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她腦海有花?原标題:她,心裡有愛眼中有光(主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心裡有她腦海有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原标題:她,心裡有愛眼中有光(主題)
——記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賀瓊(副題)
雖然已經是奔四的人了,但她内心深處還是那個心裡有愛、眼中有光的少年。她鐵面無私,肩擔正義,是一心辦案的“鐵娘子”;她柔情似水,笑意盈盈,用女性特有的細膩賦予法律以溫情。說起她,可以用這幾個詞來形容:專業細緻、恪盡職守、柔情善斷。正是這種堅持,讓她一步步從一名書記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法官,她就是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賀瓊。
“判決要有溫度”
2000年,賀瓊大學畢業後進入耒陽法院工作。從學生到法院人,從律政劇的迷妹到書記員,角色的轉換讓賀瓊感到興奮,但法院高速的工作節奏也讓她感到不小的壓力。書記員的工作既繁瑣,也容不得一點差錯,賀瓊默默地“練内功、打基礎”。2007年,賀瓊通過國家司法職業資格考試,完成了從書記員到初任法官的轉變,成了當時耒陽法院最年輕的法官。
“我就是想要盡最大努力把案件辦到最好。”這是賀瓊最常說的話,也是賀瓊在多年的審判實踐中對法律真義的理解。
在擔任夏塘人民法庭庭長期間,為了适應法庭工作,賀瓊虛心向前輩請教,總是向村幹部們學習鄉間俚語,了解當地民情風俗,這為她更好地審理案件打好了基礎。調解當地村民糾紛時,賀瓊一口流利的俚語與當事人無障礙溝通交流,讓她的同事們忍不住打趣:“簡直變成了這個村裡的人了。”賀瓊的這份努力,讓她在法庭工作的近四年裡,所結案件數及結案率均位居耒陽法院前列,所結案件中,無上訪纏訴、無民事轉刑事案件,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
法庭受理案件的當事人都是普通的基層群衆,涉及的訴訟也大多是婚姻、工傷事故、道路交通、鄰裡糾紛等類型案件。由于當事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讓他們服判息訴就變得尤為重要。為了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賀瓊心中始終堅持“要以最有效的辦法和最能讓當事人接受的方式來審理案件,不能以生硬的法律規則來‘裁剪’現實生活”。她時刻注意将自己的裁判置于法律和常識常理的雙重檢驗之下,力求合法又合理。
在一起撫養權糾紛案件中,涉案子女随父親王某在外地生活,李某作為原告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訴稱小孩受到父親和繼母的虐待。受理該案後,賀瓊十分慎重,3次去孩子的居住地了解情況,與小女孩促膝談心。賀瓊取得小女孩信任後了解到,由于小女孩學習成績下降,被父親王某與繼母責罰過幾次,不存在虐待的情形。确認這些情況後,賀瓊又對原、被告的生活環境進行調查,發現小孩父親工作較穩定,繼母從事教師職業,小孩現生活、居住、學習環境都較為穩定。于是,賀瓊組織原、被告雙方調解4次,終于讓原、被告摒棄前嫌。
這時,李某又提出一個請求,不以調解結案,而是希望法院以駁回其訴訟請求的方式結案。賀瓊問李某原因,她說:“我希望以後能告訴女兒,不是媽媽不要她,這份判決書是媽媽争取過她的證據,是我愛她的證據。”于是,一份寫着“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等内容的判決書就這樣“出爐”了。判決書充分釋法說理,彰顯了人文關懷,同時也讓冰冷的法律條文有了“溫度”。
化解 疏導 以愛為名
