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英語:White people),或稱白色人種,指狹義的高加索人種(一般亦作西洋人、西方人或西人、洋人),是以人類膚色命名的人種名稱,一般指擁有淡色皮膚的種族或群體;或是一類擁有淡色皮膚,尤其是源自歐洲的人類群體[2],主要指西方世界的人群,有時又專指分布在澳紐與拉美的歐洲人或歐洲後裔,最狹義的時候僅指北歐人種,不過西方世界的标準是比較主觀的,不但各國認定标準不同,反而很多亞洲地區皮膚白的種族卻又不是白人,而很多非純正白種的歐洲人卻列為白人。廣義的“白人”一詞可以包含歐洲以外的西亞、北非、中亞、東亞的民族,泛指所有淺膚色人種。
社會觀念
歐洲人在18世紀前後了解到他們和印度的雅利安人存在比較近的關系,因而産生了印歐人一詞。一般認為,印歐人、閃米特人都來自于高加索人,都是白種人。事實上,猶太人、閃米特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塞爾維亞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匈牙利人、土庫曼人、哈薩克人等都不是真正的白人(亞歐混血),但多被視為白人,即使他們可能皮膚較西歐及北歐的白人更白。
一個人是不是白人在大多數白人所在地都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例如南非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于2008年裁定南非華人屬于有色人種而并非“榮譽白人”,但南非黑人貿工聯合會等黑人經濟組織卻拒絕承認華人不是白人,并要求南非政府就此項裁決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以便于将華人列入白人的地位。
淡膚色的遺傳學
人類的膚色是一種數量性狀(quantitative trait),也就是由許多基因共同決定的遺傳性狀,以外表來看,是由深色逐漸到淺色的連續性差異。許多關于膚色的基因仍未明了,目前了解較多的基因有兩個,分别是MC1R以及SLC24A5。其中SLC24A5基因依據估計,是起源于大約6000到12000年前的歐洲地區。顯示至少有一個淡色基因是在相對晚近的年代起源于歐洲[5]。非歐混血者若是擁有兩個源自歐洲的SLC24A5等位基因,那麼将會明顯比沒有此等位基因的非歐混血者更白。根據觀察,SLC24A5基因座解釋了大約25%到38%的非歐混血者在皮膚黑色素含量上的差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