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胎壓不正常調整後怎麼恢複?
有的輪胎看上去很癟,你拿胎壓計一測,它其實是沒有問題的;有的輪胎看着好像很堅挺,其實已經漏氣漏沒掉了。
就好比:實心的海綿你輕輕一壓也會變形,對吧?鋼管雖然是空心的,你用力按下去,它不會有什麼變化的,除了手痛以外,對吧?
輪胎形變幅度與胎壓的關聯首先,胎壓确實會直接影響輪胎的形變幅度的,就好比是氣球,你吹的氣越多,它就膨脹得越大嘛。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胎壓達到一定數值之後,胎壓的變化對輪胎形變幅度的影響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就好比:你吹氣球嘛,你往氣球裡面「呼呼呼呼」吹氣的時候,你看它越來越大,脹到差不多了,你再多吹兩口,其實不太明顯了,不太看得出來了。
燕山大學有碩士論文,《汽車輪胎滾動半徑試驗研究》上面講。
在載荷一定的情況下,它做了個不同胎壓下對同一輪胎的下沉量的測試,就是形變幅度試驗。
當胎壓1bar(就是:1公斤),即:輪胎顯著失壓的時候下沉量為18.04mm,變形比較明顯的,就癟在那邊了。
2bar、2.5bar、3bar的胎壓,分别下沉量是6.12mm 、2.96mm、0.84mm。
不用記數字,就是:差值越來越小,肉眼分辨起來就相對比較困難了。
你看,你打了1公斤(1bar)的時候,很明顯癟在那邊;2公斤、2.50公斤、3.0公斤,你看看都是差不多了。
太平洋汽車網也曾經對不同胎壓下輪胎的形變量做了個實驗,結果顯示:2.0bar到3.0bar的胎壓範圍内,輪胎的變化,眼看、腳踹都是不明顯的。
老師傅不是「叭叭叭」踢踢看,有沒有氣?這個輪胎腳感好不好?
2.0bar到3.0bar,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用了。
當胎壓低于1.3bar的時候才能顯著地目測,眼睛看出來輪胎的變形,也就是我們土話說的“輪胎癟掉了”。
根據試驗結論,雖然胎壓不足确實會讓輪胎變癟,但是輪胎形變不明顯的時候,還是很難靠目測來準确地判斷胎壓的,還是要借助胎壓計來測量。
輪胎形變幅度與胎壁剛度和承重有關另外,除了胎壓,輪胎胎壁的剛度和承受的載重,也會影響胎壁的形變幅度。
有的輪胎看上去很癟,但也不一定就是胎壓不足,而是胎壁的剛度比較小,或者說是承受的重量比較大。
但是隻要胎壓在标準範圍内,是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的,是看胎壓的,不是看形狀的。
家用車輪胎胎壁剛度小,顯得癟一般來講,家用車的輪胎它是更注重舒适性的,胎壁彈性是比較好的,剛度也比較小,有些在标準胎壓下有可能就有看起來被壓癟的感覺。
你想想嘛:乳膠床墊是不是更柔軟?還有彈性?你人躺下去,不是慢慢地就陷下去了嘛,它其實比一般的床墊更舒服,是不是?
