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84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周雲@青天寨雲莊主,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
97年,我成為村裡的笑柄,還讓父母欠下巨債,一身狼狽離開了家鄉。應聘40多家公司被拒後,豁出臉面賣起了安全套,終在26歲那年出人頭地,成為百萬富翁,擺脫農民的身份在城裡安家。事業巅峰時,我又做了一個讓所有人不解的決定,30歲賣掉房子回家當農民。
可能人生就是這樣,兜兜轉轉,終究還是回到原點。當你以為逃離了命運的安排,其實是走進了命運給你安排的另一條路。
(疫情期間充當志願者)
輕曳半生風華,揉碎淡淡思緒,山莊煙火閃爍,照亮半生癡狂,回撿記憶的碎片,那時迷人的曉色正籠上山腰……
家鄉随便一座山,就高達500米以上。90年代初村裡少部分人家才通上電,安上電視機的僅有三家,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父母勤勞,生活過得還算可以。記憶中天還未完全大亮,他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早飯多數和午飯一起吃,接近30度的山坡上,總有他們揮灑汗水,早出晚歸的身影。
父母雖沒什麼文化,但為人正直勤奮,有口皆碑。他們用最簡單的行動告訴我和妹妹“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道理。
(98年回家過年時和外公一大家子人的合影)
貧瘠的山村思想落後也是必然的。村裡大部分人都認為讀書無用,隻要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簡單的算數,就已經夠用了。
3塊錢的學費,足以成為很多人家裡一筆不小的負擔, 但父母還是堅持讓我去上學。多年後我才理解父母為什麼支持我讀書,讀書是他們對子女的希望寄托,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給未來鋪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上學放學,需要步行2個多小時。下一次山,趟過兩條河,再翻過一座小山,然後再爬一次山,才能到達建在半山腰的學校。那時,最怕的季節就是雨季。雨後常常是大霧彌漫,四周合圍的山谷,好似把對山外的希望全部堵死,令人絕望。
(93年初中二年級的照片,右二)
每次下大雨,父親都會陪我上學,把我背過兩條河以後他再回去。沒有雨靴,被打濕的鞋子,一天都是潮乎乎的,特别難受。
四季輪回,晨暮交替。在山野間總會看見一群孩子迎着朝霞,日暮追逐打鬧的場景,還有一位父親在雨中、在湍流間奮力背着孩子艱難前行的畫面。
寄托希望,走出山村,脫貧緻富是一代又一代人背負的夢想。在大山懷裡成長,卻總想着離開大山,這何嘗不是一種悲涼。
小學畢業成了一個分水嶺,入學名額有限加上學費又太高。差不多讓70%的人沒有繼續讀初中,很早就開始種地謀生。初中我的成績還算好,但是不拔尖。
初三時,親戚的一番話,讓我離開大山的想法越來越強烈。那年比我大四歲的堂哥,從縣三中畢業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大學,還辦了一場風光的升學宴,親戚說:“你如果不努力讀書的話,以後這山包包上就隻有你自己種地啦。”
(家鄉的高山)
逃離山村,或許代表着脫離了貧困。不想被人瞧不起,或者也可以說攀比心作祟,總之從那時起,我開始了發狠地讀書。每天晚上下了自習以後,我在被窩裡打着手電筒繼續看書,那時基本上三天換一次電池。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獲得了提前保送一中的資格。欣喜之餘難免有些顧慮。當時妹妹正上初一,如果我繼續按部就班地上高中、上大學,對家裡來說負擔還是比較重的。學校特批我回家商量一下,父母雖沒有反對,但從話語中還是聽出了端倪,懂事的我放棄了這次機會。
最後參加中考又考得不好,隻能以委培生的身份去宜昌衛校,學習中藥知識,未來的崗位就是中藥房的一名藥劑師。
