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9 20:57:42

前回導航

《炎宋将俠圖》楔子、目錄及繡像

《炎宋将俠圖》第一回 宋真宗臨行傳诏制 李辰妃分娩産狸貓

《炎宋将俠圖》第二回 郭總管設策易真主 寇宮人遭疑受毒打

炎宋将俠圖:狸貓換太子

汪元亨祖本,李雨堂、石玉昆演繹;

于振庭編劇,張個侬、唐熊等撰寫。

第三回

寇珠觸階李妃遇救 真宗回朝包拯出世

  話說承禦究竟曾将機謀洩漏麼?這件事編書的未曾表明,趁此拷打的當兒,且表明一下。原來劉妃的本意,是将太子換來,便要着寇珠将太子送入禦花園的池水之内,以了殘生。後來想着不妥,仍舊以無乳為名,送太子到南清宮狄後那裡撫養。這個消息,隻有郭槐、寇珠二人得知,外人一概不曉。當日寇珠捧着金漆盒入玉宸宮時,宮妃們隻道是産時應用的食品,或是珍貴用具,那宮中禦用的收生婆尤氏,又是由郭槐預先買囑好了的,所以百忙中無人察破。不料陳琳他身居宮中都堂,自從真宗出狩以後,生恐宮中有什麼岔枝兒,将來幹系非小,當時便将各事留心。也是事有湊巧。在禦花園門口恰遇見寇承禦捧着個木盒,由玉宸宮往金華宮去,行色匆促。陳琳不免動疑,當即上前阻住,說:“寇宮人,你不在玉宸宮服侍娘娘,卻住何處去呢?”大凡一個人總做不得虧心事,假使有點虛心,自然就言語支吾,神色不對了。陳琳不問則已,一問之下,那寇承禦怎能隐滿?早就将已往之事,說個明白。陳琳雖是都堂,但是此事幹系太大,當時也不敢問,隻得由他去了。不料恰巧被郭槐遠遠的瞅着,他想此事如鬧開了,将來自己的頭,一人也不夠殺。那還了得!當時夜晚無人,便入宮奏與劉妃知曉。劉妃如何不急?自然就生出嚴刑拷打寇承禦的事來了。

  當時寇承禦見劉娘娘如此拷問,知道自己說也是死,不說也是死,這件事鬧開了,将來自己也得死,遲早非死不成。想到這裡,自己抱定一個死不開口的辦法,随你怎樣問法,總給你一個不回言。劉妃此時所謂騎虎難下,隻有重重的拷打。寇珠受刑不過,隻得說:“奴婢願招。”劉妃吩咐松刑。郭槐同兩個小太監将刑具松了。寇珠緩了緩氣,立起身來,說:“娘娘在上,可憐奴婢忠心為主,受此無妄之災。今日之事,惟天可表,奴婢死而有知,定為厲鬼,以伸冤屈。”說着回轉身來,忍着痛,急向那官庭玉階之上,一頭撞去。郭槐等人,此時所謂冷不防,那裡還來得及?可憐寇承禦已是腦漿進出,死于就地了。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1

寇珠遭嚴刑拷打,觸柱而死。

  劉妃大驚,暗說:這個亂子可真正不小。便問郭槐:“你看這便怎麼處呢?”郭槐沉吟道:“娘娘不必憂慮,事已如此,不得不做,奴婢還有一計在此,不知娘娘聖見以為如何?”劉妃道;“既然有計,快快說來。”郭槐道:“如今事既鬧穿,依奴婢之意,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冷宮燒去,将寇珠屍身放在火中焚化;一則可以滅迹,二則李娘娘一死,也可永絕後患。八王爺、陳琳二人斷不能出面硬證。況且苦主已沒,他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決不緻别生岔枝兒,那時節娘娘的地位可以永保。就是奴婢,也可以免去提心吊膽。”劉妃道:“既是如此,依着你去辦罷。”郭槐領旨,同着手下小太監出宴去了。

  且說李妃自從産生狸貓,禁閉冷宮之後,心中好不難受。暗想:前生有何冤孽,竟至于此呢?哀家在冷宮受苦,萬歲将來回朝,能念前情,赦我無罪方好。萬一龍心大怒,将哀家賜死,那時豈不可痛!娘娘想到這裡,忍不住兩淚交流,衣衫盡濕。愈思愈想,愈加難受。忽然見陳琳進宮,傳八王爺之命,對于李宸妃不得無禮,心中稍覺寬慰。陳琳本想略透消息,以解娘娘之苦,但是事情重大,決非如此可以容易的事情,所以欲言又止,隻說了聲:“娘娘勿憂,萬歲回朝,将來南清官要在萬歲駕前保泰娘娘無罪的。”李妃隻點了點頭,因為産後身體虛弱,又加上傷心過度,那還有心緒多講。陳琳也不多言,悄悄出宮去了。

