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一組系列文章構成,共4篇:眼睛種種、動物的眼睛、眼睛喜歡“吃”什麼、華與華方法:看問題的三雙眼睛。前三篇屬于自然科學範疇,最後一篇進入了社會科學範疇。祝大家閱讀愉快。
眼睛種種
徐武軍(上海鍋爐廠)
盛産寶石的斯裡蘭卡近年來被稱譽為“眼睛之國”,這不是由于那裡出産的寶石象熱帶少女的眼睛一樣晶瑩明亮,而是在斯裡蘭卡有很多人願意在死後把眼睛贈給失盲者,使他們得以重見光明。
眼睛是人體所有感覺器官中結構最複雜的器官,有複雜的折光、聚焦、感光、傳導及防護結構,又有很強的辨色和觀察力.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已能為機器人制造眼睛——電子視覺器,但若要為人類自己制造一個完整的眼睛,卻無能為力.失明者要想重見光明,隻好求助于剛死亡者的眼睛了.世界上大多數的動物都有眼睛,但任何動物的眼睛都不象人眼那麼複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種種不同的眼睛吧!
因陋就簡 深厲淺揭
在有機質豐富的水溝和池塘中,一到風和日暖的時節,池水常會發綠,這綠色的水中常有許多綠眼蟲.綠眼蟲屬原生動物,整個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在這細胞的上方,有一顆紅色的眼點,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它的眼點成淺杯狀,它由胡羅ト素小顆粒埋在基質中組成,緊貼着眼點是個光感受器,光線從眼點的開口面照射到光感受器上,使綠眼蟲能辨别光線明暗。
在小溪中的石塊下,經常可以找到體質柔軟、扁平、細長的渦蟲,渦蟲屬扁形動物,它喜歡在暗處活動,避開強烈的陽光.它有一對構造非常簡単的眼睛,簡單到隻能叫做眼點.它是由一些色素細胞和許多視覺細胞組成的,隻能辨别光線的明暗,不能看清物象.由于渦蟲生活在水質肥美的溪水裡,食源豐富,因而也用不着靠眼睛來尋找食物。
分工合作與更番作主
有些動物的眼睛能進行有趣的配合,因制作“鲎試劑”而身價百倍的節肢動物——鲎(hòu)有四隻眼睛,一對是由許多小眼構成的複眼,分别位于頭胸甲的兩側,能觀察周圍物體;另一對是單眼,集中在背部的前端,隻有感光作用,用來判别方向.四隻眼睛分工合作,協調地完成觀察外界環境的功能.此外昆蟲也有類似的相互配合的單、複眼.
鸮(貓頭鷹)的兩眼不象其他鳥着生在頭部兩側,而是位于正前方.在休息時,鸮經常一隻眼睛睜着,另一隻眼睛閉着,兩眼輪流休息,交替工作.鸮這種更番作主的辦法倒是一種十分精簡的互助形式。
視而不見與目光敏銳
青蛙是兩栖動物,它有很高的視敏度(分辨物體細節的能力),無論是一掠而過的蚊子,或是憑借保護色恣意為虐的卷葉蟲都逃脫不了這個“農田衛士”的眼睛,但對一些靜止不動的害蟲卻常視而不見.它能通過調節眼球中的瞳孔大小和晶狀體的位置來觀察遠近變動的物體,但不能調節晶狀體的凸度和靈活地轉動眼球,所以對靜止物的觀察力很差。
相反,鳥類卻有精巧迅速的視力調節能力和粗大有力的動眼肌.鳥的眼睛相對大小比所有脊椎動物大,特别是鷹眼目光炯炯有神,眼球外形扁圓,适于在空中遠視地面,當鷹急如流星趕月地撲向獵物時,鷹眼不僅借睫狀肌的收縮來改變晶狀體的凸度和晶狀體與角膜間的距離,而且還能獨特地改變角膜的凸度來快速地把物象聚焦在視網膜上,把扁平的“遠視眼”一下子調整為筒狀的“近視眼”,所以無論是蹦騰跳躍的野免或是靜卧的小鹿都會成為它俯沖獵食的對象,并被它迅速抓住。
鼠視何止寸光,魚死尚不瞑目
夜深人靜,可惡的老鼠開始活動了.老鼠的眼睛又黑、又小,與貓又亮、又大的眼睛相比,顯得相形見绌(chù),“鼠目寸光”的貶詞也就順理成章地落在它的頭上了.事實上鼠目并非總是寸光,一般脊椎動物眼球内壁的視網膜上有兩種感光細胞:一種為視錐細胞,能分辨顔色,視敏度高,但适應暗處微光的能力很小;另一種為視杆細胞,不能分辨顔色,視敏度低,但有很強的适應暗處微光的能力.鼠的視網膜上隻有視杆細胞,沒有視錐細胞,所以在白天它的視力很差,在夜裡有很強的視察力,以适應老鼠日息夜出的生活習性。
老鼠的天敵是貓,而有時魚也是貓窺視的對象,它們遭到貓的捕獲後,所不同的老鼠伏罪而亡,閉目而去,魚兒無故遭殺,但死不瞑目.因為所有的硬骨魚類都沒有眼臉,所以不能閉上眼睛.
在生物演化的曆史上,眼睛經曆了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在科學的發展史上也一定會寫上由簡單到完善的人造眼睛史.
