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外國人姓和名

外國人姓和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2:50:20

外國人的姓名和中國漢族人的姓名大不相同,除文字本身的區别外,姓名的組成、排列順序和字面意義也大不一樣。

英美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1

英美人的姓名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後。

如:John Wilson即約翰·威廉,其中:John是名,Wilson是姓。

也有人沿襲用父名或父輩名,在名後綴以小(Junior),或羅馬數字以示區别。如:John Wilson,Junior,即小約翰·威廉,

George Smith,m,即喬治·史密斯第三。

口頭稱呼時一般稱姓,如"懷特先生"、"史密斯先生"。

正式場合一般要全稱,但關系密切的常稱本人名。

親友之間除稱本人名外,還常用昵稱(愛稱)。

西班牙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2

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其中:第一、二節為本人名,

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一般以父姓為己姓。

已婚婦女常把母姓去掉而加上丈夫的姓。

口頭稱呼常稱父姓或第一節名字加父姓。

如西班牙人名字是:蘇戈·羅達裡格斯·佛朗哥·巴蒙密,如果認為他們也是西方人,應該和英美國家一樣,後面是姓,就稱呼對方佛期哥·巴蒙密,那就錯了,對西班牙人來說,正确的稱呼應該是:佛朗哥或者蘇戈·佛期哥。

葡萄牙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3

葡萄牙人的姓名也多由三、四節組成的,

其中:前一、二節是個人名字,接着是母姓,最後是父姓,簡稱時稱呼個人名一般加父姓。

匈牙利人的姓名,排列和中國人名相似,姓在前、名在後,都由兩節組成。如:納吉·山多爾,簡稱納吉。

有的婦女結婚後改用丈夫的姓名,隻是在丈夫姓名後再加詞尾"ne",譯為"妮",是夫人的意思。

姓名連用時加在名字之後,隻用姓時加在姓之後,如:瓦什·伊斯特萬妮,是瓦什·伊斯特萬的夫人。婦女也可以保留自己的姓和名。

俄羅斯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4

俄羅斯人的姓名一般由三節組成,姓名排列通常是名字、父名、姓,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

如:伊萬·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伊萬為本人名字,伊萬諾維奇為父名,伊萬諾夫為姓。

婦女婚前用父親的姓,婚後多用丈夫的姓,本人名和父名不變。

俄羅斯人一般口頭稱姓,或隻稱名。

為表示客氣和尊敬時可以稱呼本人名字和父名。為特别表示對長者尊敬時,也可以隻稱父名。

阿拉伯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5

阿拉伯人姓名一般由三或四節組成,

其中:第一節為本人名字,第二節為父名,第三節為祖父名,第四節為姓。

如:沙特阿拉伯前國王費薩爾的姓名是費薩爾·伊爾·阿蔔杜勒·阿齊茲·伊本·阿蔔杜勒·拉赫曼·沙特,其中費薩爾為本人名,阿蔔杜勒·阿齊茲為父名,阿蔔杜勒·拉赫曼為祖父名,沙特為姓。

正式場合應用全名,但有時可省略祖父名,有時還可以省略父名,簡稱時隻稱本人名字。

特别是有社會地位的上層人士都簡稱其姓,如:阿拉法特就是穆罕穆德·阿貝德·阿魯夫·阿拉法特的簡稱。

日本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6

日本人的姓名順序和中國相同,但姓名字數常常比中國漢族姓名字數多。

最常見的由四字組成,如:田中角榮、中田英壽,前兩字為姓,後兩字為名。

但由于姓與名的字數并不固定,二者往往不易區分,所以有時還需要詢問才能确定。

在正式場合中應把姓與名分開寫。如:中田英壽。一般口頭都稱呼姓,正式場合稱全名。

日本人姓名常用漢字書寫,但其讀音和漢字讀音則完全不同。其所表達的意思也不能用漢語語義來理解。

緬甸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7

緬甸人的姓名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僅有名而無姓。

常見的緬甸人名前的"吳"不是姓而是一種尊稱,意為"先生"。

常用的尊稱還有"杜",是對女士的尊稱,意為"女土":

"貌"意為"弟弟";

"瑪"意為"姐妹";

"哥"意為"兄長";

"波"意為"軍官";

"塞耶"意為"老師";

"道達"意為"博士";

"德欽"意為"主人"等。

比如某男士的名叫"剛",長輩稱他為"貌剛",同輩稱他為"哥剛",如是軍官則稱為"波剛",如有一定社會地位則稱為"吳剛"。

泰國人

外國人姓和名(搞懂外國人的名和姓)8

泰國人的姓名因有冠稱,顯得極其繁瑣,排列順序是名在前姓在後,如:巴頌·乍侖蓬,巴頌是名,乍侖蓬是姓。

未婚婦女用父姓,已婚婦女用丈夫姓。

口頭尊稱無論男女,一般隻叫名字不叫姓,并在名字前加一冠稱"坤",意為"您",如巴頌·乍侖蓬,口頭稱呼坤巴頌。

泰國人姓名按照習慣都有冠稱。

平民的冠稱有:

成年男士冠稱為"乃",即:先生,如:"乃溫沙·沙旺素西";

已婚婦女冠稱為"娘":

未婚婦女為"娘少",即:小姐:

男孩為"德猜",即:男童:

女孩為"德英",即:女童等。

貴族的冠稱按國王分賜的爵位高低分五級,有:昭披耶,披耶,拍,密,昆(1932年實行君主立憲制後,貴族爵位逐步消失)。

婦女的冠稱為:

"坤仁",意為夫人、太太,如坤仁瑪妮·乍侖蓬。

王族的冠稱按和國王的親疏關系分為12種:拍娘、昭華、公摩拍耶、公摩拍、公摩銮、公摩昆、公摩蒙、翁昭、蒙昭、蒙功察翁、蒙蜜、蒙(平民出身的妃子)。

根據泰國的有關條例規定,蒙昭以上的王族才算嫡族,即親王,蒙功察翁以下都算是王族後裔,如:蒙功察翁沙旺·素甲森讪蘭。

宗教冠稱有:

佛教僧侶用"頌德"、"拍摩哈"、"拍"。

伊斯蘭教徒用"哈吉"。

(資料來自網絡。趣味話題,常識普及,感謝關注,尋求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