賀瓊在處理案件時堅持調解優先的原則,立足化解和疏導矛盾,積極采用調解的方法解決糾紛,将訴前、訴中、訴後調解相結合,充分發揮調解工作的優勢,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系列糾紛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經濟往來曲折複雜,被告王某不認可債務總額,庭審結束後反複提出重新鑒定筆迹、賠償損失、提交新證據等要求,賀瓊每次都耐心解釋,并對庭後提交的新證據另行組織雙方質證。後原告認可了王某已歸還部分款項的事實,法院公平的判決,王某心服口服。“起初我既跟對方鬥這口氣,也擔心法院判決不公,但現在我對結果沒半點怨言。”
賀瓊說:“甯願自己辛苦點,也要讓當事人官司打得明明白白。”秉持案結事了的司法理念,将調解工作貫穿于案件辦理始終,賀瓊所承辦案件調解率達60%以上。
成功調解的秘訣來自于日常的積累和觀察。作為一名女法官和一名母親,賀瓊不僅有着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還帶着女性特有的柔情和同理心。在工作中她是耐心傾聽當事人陳述和意見的“解語花”,善于将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和經驗轉化成化解矛盾糾紛的“萬能鑰匙”。
2018年,賀瓊辦理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原告的丈夫在和某水泥公司結算貨款後不久就因病去世,原告家庭一下陷入經濟困難,因生活困難急需用錢,多次與該公司聯系催讨剩餘貨款,但都被公司以各種理由拒絕。第一次開庭,因為原告激烈的情緒,庭審場面一度失控。
賀瓊認為,作為法官,不能僅僅做到懂法,更要懂得怎樣用法,一把鑰匙解一把鎖。賀瓊找到了原告所在村組比較有威望的長者,并邀請其一起參與調解,把調解地點設在了灣村的“正廳屋”,原告的情緒得到了安撫,在調解中賀瓊耐心地傾聽了原告訴請和公司的意見。在充分了解原告的家庭狀況,掌握公司的經濟狀況後,經過反複衡量、多次協商,促使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公司分期向原告支付貨款。不料半個月後,原告又來了,情緒激動地哭訴,被告公司沒有按照調解協議規定的時間支付貨款,說家裡都揭不開鍋了,産生了輕生的想法。
賀瓊安撫好原告,立即聯系被告公司,詢問公司為何不履行協議約定,在得知公司因為幾筆訂單沒有收到定金,故無法支付原告貨款時,賀瓊與公司法人代表和實際經營者多次聯系,将原告的家庭現狀向他們說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公司終于如期将貨款付清。原告在收到貨款的那天,喜極而泣,連連向賀瓊道謝。
賀瓊通過訴訟成本對比、過錯分析、感情投入、綜合平衡、案例調解等手段進行調解,實現審判工作與化解糾紛的有機結合,促進和諧司法關系的建立。賀瓊将多年來成功調解的經驗進行總結,将其分為真情感化、情感宣洩、激勵引導三步,并将這些經驗與同事分享。她常說,在調解過程中,要讓當事人的消極情緒得到宣洩和釋放,然後再進行心理疏導,并解決實際問題。“調解并不一定能彌合撕裂的親情,但對我們法官而言,案結事了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賀瓊說。
用耐心和責任點亮希望之光
2019年,賀瓊調到刑事審判庭。從深耕了多年的民事領域“轉場”來到刑事領域,賀瓊總感覺内功不足,根基不穩,心裡不踏實。
為了在短時間内提升業務能力,适應工作崗位,賀瓊堅持每天閱讀一個典型案例,抽絲剝繭,細細分析,學思維方法,看論證邏輯,揣摩研習。她說:“每一個經典的案例都是一場實戰教學,在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法官們是如何運用法律來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在保持專業的同時,還能學到衡平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智慧。”
“作為刑事法官,我們肩負着特别重大的責任,也因此承擔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這是她面對責任與壓力的法寶。帶着這份信念,賀瓊不斷攻克遇到的一個又一個難題。