之所以進這個學校讀中專,是聽說畢業後,就能趕上最後一批分配工作的機會。父母湊了5000塊錢,作為委培生的培養費,學費還要另1300多。
(考入中專後寄回家的一張照片)
1994年,在農村6000多已經是一筆天文數字了。我雖然不知道父母是怎麼借到的這筆錢,但想想也能猜到,一輩子要強的父母放下面子,低聲下氣的樣子。雖沒看見,卻感同身受。
盡快就業,成為了我們全家迫切想實現的夢想。但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本以為三年後會分到醫院的藥房工作,也算對得起這些年的付出。卻沒想到命運跟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1997年,我畢業時正趕上“下崗再就業”這樣一個詞彙流行起來。一時間全國千千萬萬的人們都在下崗,我又怎麼可能上崗。劉歡的一曲《從頭再來》成為那個年代反複播放的歌曲: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來……”事到如今,每每想起這首歌,我還會眼眶發酸。
楊绛說:“我們看到的命運是毫無道理的,專開玩笑,慣愛捉弄人,慣愛搗亂。”
全家期盼三年的夢想,離實現隻有一步之遙時遭到破滅,父母欠下15000多元的巨債,一下子成了全村人的笑話。
(和妹妹帶着各自的孩子去動物園遊玩)
夢想碎了一地,但生活還得繼續。戴着近視眼鏡無法幹農活,萬般無奈下,我帶着不甘和狼狽踏上了開往武漢客貨混裝的班車,第一次離開了家鄉,去投奔那裡打工的妹妹。那一天是1997年9月26日,永遠被我記在腦海中。
在武漢的第一份工作是酒店服務員,包吃兩餐不包住,我沒有選擇的機會。端盤子的工作對我來說雖不算辛苦,但是冬季有時熱氣往上一冒,整個眼鏡就會覆蓋一層白霧,看不清楚路的尴尬狀況時有發生。
失意的人最怕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我一起上班的小夥伴們跟我差不多大,都是初中沒畢業就出來幹活,社會閱曆和适應性都比我好,當時我心裡的落差和失落特别大。
都說人生這道題怎麼選都有遺憾,仔細想想确實如此。
最讓我難受的地方是住宿問題,為了省錢我和四個同事,擠在漢陽月湖堤的城中村,隻有16平米的單間裡。因為來得晚,我沒有分到床,隻能在床鋪中間的過道上打地鋪,蓋的被子是親戚的朋友開診所時剩下的白色床單。
(2007年畢業十周年回到母校當年的教室補照的照片)
夜晚,月光從窗戶上透進來,正好照在白色的被子上,我直挺挺地躺在那裡,恍惚間就好像躺在醫院太平間的停屍房裡。“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讀了那麼多書,吃了那麼多苦,花了父母那麼多錢,到頭來卻是端盤子,沒人知曉我當時的孤獨和無助。
父母寄予厚望,借錢供我上學,結果卻是一事無成,背地裡得受多少壓力和嘲笑。工作期間,每個夜晚我都在被窩裡偷偷地流淚。
雖然很無助,但心裡明白,這份工作隻是我的落腳點,隻有先站穩腳跟,才能去找第二份工作。空餘時間休息的時候,我經常會買報紙看。《楚天都市報》和《武漢晚報》上面的招聘信息,每次都看了個遍,我一直想幹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覺得做個醫藥代表,跑跑業務也不錯。
我憑着一腔熱血,前前後後應聘了40多家公司,都因為不會講普通話,沒有工作經驗,而慘遭拒絕。
“生活就像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它總會在你狼狽不堪時,一次又一次給你最沉重的打擊,盡管不緻命,卻總是讓你倍受折磨。”這句話說得真對。
(2016年回到老家的紀念照)
1997年底,我實在太想家,就在過年的前兩天偷偷地從酒店跑了,回去的車費還是妹妹給的,當時落魄的樣子隻有自己清楚。
等過完年再去的時候,酒店已經倒閉關門了。自己在硚口找了一家KTV上班,6個月之後,在武昌石牌嶺的純淨水公司又找了份工作。就這樣我晚上在KTV工作到半夜1點,下班後騎30分鐘自行車,過漢江到月湖堤的出租房住。
