同時代的人,也是一個大作家。考證羅貫中所作的《三遂平妖傳》,其中二十一篇贊詞中有十三篇直接被插入到《水浒》中,這足以說明《水浒》也是由羅貫中所作。
也有人認為《水浒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作共同寫出的。他們查證說,在《忠義水浒傳一百卷》上題有“施耐庵撰,羅貫中編次”。此外,在天都外臣作序的《水浒傳》上也題署“施耐庵集傳,羅貫中撰修”。這兩個版本,一個是《水浒傳》的祖本,一個是如今能見到的最早的《水浒傳》的版本,其權威性是顯然的,因此是可信的。
但是有人根據對《水浒傳》問世時間的考證後指出,現在可能見到的最早談到《水浒傳》的文獻出現在嘉靖年間,此時距離元朝滅亡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所以《水浒傳》不會産生在元末明初。此外,在《水浒傳》中提到了很多明朝的建制,而根據可見的史料記載,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又怎麼可能寫出明朝的建制?
由此,他們判斷說施耐庵并沒有寫作《水浒傳》,并提出,真正的《水浒傳》作者應該是郭勳,因為郭勳的百回本《水浒傳》應該是《水浒傳》的最早版本。
接着又有人對施耐庵的真僞問題提出了質疑。施耐庵在曆史上真有其人嗎?有考證說,明朝嘉靖時還沒有公開在小說卷首上署作者的真實姓名的慣例,那麼《水浒傳》上署的“施耐庵”也就有并不是作者的真實姓名,很可能是為了逃避文字獄的迫害而僞造的名字。
看來,施耐庵是否寫成了《水浒傳》這部作品,還有很多的疑點。追究時代的原因,在那個時候,小說還隻是末流文學,是被士人所不齒的,所以像“施耐庵”這些人僅僅流傳下自己的作品,自己本人卻被埋沒了。他也許沒有想到,多年以後,他的作品會在人們心中有如此大的震撼;也一定想不到,後人會因他所留下的甚少的資料而展開如此激烈的争論。這個謎,不知何時才能解開!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喜歡我們的内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讨論,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讨,我們将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