在一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中,涉案受害人達百餘人,均系被拖欠工資的民工,因案情複雜,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受害人又都急于要回工錢,數次聚衆上訪,面對這種情況,賀瓊組織民工座談,跟他們說明情況,告知案件進度,并讓他們選出7名代表,持續溝通,有效地化解了群體性矛盾,案件順利進入審理程序。
來刑庭之後,賀瓊開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面對被告人席上那些稚嫩的面孔,賀瓊從心底裡感到惋惜。她說:“未成年人群體總能得到大家的關注,但在刑庭卻總是以一種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方式得到關注。”這些本該快樂與純粹的孩子卻積聚了令人扼腕歎息的“悲”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惡”。賀瓊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面對坐在被告人席上平靜地供述自己的行為且眼神中透露出不屑與無所謂的“問題”孩子,常常會想:“他還是個孩子嗎?”在賀瓊心中的孩子是《彼得潘》中那個不想回家也永遠不想長大的愛冒險的小男孩,是《小王子》中愛着一朵驕傲玫瑰的小王子,但她坐在審判台上目之所及的“孩子”,卻沒有那麼天真爛漫。
在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中,被告人持刀搶劫十餘次,且對象均系在校學生。開庭時,一個高高瘦瘦的大眼睛男孩出現在法庭,一臉的不屑、無畏和冷漠,毫無恥辱感,但他的目光觸及到坐在旁聽席的母親時,瞬間躲閃了。這一細節被賀瓊捕捉到了,她敏銳地意識到面前這個“冷漠”男孩也有軟肋。
在庭審前,賀瓊已經了解到,男孩的父親因車禍去世,其一直随母親生活。在做最後陳述之前,賀瓊說:“許某某,你可以看着你媽媽嗎?”男孩深深地把頭埋進雙臂之間,這時賀瓊發現他脖子上有一個紋身,隐約看着像一個“孝”字,“許某某,你脖子上紋了什麼?”“孝字。”“你知道這個字的含義嗎?”“知道!媽媽我不孝……”他幾乎是喊着說出了這句。坐在法定代理人席上的母親早已泣不成聲:“媽媽沒有管好你,媽媽對不起你,你答應媽媽,出來後好好做人。”賀瓊也紅了眼眶。“法官阿姨,我錯了,我應該代替爸爸照顧好媽媽的,我不知道我會被關多久,我以前想考警校,但現在夢想好遠。媽媽,你不要哭了,我出來會好好做人的,你要照顧好自己,等我出來。”最後陳述完,男孩向審判台上的賀瓊深深地鞠躬,這時的他滿目悲傷與忏悔。
“少年的你啊,所有的懲罰都是為了挽救,希望總會在下一站來臨。”賀瓊心中默念。
每一步都走得堅實、穩當
“她有着一股子鑽勁和韌勁!”同事們都這樣評價賀瓊。工作中的賀瓊是“拼命三娘”,每年的辦案數量均位于全院前列。
即使是在懷孕期間,賀瓊也未請過一次假。回憶那段時間,書記員李慧楹說:“還記得有一天,她仍像往常一樣,挺着大肚子準備閱卷,突然感覺不對,打電話詢問醫生後,得知是臨盆迹象,她自己開車去了醫院。”躺在待産床上的賀瓊還不忘向同事和書記員交代未完成的工作。休完産假後複工的賀瓊,迅速進入工作狀态,在複工不足2個月時間内,結案20餘件。
在工作之餘,賀瓊還積極參與調研工作。她說:“調研寫作過程貫穿着梳理和思考,既鍛煉我靜心養性,也讓我學會換種思維審視審判實務。”她給自己定了個目标,每年完成3篇調研論文或案例的寫作。賀瓊認為,調研是擡頭看路,審判是埋首走路。她要求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堅實、穩當。
“原、被告都有自己的立場,也都有自己信奉的人生規則,對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讀,正是因為這種深層次的認知差異導緻法庭上雙方時常由思維上的碰撞引發言語上的沖突,乃至于升級成争吵,抛卻理性和邏輯,隻為宣洩個人情緒。”賀瓊是如此形容審理案件的常态。“這個時候就要考驗法官定力了,要在雙方的争辯中保持足夠的清醒,厘清事實,還原真相。”賀瓊笑談,“每次庭審時我都要提前給自己做心理暗示,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能被帶偏了。”
工作之餘,賀瓊的朋友圈裡永遠是帶着娃在搜尋美食,體驗美景,偶爾還躺在雪地上打個滾再拍張照。在8小時外,她是可以如此可愛,生活中充盈着小美好、小确幸。