早上7點起來,倒兩班次公交車,到武昌亞貿附近的純淨水公司上班,推銷純淨水。兩份工作加起來差不多有1000塊錢的收入,買了人生第一台數字傳呼機。
推銷純淨水的工作,雖幹得賣力,但是心裡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進醫藥公司一直是不曾放棄的目标。
從有了工資起,我一直有看報紙和雜志的習慣,2元一份的《中國經營報和銷售與市場》每一期都會購買。知道自己的短闆,進醫藥公司隻能幹銷售。當時有關銷售方面的知識,我總會特别留意,在推銷水的時候,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業績也比其他人要好。
(99年在武漢打工時的照片)
1998年底,我認識了來純淨水公司上班的剛哥。他漢口本地人,因為混社會,打架鬥毆坐過牢。出來後不好意思在漢口上班,就來了武昌。期間,給我講了很多他的故事,說我有學曆一定要走正道,千萬不要幹壞事,隻要努力,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後來他幫我介紹了一個剛開醫藥公司的朋友,正缺人手,我覺得機會來了。滿懷期待地去應聘,沒成想,到了那裡一了解傻眼了,老闆是個女的,主要業務是賣安全套。天爺耶!安全套在那個年代是很難開口的,我這個連女朋友還沒有的小夥子,聽完當場就臉紅到了脖子根。
後來才知道,這個崗位有很多人一聽要推銷安全套,都放棄了。實在是太想進醫藥公司,我思慮再三“臉面能當飯吃嗎?”一咬牙,一跺腳就接受了這份工作。
于是,1999年我成為Jissbon武漢市場第一批員工,跑藥店、跑連鎖醫藥公司。一個人既負責談判、溝通,又負責送貨、補貨、結賬。
(2001年做防艾宣傳的時候我也順便上了報紙)
當時公司很小,隻有2個老闆和一個财務兼倉管,外面2個業務員。同事負責江南武昌洪山區,我負責整個漢口地區。
我那時一個人騎着二手自行車,穿梭在漢口各條街道,兩輪承載着脫貧的夢想。跑藥店、推銷産品,工作起來非常賣力,亦如我讀書時,隻要認準了就會全力以赴,最瘋狂的時候一個月跑壞一個自行車的外胎。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靠自己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後來也漸漸明白,努力其實是一種生活态度,就像父母努力靠雙手辛勤耕耘,隻要肯吃苦,日子就不會太難。不是為了攀比,也不是為了超過誰,而是對自己負責,給自己一個交代,給生活一個交代。
有前期送水的銷售經驗,再加上不斷的看報紙和雜志學習,我的業績一直不錯。得到老闆認可後,我提出要求不想再當武漢區域業務員,希望能夠獨立負責一個地區的銷售。
(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
2000年剛好需要開發河南市場,老闆就把我派到了河南鄭州,負責整個河南省。不過掙錢的方式變了,沒有底薪,我拿着公司産品去鋪貨,賣出去以後掙差價。到年底我賺了第一筆巨款,10500元,過年回秭歸的時候從武漢買了一台21寸的彩電帶回去。
鄭州的市場成熟之後,又轉給當地代理商。2001年我被派到長沙,成為湖南省負責人。還是一個人,從零開始跑市場,但是畢竟有了2年的業務經驗,發展還是蠻快的。從零到第1年20萬業績,做到第2年50萬,第3年200萬,第4年400萬,我也從一個人變成了手下有10多個人的小老闆。
隻要賺錢就會有競争,而競争隻會越來越激烈。當時比較有名的品牌Durex,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比我們賣得好,但是在湖南,我們的銷量是他的幾倍,代理商和代理商之間鬧得很僵,遭遇威脅、下套、串貨、爛價等競争是常有的事。
(如今家裡的老房子)
印象最深是2003年初,對手居然舉報說我非法經營,家被抄了,在沒有物證的情況下,口頭下架了我們在很多藥店的貨品。最後花了2個月時間,我們才處理好這個事情。
那個時候真的很煩很煩,手底下的業務員經常會跟我反映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就逼着我不斷的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現在回想當時也算是一種鍛煉。
