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靈活就業人員是自己承擔全部社會保險費的方式,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等社保的。近年來由于繳費基數不斷提高,很多人更希望能夠知道如何繳費更劃算?
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如果按照高基數繳費,養老金待遇會更高一些。但是究竟高多少呢?讓我們看一下靈活就業人員之前按照60%基數繳費,隻在退休前三年繳納100%的檔次,養老金會有什麼變化呢?
參加養老保險,領取的養老金待遇稱之為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等于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實際上,我們選擇的繳費檔次就是繳費指數。如果說始終按照60%的基數繳費15年的話,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6。繳費15年,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或者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說最後三年按照100%檔次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将由0.6為提升至0.68,繳費15年可以領取12.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按照100%高基數繳三年,增加的基礎養老金僅僅是0.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實際上,如果按60%的基數多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就可以多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我們選擇高基數繳費,實際上每年要多繳納40%的繳費基數産生的養老金。簡單計算,三年是120%。
由此可見,在性價比方面并不劃算。所以,如果有充足的繳費時間,高基數繳費不如長時間繳費劃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相對是非常公平的。首先個人繳費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的,60%基數和100%基數繳費,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依然是6:10。
進入個人賬戶的錢,相當于個人給自己積累養老金。萬一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餘額沒有領取完畢的話,可以由繼承人繼承。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一般是按照20%的比例繳費的,其中8%的比例計入個人賬戶,剩餘的12%進入統籌賬戶。可以說,能夠保障公平或者保本的是占40%左右。
至于剩餘60%的部分一定會虧本嗎?不一定。
比如說,目前60%基數是3600元,100%基數是6000元。每月繳費錢數會相差480元,其中進入統籌賬戶是288元,一年是3456元。三年的話,是10368元。
100%基數繳納三年,多産生的養老金待遇是0.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有關養老金待遇實際上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挂鈎的,如果未來社平工資是1萬元每月就多出60元,回本時間大約是172個月;如果社平工資是2萬元每月就多出120元,回本時間隻有86個月了。實際上,越晚退休,社平工資越高,回本時間是越來越短的。
目前,我們的人均預期壽命在不斷提高。2021年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8.2歲(十四五期間将延長一歲),相信未來很快會突破80歲的。這樣算一下,其實繳納的一些養老保險費,相對于未來領取的養老金待遇,真是很劃算的。另外,還有助于預防長壽風險,萬一長命百歲呢?
所以,按高基數繳費,養老金待遇也是很高的,這個回本時間雖然相對長一些,但如果是早些年繳費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