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9:28:52

有人說,對于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暢想,都可能是砸在牛頓頭上的那顆蘋果。

的确,人工智能60餘年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一次次想象中,跨越了算法、算力、數據的瓶頸,撞開了一個個未知世界。

四年前,在全球紛紛争奪人工智能的關口,上海也立了一個flag: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是年,上海代表中國向全球人工智能學術界、企業界大佬們發出邀請:我們一起來把這波浪潮掀起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由此在黃浦江畔誕生。

第一年,大會更多的是向社會傳遞究竟什麼是AI,它能幹些啥?帶有普及人工智能的味道。對于第一次人工智能大會的熱潮,上海市經信委的一位參與者記憶猶新,全城都在議論,徐彙西岸的那幾個“白色大罐”,每天裝滿着來自全國各地的好奇者,“有票嗎,有票嗎?”托他要票的電話,都快打爆了。

時至今日,AI已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水樓台,上海也吸引着一批批國内外富有激情的AI創業者紮根落地,有人說這裡已經成了全國人工智能第一城。不論是不是第一城,上海确實在人工智能的催動中,悄然改變。

孕育底氣

7月10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畫上句号。

作為全球AI行業的風向标,今年大會給世界、給上海留下了哪些回響,未來AI又将走向何方?三天的盛會,通過上千位來自國内外“最強大腦”的智慧分享,交通銀行“惠民就醫”、華為“盤古”大模型、商湯自動駕駛導覽小巴等數百項AI應用,令人振奮,一幅人工智能世界共治共享的新藍圖正在開啟。

于上海而言,這次大會可以說是一次全新征程的開始。正如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所言,上海将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進一步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發揮引領變革的“頭雁效應”,打造充滿活力的産業生态,形成“敏捷治理”的制度供給,以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

新出發,離不開四年的大會積澱。

四年,來自全球的“最強大腦”不但在上海為世界發聲,更為上海集聚了人氣、積攢了人脈。一批批耳熟能詳的“外來戶”挂上了上海戶口。譬如,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巨頭商湯,就是在大會上宣布落戶上海,并在上海中環造下一艘航空母艦(商湯中國總部大樓),俨然成為魔都不容錯過的一道風景,而在風景背後,商湯正布着一盤更大的棋局,臨港的一座世界級超級算力中心正在加速投建。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1

位于漕河泾的商湯科技大廈宛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迎接AI發展的新時代

也有因會而生的企業。譬如,長期在AI領域摸爬滾打的張文,與一直尋找機會的國内頂級GPU架構師洪洲,在2019年人工智能大會不期而遇。兩人惺惺相惜,一拍即合,當年即在上海成立壁仞科技,專攻AI芯片。“壁仞”這個有點硬核的名字,取自武夷山高聳岩石上的“壁立萬仞”石刻,寓意堅韌不拔,成立不到兩年,它就以融資超過47億元的戰績,刷新了該領域的融資速度。

像商湯和壁仞這樣的例子,在上海人工智能圈似乎是美談,但卻不是孤例。

可以說,四年的大會為上海的轉型發展種下了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從另一個層面,也給上海今年初擘畫的城市數字化整體轉型埋下了伏筆。

細心的與會者可以發現,今年大會核心主線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由以人為中心的城市視角展開,城市的生産、生活、秩序需要也構成了大會開幕式經濟、生活、治理三大内容闆塊。這與上海打造國際數字之都,推進城市經濟、生活、治理領域數字化轉型的立意不謀而合。

複旦大學智慧城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錢學勝,長期跟蹤人工智能,見識過不少地方的類似論壇或峰會。但能夠将大會主題立意植根于上海這座城市的現實土壤,在他看來,是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核心靈魂所在。這似乎也造就了這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與其他兄弟省市組織的以學術、技術、産業等話題為焦點的類似活動的根本區别,也是上海不一樣的底氣。

見慣了大場面的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發出感慨,能夠如此重視AI的社會價值,讓他感覺上海的這場盛會不一般,“技術隻有服務于人、服務于社會,産生更多正向價值和貢獻,才真正有意義。”

我們發現,大會期間上海的“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在不少論壇被頻頻提及,被不少與會者視為聚焦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關系的重要标杆。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上海“兩張網”成為嘉賓熱議的話題

有人說,用人工智能賦能城市治理,正是上海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體現。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對上海城市治理不吝稱贊。在他看來,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牽引将為政府治理更高效、人民生活更美好、經濟發展更創新注入全新動力。由此,他提出在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拓展開發上,上海相關企業、人員應更大程度展開想象的翅膀,要把人民城市的理念真正落實到一座城市的每一條小馬路、每一個小弄堂、每一個小角落。

其實,城市人群的生産生活需要也同時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大量應用場景。城市的産業彙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工智能産業繁榮,催生更深層的需求發現和更多元的模式創新,故而各方形成彼此促進的正向循環。

就像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所說,人工智能與城市數字化轉型相輔相成、相互融通,人工智能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可以成就城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反過來給人工智能提供了最佳試驗場。四年來,上海已經累計開放3批58個應用場景,對接全球280餘個企業、500餘個解決方案,在全國走出了一條“以應用促産業、以産業帶應用”的AI發展新路子,而這條路對當前上海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意義不言而喻。

為AI定向

站上海,觀天下。

世界人工智能之所以影響力持續進階,源自于其對全球AI未來的思考,展望的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

今年,不少難得一見的身影出現在大會屏幕上。

大洋彼岸,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兼國務卿基辛格通過視頻連線闡明了他對AI的認知。包括量子理論在内,并沒有觸及人工智能正在探索的極限,AI是人類進化史上一次重要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領先國家絕不能謀求壟斷,必須建造開放的系統、支持穩定性,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3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兼國務卿基辛格在開幕式上發表對于人工智能的見解