眼睛喜歡“吃”什麼?
● 鄒月蘭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保護它就是守住了“光明”,那眼睛都喜歡“吃”哪些食物呢?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因此,眼球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的參與,眼球由二十多種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并不斷地進行代謝與更新。高蛋白質的食物,一類是奶、畜肉、禽肉、蛋類、魚、蝦等動物蛋白;另一類是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類,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幹果類的植物蛋白。由于動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較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多吃一些高蛋白質食物可以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眼睛特别愛哪些食物呢?
首先,葉黃素。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ト素,它存在于眼部各種組織中,如虹膜、晶狀體、視網膜等,其中視網膜黃斑區濃度最高。它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中和藍光,主要有抑制光線、增加視覺質量和輔助神經傳導的作用。葉黃素一般存在于深綠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菠菜、芥藍菜、油菜、綠花椰、甘藍、南瓜等。
其次,蝦青素。蝦青素是一種類胡蘿ト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強抗氧化能力,所以能預防和緩解明顯存在氧化損傷機制的白内障和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它還能增加視網膜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提高視敏度,緩解視疲勞等,并能對因慢性高眼壓造成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及視神經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蝦青素主要存在于蝦、蟹、鲑魚、藻類等海洋生物中。
第三, DHA 。 DHA 是維持神經細胞生長的主要成分,在視網膜光感受器發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感光體外節段膜盤中的核心結構成分,參與光傳導和視紫紅質再生。 DHA 主要存在于藻類、鳗魚、沙丁魚、鲑魚等食物中。
第四,花青素。花青素可促進視網膜視杆細胞中的視紫質生長,從而維持視網膜的結構和功能,增加對光的感受度,可改善夜間視覺,并增強微血管彈性和改善眼部循環,并且花青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花青素主要存在于蔓越莓、蘋果、葡萄、藍莓、茄子、櫻桃等食物中。
第五,維生素 A 。維生素 A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包括A1及A2。A1即視黃醇; A2即3﹣脫氫視黃醇,其生理活性為維生素A1的40%。維生素A可促進視力和黏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種生理功能。缺乏維生素 A時表現為暗适應能力減退,從而形成夜盲症。由于表皮和黏膜上皮細胞幹燥、脫屑、過度角化、淚腺分泌減少,從而發生幹眼病,重者會角膜軟化、穿孔而失明。含維生素 A 多的食物有禽、畜肝髒,蛋黃,奶粉等,胡蘿蔔素在小腸黏膜内也可變為維生素A,紅黃色及深綠色蔬菜、水果中含胡蘿蔔素也較多。