李妃覺得困倦,便在榻上睡去。睡至半酣,忽覺一聲風響,進來一人,望着自己行禮。定睛一看,卻是承禦寇珠。隻見他渾身血迹,滿面淚痕,跪在地下,口稱:“娘娘千歲。奴婢罪該萬死。”說着便将那狸貓換太子之事,如何劉妃定計,郭槐下手,尤氏通同作弊,自己走漏消息,如何郭槐奏本,劉妃動怒,嚴刑拷打,自己觸階而死的話,說了一番。然後又說:“娘娘大禍臨身,趕快設法逃走為是。如有遲誤,恐有性命之憂。”李妃再要問時,寇珠已是不見。隻聽得一聲怪響,霹啪之聲不絕。夢中驚醒,睜眼一看,四面通紅,隻聽得宮女呼号之聲。原來是外面失火,一時煙霧迷空。李妃知道有變,自己無法逃走,隻得将兩眼一閉,靜等火燒身上。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2

寇珠鬼魂給李妃托夢

正在危急之間,忽然來了救星。這救星你道是誰?說來話近荒唐,但是事實如此,編書的也不必代他更正。原來此時的救星乃是南海普陀山紫竹林觀音大士。這日大士身坐蓮花寶座,忽然心血來潮,掐指一算,知道是玉宸宮李妃有難,該有一番曲折。隻因他前生有一段因果,應當今世受二十年風霜之苦,須得文曲星下凡,赤足大仙登位之後,方才能夠伸冤雪恨。如今事不宜遲,随喚:“善才何在?”傍邊紅孩兒應聲:“徒弟在此,不知師父有何法旨。”大士道:“徒兒全日汴梁玉宸宮李妃有難,你去将老人帕及一切用物取來,随為師往東京去來。”善才童子答應一聲,下了蓮座,到後面取了法寶,到前面來見師父。大士同了徒兒,師徒倆出了洞府,駕起祥雲,一路往東京城而來。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3

觀音搭救李妃出火海

不多一會已到汴梁,按住雲頭,向下一望,正是郭槐在那裡放火。大士口稱:“善哉!”急将手向下一指,口中念念有詞,喚聲道:“疾!”隻見一朵蓮花登時起在李妃身上,将李妃由火光中托起,冉冉而上。大士急用老人帕向李妃頭上一罩,登時李妃變了個老媪。大士用手在李妃兩眼上一摸,将李妃兩眼迷住,變了個瞎子。吩咐:“善才童子,你送李娘娘到陳州驿草橋鎮去,如此如此,不得違誤。”紅孩兒應聲:“曉得。”在雲端裡托着李妃,駕雲往陳州去了。後文再表。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4

善财童子護送李妃到民間避難

且不言大士回山,卻先說真宗天子。自從出征之後,整整的過了十五個年頭,方才将契丹殺退。吩咐老将楊宗保仍舊鎮守三關,自己率領群臣,班師回朝。那時朝中文武知道官中之事的本來無人,八王爺因無人作證,不便硬指,況且李妃死後,其子仍是東宮太子,于國家後事,無甚出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就隐忍不言。那陳琳不過是太監,他見劉娘娘得寵,八主爺尚且不敢奏本,自己膽子再大些,也不敢多話,所以朝中無人提起。那時太子已是十五歲了,他自幼在南清宮長大,隻曉得狄後是自己的乳母,劉氏是自己的生母,哪裡能夠知道前情?隻曉得在東宮讀書,聽那文彥博、寇準二人講習經史及治平之道而已。看官,難道這件事就真個無人問起麼,那還成什麼因果?隻因無人能夠平反,自然就生出這麼一個驚天動地的一個人來了。

此人生在江南合肥縣小包村,姓包名拯,字文正。他生時,父母均受驚吓,夢見一個奎星前來投生,方才生下。且又生得面目醜陋,因此不甚喜悅。隻道他是個妖怪投胎,遂将他送到莊外山内,哺那虎狼。論起此事,說來好笑。原來包公的父親名喚包懷,母親周氏,有兩個哥子,大哥包山娶妻王氏;二哥包海,娶妻李氏。父子兄弟,均是務農為業。這包家本是合肥的富戶,所以人稱包懷員外。包懷夫妻為人平日行善,各事都肯濟困扶危。長子包山夫婦頗似父母,平日和平,生有一子,此時尚未斷乳。那包海夫妻,卻很是刁尖,為人刻薄,老夫婦以勤儉持家,小弟兄也就跟着看樣。所以這家人家也很是和睦。那日周老院君夢見一個神人,青面獠牙,一手執筆,一手持銀,向自己卧房内來,方才生下第三個兒子。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5