這樣理性的聲音,在大會上得到一緻響應。

美國Sornay顧問及投資公司董事長喬舒亞·雷默在和前微軟執行副總裁、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對話時,贊賞基辛格對和平的追求,也對他的觀點進一步做了延展:“最重要的是良好的溝通,技術是一種工具,有交流才可以到更好的未來。”沈向洋則提到:“我們可能是第一代會和AI應用共存的人類,我們必須要在AI使用上達成全球共識。”

尤其是當前人類面臨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諸多共同威脅,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隻有通過國際合作,共享資源共同發展,方能繼續享用先進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成果,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和諧的國際社會。”通商中國新加坡主席李奕賢如是說。

對于某些一意孤行的國家來說,這樣的聲音應該入耳入心了。

另一個全球面臨的問題,也在這場盛會上有了一些答案。就像硬币的兩面,AI給衆多傳統行業帶來新機遇,但也因其“黑箱子”式的模式帶來隐私洩露、算法偏見、技術不可控等問題。

如何讓AI變得更加可信?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面對人工智能引發的全球信任焦慮,發展可信人工智能正在達成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倫理特設專家組專家曾毅說的很尖銳,研究可信人工智能現在僅是一個起點;同時,可信人工智能絕對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在構建人工智能模型服務于全人類時,文化之間的互信最終會影響可信人工智能部署到全球以及全球化發展。

一份由華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20餘家單位發起的《促進可信人工智能發展倡議》,給出了“中國方案”。之所以在這裡發布,發起單位們深知曆經四年沉澱的大會影響力。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4

可信AI倡議為促進社會對可信AI的理解和重視,挖掘人工智能的産業和社會價值指明了方向

據統計,包括全國首份可信AI白皮書、白玉蘭開放數據許可協議等在内,這次大會上共發布了26份報告和倡議,這在中國哪怕全球任何一場大會都很罕見,凝聚起AI在法治、安全、治理上的全球共識。

面對時下的熱點,碳達峰碳中和與人工智能的關系,專家們也首選這裡進行了開放性探讨,并給出判斷:未來三到五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實現的系統工程中,人工智能将發揮無與倫比的作用。

未來圖景

與各類大咖發言一樣精彩的,還有大會的線下展覽。

閉幕當天停止入場時,仍有一些“發燒友”冒雨前來。的确,能夠集聚起300餘家海内外重磅AI企業,這樣的觀展機會實在不多。

為了能夠讓線下展回歸,主辦方可謂“費盡心機”,參會的所有媒體小夥伴,都要拿着核酸報告方能領證,一道道關卡查驗有條不紊,屬實讓上海的精細化管理又露臉了。

不過,如果能夠進到展館一睹黑科技帶來的震撼,你可能不會為之前的各種手續心煩了。從思元100雲端推理芯片等“量産一代”,到天數智芯7納米通用并行圖形處理器的“點亮一代”,一顆顆人工智能芯片如同星光彙聚,讓我們看到中國芯片的追趕與超越。從業界首個千億參數中文大模型華為盤古NLP,到中科院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AutoX的全無人駕駛RoboTaxi,十大鎮館之寶,傳遞着AI的智慧魅力。

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的世博展覽館内的AI應用展人頭攢動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已經悄然融入當今世界,為治理、制造、生活等領域賦能,成為數字化轉型浪潮中的澎湃動能,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就是一面鏡子。

以會引才,以會聚産,上海做足了功夫,可以說把人工智能大會平台的功效發揮到極緻。

四屆大會以來,上海人工智能産業規模持續擴大,規上産業的規模已經超過2200億元。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白玉蘭開源開放研究院等20餘個創新平台揭牌運作;創新生态持續改善,人工智能“上海方案”獲批實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創新應用先導區蹄疾步穩。

就像上海對外宣稱的那樣,在上海、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隻要有志于創新創業的AI玩家,就能找得到夥伴、找得到數據、找得到資金、找得到平台、找得到場景,上海會讓你擁有實現價值的機會,獲得成功的可能。如果,你是那個他,不妨趕緊來試試,錯過了這波風口,你距離成功可能又要差幾年了。

你看,你仰慕的那些企業們又在用腳投票了。就在今年的閉幕式上,又一批重大項目搶着落地上海。來自AI創新生态、AI智慧交通、AI生命健康、AI機器人等四條賽道的華為、百度、開源中國等26個重大産業集中簽約。據說,去年大會以來,上海人工智能累計簽約了155個項目,總投資達1107億元,縱觀全國,這一數據可謂遙遙領先。

上海也努力用行動證明,他們的選擇不會錯。

繼發布構建人工智能一流創新生态行動等方案後,上海持續為AI企業創造條件。為了讓大佬們充滿信心,新項目的簽約者們,在大會上見證了一系列重磅文件的發布——推動經濟數字化和生活數字化轉型兩個重磅火熱出爐,聚焦便捷就醫少等待、為老服務一鍵通、快捷停車助通暢等的11個城市生活數字化轉型标杆應用場景同時發榜。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創新行動、推進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标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同步出台,就是讓你對上海“愛愛愛”,讓你每時每刻充滿靠近她的沖動。

分管人工智能産業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在閉幕會上表示,全面開啟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上海,将把人工智能作為重要驅動力,持續打造更加融通的開放生态、更加活躍的創新集群、更加泛在的超級場景、更加安全的敏捷治理。

你說,這樣的機會能錯過嗎?

欄目主編:劉锟 文字編輯:劉锟 題圖來源:海沙爾

來源:作者:劉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