第六,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多羟基化合物。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要高出30倍。随着年齡的增長,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晶狀體營養不良,久而久之會引起晶狀體變性。此外,維生素C還能減弱光線的氧化作用對晶狀體的損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一般膳食來源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新鮮蔬菜、水果中,比如西紅柿、菜花、柿子椒、深色葉菜、苦瓜、柑橘、柚子、蘋果、葡萄、猕猴桃、鮮棗等均富含維生素C。
第七, B 族維生素。 B 族維生素是一類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 B 族維生素是參與包括視神經在内的神經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并有保護眼睑、結膜、球結膜和角膜等作用。在B族維生素缺乏或不足時,易使眼睛幹澀、球結膜充血、眼睑發炎、畏光、視力模糊、視力疲勞,甚至發生視神經炎症。含維生素 B類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花生、豆類、小米、動物内髒、肉類、蛋類、魚類、米糠等,番茄、橘子、香蕉、葡萄、梨、核桃、栗子、猕猴桃等。另外,也可多吃燕麥、玉米等粗糧。
第八,微量元素。
(1)鋅會影響維生素A的運轉,缺乏鋅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視紫質合成障礙,暗适應減弱。鋅還能增加視覺神經的敏感度,鋅攝入不足時,錐狀細胞的視色素合成就會出現障礙,從而影響辨色功能。一般食物中牡蛎含鋅量最高,其次肝、奶酪、花生等也是鋅的主要來源。
(2)镉不足時會影響胰島素調節功能,會使血糖升高造成眼球晶狀體房水滲透壓上升,從而屈光度改變。一般食物中牛肉、粗面粉、蘑菇、葡萄等含镉量較高。
(3)硒參與眼球肌肉和瞳孔的活動,是維持視力
的一種重要元素。一般含硒較多的食物有魚、家禽、大白菜、蘿ト、蒜苗等。
(4)钼是眼睛虹膜的重要營養成分。钼不足時,會影響胰島素調節功能而使血糖升高,造成眼球晶狀體房水滲透壓上升、屈光度增加而導緻近視。含钼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糙米、牛肉、葡萄和蔬菜等。
(5)鈣和磷缺乏易發生視神經疲勞、注意力分散,容易引起和加重各種眼科疾病。含鈣和磷豐富的食物主要有乳品、豆類、新鮮蔬菜和魚、蝦、蟹等。
《愛上你的眼》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組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責任編輯:鄭冰清
定價:48.00元
華與華方法:看問題的三雙眼睛
華杉:我們常說的“三現主義”,包括“三現兩原”。
“現場、現物、現實”,到現場看那裡的現物,看到在那裡發生的現實。
“原理、原則”,找到事物發生的原理,制定解決問題的原則。
首先,到現場要求你要有鷹的眼睛,看到全局。
第二,是有兔子的眼睛,蹲下來看到細節、看到局部、看到角角落落。
第三,你要有樹木的眼睛,一棵樹在那是永遠不動,看到時間軸上的事物的發展變化。
對你看到的每一個東西,進行改善,到現場就能看到問題了,看到問題馬上就要改善。
坐在辦公室裡想解決方案,不如去現場看問題。如果看不清問題,就打掃衛生,用手去觸摸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一個360度的現場。你就可能會發現,沙發有衛生死角,滅火器快過期了。
“道學術”中,其實“術”最高大上。隻有在行動中,才能找到“道”,坐而論道是不現實的。
華與華的方法,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始終服務于最終目的,随時回到常識思考,靠你的常識、靠你的目的。
我們很多客戶在溝通時會說,“以前我們就是這麼幹的”,後來卻因各種原因改變了。我覺得這就是王陽明說的“緻良知”。
結束語:
科學尚未普及,媒體還需努力。感謝閱讀,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