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對交響樂感不感興趣,你都一定聽過《歡樂頌》。
輕快的吟唱,動聽的旋律,《歡樂頌》具有治愈人心的神奇力量。
也許你知道,《歡樂頌》是由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而作。不過也許你并不知道,《歡樂頌》是享譽中外的交響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最終章的其中一個段落。
更鮮為人知的是,創作《貝九》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瀕臨失聰。
這部馳名中外的音樂巨著耗時十多年,問世三年後,貝多芬就因病離世,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殘章。
在貝多芬一生的創作中,《第九交響曲》被公認為是他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憑借一個多小時的恢弘樂章,豔驚四座,一舉成名。
許多業内人士,都給予它超高的評價。它擴大了交響樂的規模和範圍,超出了當時的體裁和規範,變成由交響樂隊、合唱隊和獨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壯麗頌歌。
如果說,《命運交響曲》展示了人類不畏命運壓迫的鬥争精神,那麼《第九交響曲》就是貝多芬一個人的生命史詩。
四個樂章,有如四段人生。
第一樂章,嚴肅宏大,仿佛與生命艱難地抗争。
第二樂章,明朗振奮,似乎就要撥雲見日。
第三樂章,甯靜安詳,那是激戰過後,幸存的人對于世界的哲思。
第四樂章,平緩歡樂,最終章。經曆過磨難與鬥争,屈辱與頑抗,到此時,過往種種皆成雲煙。
猶如一位老者,看破天命,原諒衆生。而後,《歡樂頌》合唱悠悠,天光穿雲而過,照亮大地,溫暖人心。
一曲終了,恍若一生。這是貝多芬融入骨血裡的剛強與柔軟。
他一生不曾體會幸福,卻對它懷有熱烈的渴望。
在音樂強大的感染力下,他的精神得以舉世不朽。
也許隻有了解了貝多芬,才能真正聽懂《貝九》,聽懂其中湧動的苦澀、不甘,堅守,與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