不會說,你躺着躺着,從這個床墊穿透了,掉下去了,對吧?不太會的。
家用車的輪胎通常看上去是更“胖”一點、更“厚”一點,也就是扁平比是更高一點的。
比如說:同樣匹配18寸輪毂,胎寬235mm的輪胎,奧迪Q5原廠輪胎的扁平比60%,性能小鋼炮福特福克斯ST的輪胎扁平比隻有40%了。
期刊《黑龍江科技信息》有論文,《談汽車行駛平順性的評價分析》上面講:50%扁平比的輪胎,側偏剛度會比80%的扁平比輪胎高70%。
也就是說,大多數家用車用的胎叫做“胖胎”,胎壁剛度相對比較低,就顯得癟。
防爆胎功能特殊,胎壁硬,不容易顯得癟相反,一些豪華品牌的車型,原廠配備了缺氣保用胎,土話就叫“防爆胎”嘛。
比如說:2020款寶馬3系、凱迪拉克CT4這種輪胎,胎壁的剛度就要大很多了,即使胎壓不足,也很難被壓癟,看起來甚至像沒事一樣。
期刊《輪胎工業》上面有論文,《自體支撐型缺氣保用輪胎成型工藝探讨》上面講。
和普通輪胎比的話,缺氣保用輪胎胎側部位厚度和強度是更大的。
普利司通官網我們去查了一下,有個介紹的。
采用RFT(可缺氣行駛技術)的防爆胎,即使輪胎被紮破,側壁增強橡膠仍然能夠支撐車身的重量。就是:沒氣也能開。
多數家用車車頭重量大,前輪會顯得更癟我們最後再來講一個,很多朋友其實有觀察到:胎壓正常的4個輪胎,前輪通常看上去比後輪癟一點的。
因為大多數車子,家用車的車頭是有發動機的,發動機不是放在後面的,車頭有重量的,就更重嘛。
吉林大學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汽車構造》上面有講過。
按照發動機的位置及驅動形式分類,汽車可以分為:前置前驅、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後置後驅等等多種形式,但是前置前驅是現在大多數轎車盛行的布置形式。
家用車基本上都是發動機在前面,驅動輪也在前面。動力總成、傳動系統各種東西都在車頭,那前輪的承重量就會更大嘛。
北京有機動車檢驗機構測試了一下福特福克斯。
它前後軸配重比大概是前面是60、後面是40。其中前軸的載重是872kg,後軸載重是565kg,前後整整相差307kg,600多斤。
600多斤什麼概念?4、5個成年人的重量了,對不對?
胎壓過高會影響輪胎性能和壽命如果看到輪胎癟癟的,盲目地就「叭叭叭叭叭」把氣打進去,打到它鼓起來為止,有可能胎壓就超過标準值了,非但解決不了輪胎癟的問題,反而有可能會有壞處。
就好比:廚師燒菜,适量放點鹽,大家覺得鮮、好吃,是吧?「呱呱呱呱」放了個4、5大桶進去,沒法吃,還要中毒了。
武漢理工大學有碩士論文,《汽車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的設計》當中講到。
輪胎氣壓過高,磨損會加劇,行駛平順性變差,回正的操作性能降低,行駛中遇到障礙物的沖擊,也更容易發生輪胎破裂。
很好理解的嘛,就是一個氣球,你把它氣吹得很足的時候,搞個牙簽輕輕「啪」一戳 ,「biang」一聲就直接破掉了嘛。
那麼我到底打氣打多少呢?胎壓的标準值,以車廠推薦為準,手冊、車身銘牌上都是找得到的。
大多數我們用的家用車通常是在2.3到2.5bar之間,老師傅土話叫“公斤”。
盲目打氣,可能會對輪胎有損害總得來講,輪胎看上去有點癟未必是胎壓沒打足,也有可能隻是心理作用,隻要胎壓計測出來的胎壓是正常的,你就不用去管它。
如果說,輪胎看上去非常癟,癟了就打氣,有可能還不如别幹這事兒,這個是得不償失的。
胎壓監測,自己加裝哪種好胎壓計不是人人都有的,我難道看看有點癟,還專門找個維修廠?“「诶」師傅!”排隊排了10台車,“你給我「嗞」測一下。”非常非常麻煩的,對不對?
市面上也有得買的,自己加裝的胎壓監測器,對不對?有内置的、外置的,哪種更好用?自己裝怎麼裝?有視頻、有論文,都給你弄好了。
包括:輪胎長時間不充氣會出現什麼問題?我多久充一次會比較好?關于輪胎相關的各種問題我都給你準備下來了。
關鍵詞:輪胎
想知道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輪胎」就可以了。
我再考考你:一個輪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輪胎」,「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