憑借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剛柔并濟的工作作風,賀瓊斬獲多項榮譽。2020年她被評為耒陽市三八紅旗手,2021年她獲評耒陽市十佳政法幹警。
“每一代法官都有自己所處的時代大背景,但每一代法官的使命都是相同的,能夠為這個時代貢獻一份力量,就很好了。”賀瓊說。
[“第三人”說]
“她在尋找更好的自己”
耒陽市人民法院副院長 羅延平
賀瓊從2019年調任到刑庭工作,現在已經是庭裡的辦案主力。在我印象中,賀瓊對交辦的工作,從來不說“不”,不管多難的工作任務交給她,她總能堅定地回答“好”,從不談自身困難。2021年賀瓊的母親身患重病,正逢她接手的一起影響力較大的職務犯罪案件在審理關鍵時期,在其母親做完手術的第二天,她就趕赴工作崗位,同事們看到牽挂着母親的賀瓊含着淚在辦公室繼續工作。
熱愛生活的她,在辦公室種植的綠植成了一道風景,每天開工前,她會精心為大家泡好一壺咖啡,或者一壺茶。
全國優秀法官、耒陽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 黃傑斌
賀瓊是土生土長的“湘妹子”,從小浸潤在濃厚的湖湘文化氛圍中,培養了她良好的人文素養,常常覺得比起寫判決書,她更喜歡寫散文。
2019年,賀瓊來到刑庭,對已在基層法庭“錘煉”了近四年的她來說,對各種“疑難雜症”已能應付自如。在到刑庭的第一個月,她啃下了一塊“硬骨頭”。那是一起頗有影響的欠薪案件,在此後的數月間,面對複雜的案情、衆多似是而非的事實與法律争議焦點,還有一次次上訪讨薪的農民工,賀瓊一遍遍翻閱着一本本厚厚的卷宗,一字一句地記錄下字裡行間發現的審判疑問,審慎地甄别庭審中控辯雙方提交的全部訴訟證據。本着對被告人和被害人負責的态度,賀瓊采用了最踏實的工作方法,實證調查、走訪勞動監察部門、核對每一筆欠薪、7次組織被害人座談。後來,這個案子順利結案,且在進入執行程序前,就為被害人追回部分勞動報酬。賀瓊在刑事審判業務上日漸成熟,一些要案、難案,她總能不負衆望地完成。
耒陽市人民法院刑庭書記員 李慧楹
“保持平和的心,讓生活充滿陽光。”這是瓊姐經常跟我說的話。她内心藏着超強的能量,還特别有工作熱情,這種熱情能點燃身邊的每一個人。瓊姐對工作要求十分嚴格,從庭前準備到庭審記錄,從文書校對到案卷歸檔,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午休時間或下班後經常能看到她在忙碌的身影,她總希望自己能再仔細一點、工作做得再好一些,我們都說她是“強迫症患者”。
平時坐在庭上,穿着法袍,莊嚴肅穆,有空的時候她也會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她說熱愛生活才會熱愛工作,她也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自己。
【手 記】
她的心中有一座天平
初見賀瓊覺得性格活潑,聊天時充滿風趣幽默。
再次見到賀瓊,她正埋頭在案卷中,皺着眉頭仔細地翻閱着案卷。她審理案件時,會把人物、案情、線索細細梳理成關系圖記在筆記本上,像是偵探探案般抽絲剝繭,力求嚴謹。這個時候,她身上那份法官的“沉穩”才慢慢顯露。
在法庭上見到賀瓊,又有不同,她穿着寬大的法袍,坐在審判席,表情嚴肅,目光犀利,面對刑事案件被告人的狡詐詭辯,她的提問經常一針見血,讓被告人難以辯駁。
這正是賀瓊身上奇妙的“反差”。從書記員到員額法官、從民事到刑事,她外表柔弱、内心堅強,在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路上一路披荊斬棘,從不退縮。不管是審理家事糾紛時被當事人威脅,還是處理難度極大的涉輿糾紛,賀瓊如同一名“女戰士”一般,始終英勇地捍衛着公平正義這面旗幟。
賀瓊是天秤座。在她看來,天秤座性格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凡事要求公平,也極力反對不公平的事,她也正是這樣,把“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當作座右銘。
與勾畫在法椅背上的“天平”圖案一樣,賀瓊說自己心中也有一座天平,時刻警醒着自己,要一身正氣,淡泊名利兩袖清風,排幹擾秉公執法。(李果 谷雅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