從01年到05年,我從一個人做成了一個小團隊。把品牌從沒有銷量做到了湖南省第一,這個品牌從沒有銷量,進到了全國銷量第二。
期間,我完成了終身大事,與愛人結婚。2005年,我掙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從下決心走出山村,實現脫貧花了12年時間。在湖南長沙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兒子也出生。用當時流行的話說叫五子登科,雖然算不上光宗耀祖,但對于我家鄉的同齡人來說已經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和老婆旅遊)
2006年心裡和身體都有點疲憊,也算小富即安的心理。正好這時候和公司有點分歧和誤會,我就不幹了,之後把公司整體賣給了我的上遊公司。
我曾看到過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說:
人生的起跑處,我們都差不多,沒有背景,沒有世故,隻有無邊的夢想;我們要走的路很長,過程很艱辛,于是我們學會了圓滑,學會了逃避,很多人在倉皇奔跑之中,把夢想弄丢了,隻撿到了平凡、平淡、平庸。夢想是不能丢的,你決心走哪條路,成為哪種人,堅守的 時間越長,你才會走得越遠。
同樣都是一起進城打工,我的方向一直很明确,我要脫貧,我要去做銷售,怎麼才能幹好?那麼我就要獨立,我要成長,我要讀書看報不斷輸入新思維,新觀點。
我進城的目的性很強,很明确。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努力,沒有放棄,用學習來加持自己,不斷去超越自己。這個過程所帶來的收獲,已經超過了金錢所帶來的價值。
(2005年初為人父)
都說地球是圓的,我們總會回到原點,心中的不甘,早已被年華沖淡的無影無蹤,趨于平靜。深情的目光回望依稀浮現自己18歲的模樣,短暫的停留更好像歲月的美麗回眸。當命運奏出回家的天籁,我便站在了那裡。
中間休息了一年多,轉眼到了2008年,南方遭遇了曆史罕見的大範圍冰凍雨雪災害。我們在城裡生活非常不方便,物價又瘋長,再加上SL奶粉事件導緻的食品安全事件,讓彼時成為一名父親的我,有了更深的感受,作為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
正好妻子的老家,長沙城郊望城縣,有一處空閑的房子,周圍有田。我們就想回去自己種蔬菜吃,這樣也相對方便、安全一些。後來又想,自己有房、有人,索性就開個農莊吧!由老婆負責農莊的經營,隻要開張了,賺點生活費還是沒問題的,還能照顧年幼的孩子。
(建設中的農家樂初期)
從内心上來講,農村孩子,對農村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喧鬧繁華的城市奔波數載,陶淵明描繪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世外桃源的田園生活,一直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當然也包括我。
當初離開家鄉是迫不得已,但無論是爛漫的夏季,落日的餘晖西垂的天幕,還是山間的野花,潺潺的小溪都不曾在我心裡忘記。每當看到“故鄉承載不了肉身,他鄉安放不了靈魂”這句話的時候,總會熱淚盈眶。
開農莊也算圓了自己一個世外桃源夢,花了20多萬裝修,2008年5月份山莊算是正式開業。但是幹了一年算下來,根本沒賺什麼錢,我當時天真地認為賺個10多萬沒有問題,但真正邁進這個行業才知道這裡面的困難。
第一年,也算是給無知無畏的自己一個教訓。要退出是不可能,投入這麼多心血,何況房子都不是我的,不可能轉讓和變現,隻能咬着牙往前走。
(2009年我和老婆考察成都農莊)
為了解決困境,我和愛人去了農莊的發源地四川成都,花了一個多星期進行考察,覺得未來這種休閑的方式會很有市場。回來以後我就把城裡的房子賣掉了,籌了差不多200萬塊錢,以老房子為基礎建了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農莊。