文曲星降世

老夫婦甚不喜悅,又被那包海夫婦說是妖精投胎,将來禍事不小,說動了心,所以就命包海送他到山澗中去哺虎。不料被包山知道,暗說:父母如何這般糊塗?好好的一個兒子,這樣的送掉,豈不可憐!便暗暗的跟在包海的後面,看他怎樣。遠遠的見兄弟将小孩抛向山澗中,回身進莊去了,方才趕向山澗,看那小孩,見他并不啼哭。四面飛來多少鳥兒,大家支開翅膀,将小孩蓋住,并無傷害他的意思。心中好生奇怪,連忙将群鳥趕開,由山澗内抱起小兒。悄悄回莊,到自己房中,與妻子說知。

唐朝演義第二十三回(炎宋将俠圖第三回)6

包山拾回包拯

王氏本來賢慧,說:“公婆如此狠心,将來如是想起,豈不是件傷心之事?橫豎我的奶多,不如撫養他長大,也是包家的骨血。”包山大喜,從此便将他撫養起來。可巧這孩子怪好,他很乖巧讨喜,并不哭泣。夫妻兩人也從不向人道及,所以也無人知曉。光陰易過,早又幾年那包拯已漸漸的長大了,誰知又生出事來。

畢竟其事如何,請看下文分解。

編者附識:狸貓換太子一事,當初唐朝《薛平貴》一書,即坊間鼓詞《太平郎》一書,亦系狸貓換太子。已由編書的在《紅鬃烈馬》内更正。與此兩事,各不相關。但本書上文所言,似乎與《七俠五義》、《萬花樓》兩書有些不同。據《七俠五義》而論,乃是郭槐受劉妃之命,買通穩婆尤氏,用狸貓換去太子,用木盒盛好,命寇承禦送往禦花園淹死太子,被陳琳撞見。寇珠不忍小主死于非命,托他送往南清宮,然後劉妃生下太子,不幸短命而死。真宗思念無嗣,八賢王奏稱有子六歲,願嗣與皇兄為後,仍舊是當年的真太子,即系後來仁宗皇帝。劉妃心疑,于是拷問承禦,并造言李妃在冷宮咒罵君王。真宗降旨,賜李妃死。其時有太監秦鳳,忠心耿耿,願替國母一死。由後宮救出李妃,送往陳州。據此而論,則當年事實,前半頗有可疑:一則八賢王如何不言,反等到六年之後,才用立嗣為名,成全宋儲?況當初宋朝皇帝,謀嗣奪位之心,甚覺鮮明。宋太宗燭影搖紅一事,已可表明系奪位之烈。這立嗣一層,真宗豈有不疑心之理?況且《宋史綱目》明明載着劉妃無出,以李妃之子為子,當時朝臣無敢言者,劉妃薨後,方有王芑奏反其事。是則《七俠五義》之說,不能作為可靠,已可斷言。後半之說,言秦鳳替死,似乎入情入理。比《萬花樓》所言郭槐火燒冷宮,仙人救出李妃,要好得許多。不重神權,打破迷信,編書的很是贊成。但是舞台上演出的劇本,卻又是如本書所言,無甚出入。本書本系依據劇本,參考各書而成,當然不能自立一說。況且照《七俠五義》而談,與《萬花樓》大不相同。書中情節,前後何能貫串一氣的呢?所以編書依據正史,旁采劇本及雜書,編成正本,以醒世人耳目。看官們,須知當年陸放翁先生有兩句詩道:“身後是非誰管得,沿村聽唱蔡中郎。”便是說漢朝蔡伯喈,被人造出一本《琵琶記》,說得天花亂墜。名伶三麻子唱掃松下書,張廣才一頭痛罵,其實蔡伯喈乃是個儒者,他對于董卓知己,尚且拊屍大哭,豈有父母餓死,忘恩負義,一緻于此之理?可知事非親見,誰能說他一定是真,一定是假!本書既稱正本,當然不能與各書雜說同調,理應要将那可以傳世的話兒,及可以貫串的情節,編排一番,恐看官們說編書的信口開河,特地證明一下。如要問編書的何故說李妃是神仙救出,卻不用那赤膽忠心替主的事迹,這個請先問那名伶常春恒,因甚編戲時,編出如此的情節。編書的既已聲明,請看官們看正傳,以接上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