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持續收看精彩内容
特約 | 玄鐵
滬綜指自從1月21日确認失守牛熊分界線250天線以來,已在熊市格局下運行逾7個月,這是對2019至2021年連漲三年牛市行情的技術性修正。
牛短熊長格局明顯加劇
滬綜指挂牌以來,經曆了31個完整年度,有十次年度漲幅逾兩成,其中自2008年以來僅出現三次,後15年裡的牛短熊長格局明顯加劇。
若以熊市谷值和牛市峰值來衡量時間周期,滬綜指牛市漲幅和長度成正比,長牛市前三分别是28個月裡累計上漲514%(2005年6月6日的998點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點)、近兩年裡上漲180%(2013年6月25日的1849點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點)、接近一年半上漲67.4%(1999年12月27日的1341點至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可見,牛市越長,漲幅越猛,泡沫越大,遭遇調控鐵拳後摔得越重。逆周期的行政幹預讓牛市周期難逾三年。
從年K線來看,滬綜指2019至2021年漲幅分别是22.3%、13.87%和4.8%,牛市長度為25個月,最大漲幅是52.9%,看似時間夠長漲幅不菲,實則牛市周期被掰成兩段。第一波是2019年1月4日2440點至2019年4月8日的3288點,三個多月裡大漲34.8%。其後滬綜指調整近11個月,最大跌幅為19.7%。可是,全球新冠疫情突發,各國同步救經濟,A股政策主導型牛市因此再度延長。
滬綜指第二波牛市自2020年3月19日2640點,漲至2021年2月18日3731點,在11個月裡上漲41.3%。其後呈中繼型下跌,跌至今年4月28日的谷值2863點,最大跌幅是23.3%,宣告牛市結束。至于2863點會否是A股新一輪牛市的起點,要看全球經濟共振式衰退的時間和強度是否超預期。
要在熊市保證本金安全
牛市難逾三年,熊市亦然。在過去31年裡,滬綜指年K線從未出現三連陰,兩連陰出現四次,自2012年以來未曾出現。第五次會否在今明兩年再現?作此判斷言之過早。
将A股“暴牛”、“悍熊”關進籠子的,是削峰平谷的政策調控之手。通常來說,政策調控的效用與超預期程度成正比,逆周期和突變性越強,股市運行變數越大。
本周,宏觀面最大的看點是央行超預期降息,新出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非對稱降息,一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低5個基點和15個基點,分别降至3.65%和4.3%。此舉将縮小商業銀行利差,銀行闆塊指數周四最低跌至1817點,3月16日創下的年内谷值1814點這一防線岌岌可危。
按照宏觀經濟鼻祖凱恩斯的觀點——“你不能推動一根繩子”——擴張性貨币政策猶如推動繩子,難以逆轉銀行惜貸和居民懼貸。況且,在全球央行加息潮中,中國降息實屬逆流而上,對實體經濟的提振效用或被海外輸入型滞脹因素削弱。滬綜指周三破位下跌1.86%,周四探底回升上漲0.97%,空頭略勝一籌,來自企業界的“過冬論”或放大了賣家的恐慌情緒。
“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曆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華為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科技界标杆華為任正非日前表态,要求公司“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轉向有質量的自救,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2022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和淨利同比分别下降5.87%和51.97%。
曆史不會簡單重複,更不能小看。萬科2018年提出“活下去”口号,如今股價較2018年年初暴跌62.5%。企業巨頭們頻頻準備過冬,對散戶來說,保住本金成為重中之重。
因市而變才是最佳策略
“股神”巴菲特曾把冒險投機比喻為“推土機前撿硬币”,直言“投資準則第一條是保住本金。第二條是莫忘第一條”。從金融心理學來看,虧損大多出于兩大謬誤:一是趨勢投資者中的熱手謬誤,相信過往成功會延續,不止盈甚至加碼押注,此舉在牛轉熊中的風險最大。二是逆向投資者中賭徒謬誤,低估牛熊轉換的滞後性和難測性,持續押注反轉,從而錯過大牛市或深陷大熊市。可見,因市而變,才是最佳策略。
當下,市場格局是存量博弈下的風格快速輪換行情,追漲殺跌最不可取。典型案例是,去年汽車芯片概念紅極一時,今年則在深滬229個風格闆塊中領跌,年内跌幅達31.58%。本周,工信部等三部門出手整治光伏行業亂象,熱門賽道股雲集的光伏闆塊抛壓出現,周三周四分别下跌3.35%和1.35%。
無論是賭場還是證交所,财富再分配的潛規則是“一賺二平七虧”,類似于衆籌式創富,一夜暴漲多有百日下跌相伴随。換個角度來看,大盤在箱體格局中,多數人盈利時,行情将見頂;多數人虧損時,行情将見底。大盤目前處于過去七年大箱體的半山腰,實屬上下兩難,短期弱市格局難改,闆塊輪動提速,賺錢效應難以持續。
同樣是押注長期停牌後複牌的超跌問題股,盈虧迥異。自5月12日起停牌的港股龍光集團周三複牌,周三和周四分别下跌51.38%和13.21%,周四收盤價較2020年年中峰值暴跌94%。
作為年内首隻恢複上市股,A股盈方微暫停上市逾兩年後,周一恢複上市,當日上漲488.44%。這種沙裡淘金之術需大運氣。今年A股市場有43家公司退市,誰能押中下一個盈方微?
(本文已刊發于8月27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