我是最早一批接觸網絡的,2001年就買了電腦,業餘時間就在網上看各種新聞和泡論壇,算是比較早的一批網民。
2008年我一邊上班,一邊就利用網絡拓展業務,每天加各式各樣的群,然後在裡面狂發圖片,狂發鍊接,慢慢地就有業務過來了。2012年完成農莊規模擴建後,我又流轉了100畝土地,開始農業 旅遊的模式,接待能力和經營方式得到大幅度提升。
(現在農家樂的盛況)
憑借10多年的市場營銷經驗,我對市場需求很敏銳。當其他農莊還停留在吃飯、打牌、釣魚的時候,我已經脫離了這個競争層面,開始往公司團建、戶外遊戲、團隊活動上發展。後來我又專門花錢去學了網絡營銷,搶先一步,在網上大面積宣傳,之後客流源源不斷,占據了先機。
從2012年全部辭職回鄉開農莊,到今年已經是整整10年了,也是我人生中最好的10年。在外人看來算是回鄉創業成功的,從最初的一個農家院,發展成為一個有規模的中等農莊,賺到的錢全部用于再投資,自己個人也獲得了一些社會榮譽。
在2021年我被評為長沙首批100名高級職業農民,獲得的獎勵是10000元,據說是全國第一批由ZF認定的農民身份。成了高級職業農民,拿到證書的時候不由得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話說的不就是我嘛。曾花了12年時間去擺脫農民的身份,如今又以農民的身份取得成績,人生真是妙不可言!
(獲獎啦)
其實在回農村創業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除了别人眼紅,故意為難外,還遇到過許多問題。曾經連續3年栽種西瓜都失敗,第一年大旱,第二年到了西瓜成熟期間,高溫天氣邊出太陽邊下暴雨,導緻西瓜爆裂。第三年遭遇水淹,虧的都是真金白銀。
回來的10年時間,我做過很多農産品實驗,種過的果樹品種從葡萄、猕猴桃、蟠桃、無花果、桑椹、橘子、黃桃、等等差不多20多種。因為種植觀念的不同,也和我的父輩們及種植工人發生過很多分歧,回頭來看,真正賺錢的品種可能隻有少數。後來我們總結了一下成熟期短的品種一律都是賠錢的。
如今鄉村振興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返鄉創業的朋友越來越多,加上我們在網絡上有太多的宣傳資料,最近幾年接待外地學習考察的朋友越來越多,我都會真誠地把經驗分享給别人。
(已經變成種植養殖一體的農業企業)
10年來,好多同行都因為投資農業虧損巨大。從千萬富翁到一貧如洗的人有不少,甚至還有因為債務問題跳樓的,像我們這種穩打穩紮的農業創業者成功率往往是比較高的。
對農村的熱愛,是源自骨子裡對故鄉的喜歡。但是要真的把家鄉的産業搞好,光是投資是沒有用的,需要的是更多的有理想的人回去。人是發展鄉村産業的核心基礎,畢竟在外面打拼多年的人思維模式,處事格局不一樣。
最近3年連續的疫情,确實讓我們遭遇很多困難。但是因為外部疫情的影響,鄉村旅遊成為受益的行業,很多人出不了省,隻能在周邊旅遊,所以到節假日出現爆滿的情況非常多。
(不忙的時候做下勞動)
2022年4月,長沙再一次遭遇疫情影響。從3月18日起幾乎停滞營業,就連最近的清明長假期都因為疫情選擇關門拒客,剛開始非常糾結,但是從保持疫情防控成果的角度出發,也就坦然了。疫情終究會結束的,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旅遊消費行業隻會越來越好。
不知不覺間,我已邁過了不惑之年,人到中年,方能讀懂人生真相。永遠不要向命運低頭,不要向生活妥協,逆境是人生必經之路,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才會日漸茁壯。願每一個人都能打破逆境,乘風破浪,越來越強大。
【口述:周雲】
【編輯:李家菇涼】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284位真人故事,感動了被采訪人和千萬讀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講述,或想加入我們團隊成為作者,都請私信@真實人物采訪,随時歡迎您的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