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産業園區優化發展規劃

産業園區優化發展規劃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07 20:58:11

來源:科技日報

産業園區優化發展規劃(三大産業為抓手)1

西部雲基地數據中心,就建在中衛工業園區。 受訪者供圖

14家

截至目前,中衛工業園區共培養高新技術企業14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自治區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自治區級科技型企業16家;建立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5家,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9家,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6家。

提起甯夏中衛市的靓麗名片,很多人想到的除了沙坡頭,便是雲計算。

2014年,由賽伯樂投資集團投資62.8億元的西部雲基地數據中心在中衛市破土動工,這标志着甯夏建設雲計算産業發展高地、打造國家戰略數據安全儲備基地邁出重要一步。

西部雲基地數據中心,就建在中衛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

為實現“工業強市”戰略目标,2008年,中衛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北部的荒山荒漠上規劃建設了這家集工業發展、生态綠化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工業園區。

中衛市位于甯夏中西部,萬古奔騰的黃河在沙坡頭與騰格裡沙漠相互依偎。如此多樣化的地貌,曾經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如今卻成為打造多個産業發展的優勢。

要轉型發展,更要綠色發展。多年來,園區循着這樣的理念,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高新技術産業駛入快車道,助推當地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西部城市高質量逆襲之路。

轉型:園區高質量發展走出“先手棋”

“我們有信心把甯夏中衛市打造成中國的‘鳳凰城’,搭建世界級數據中心集群。”亞馬遜雲服務全球副總裁、中國區執行董事容永康曾公開表示。

此前,其曆時一年在全國各地考察選址,最終敲定中衛市。

這個小城,憑什麼?

首要因素是其地理位置。中衛市位于我國陸地幾何中心區域,是數據光纖網絡覆蓋全國的最優路徑選擇點,也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數據郊區”。

另外,這裡地質構造穩定、土地資源豐富、電力條件優渥;年平均氣溫比數據中心産業發達城市低30%左右,且溫差較大,空氣質量佳,依靠新技術為數據中心節能減排,能夠較大幅度地減少電能消耗。

面對城市轉型需求,綜合考慮資源禀賦,中衛市決定引進雲計算産業。園區力挺該産業發展。

西部雲基地A3地塊,甯夏譽成雲創數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譽成雲創)的機房裡,伴随着細密的電流聲,一排排黑色機櫃上指示燈閃爍。在世界雲計算龍頭企業亞馬遜AWS的帶動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奇虎360、浪潮、美團等多家雲計算及配套企業的服務器在這裡運維。

譽成雲創是中冶美利雲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利雲)增資12億元收購的雲基礎設施投資公司,而美利雲的前身,是當地一家造紙龍頭企業。

雲計算隻是園區為高質量發展走出“先手棋”的一個縮影。

“我們堅決執行市委、市政府關于工業經濟‘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相關決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開展先行先試,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董興華說。

截至目前,園區共培養高新技術企業14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自治區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自治區級科技型企業16家;建立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5家,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9家,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6家。

2020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産值226.16億元,實現利潤14.23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9.1億元,在崗職工人數1.3萬人。

“我們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園區、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自治區優秀工業園區、全區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等。這是園區轉型最好的勳章。”董興華表示。

創新:高新技術産業呈井噴式增長态勢

轉型過程必然經曆陣痛,科技創新便是強有力的“催産針”。

甯夏潤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夏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餘豹對此深有體會。2013年底,潤夏公司在新項目即将投産之際,由于配套項目未能如期落地,三分之二的産能無處釋放,企業陷入生存危機。到了2017年,虧損資金已達8650萬元。

“科技局專門到公司了解情況,認為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不成系統,應盡快優化工藝流程,加速成果轉化。”餘豹說。

潤夏公司設立了硝酸節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先後完成近百項研發及技改項目,成功申請專利20項,産品品質及能耗指标均處于國内領先水平。

自2017年起,潤夏公司生産經營窘境逐漸扭轉。2020年,其在西北硝酸市場穩居首位,盈利額達2305.94萬元。

潤夏公司的成本優勢也讓下遊看到了希望。“我們在産業鍊的下端成功引進3家硝酸企業落戶。投産後,公司将實現原料、産品不出園區,就地消化。”

園區企業通過創新驅動将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的例子很多。

矽料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如何将其成本控制到最低,探索并擴大顆粒矽料用量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今年一季度結束時,甯夏協鑫晶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公司顆粒矽在技改大尺寸熱場中試驗成功,站在了行業前沿。伴随着石英砂、水冷屏改造等項目的改進,企業生産成本大大降低,為奪取首季開門紅奠定了重要基礎。

企業向内發掘潛力離不開科技管理部門的引導和支持。

“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二是強化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衛市科技局局長雍平華說。

通過實施“政策拉動、服務推動、項目驅動、典型帶動、市縣聯動”的組合拳,中衛市科技型企業呈井噴式增長态勢。

與此同時,該局積極争取資金支持企業發展。中衛市财政支持資金360萬元對從未獲得過科技項目的12家規上企業的12個科研項目進行支持;園區成為全國第三批科技資源支撐型特色載體高新區,三年最高可獲得支持資金5000萬元。

協同:布局“一園三片”整體發展規劃

13年來,園區不斷成長,已形成三大支柱産業——以亞馬遜雲服務AWS和三大運營商為主的雲計算和大數據産業;以中化循環産業園、利安隆新材料公司為主的化工新材料産業;以保利協鑫、甯鋼集團為主的冶金和新能源産業。

去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交出了漂亮答卷:完成投資13.01億元,R&D經費1.96億元,同比上漲7.86%;高新技術産值47.81億元,同比上漲15.5%。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下一步,園區将繼續以産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目标,培育以雲計算、冶金、精細化工為主導,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為特色的高新技術産業集群。

“我們将通過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平台、深化科技創新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服務園區企業自主創新。”董興華說。

他特别強調,要着力發揮園區在引領創新驅動發展、聚集高新技術産業和科技成果産業化落地中的重要作用。

翻閱園區總體規劃(2019—2035),一幅“智慧雲天,産業綠洲”的發展圖景徐徐展開。

東部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片、中部精工制造發展片、西部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發展片,形成“一園三片”的整體發展布局。在規劃期末,将園區打造為以循環經濟為特色、高新産業為引領、高效服務協同的“中國循環經濟示範區、西部智能制造創新區、中衛新興經濟策源區”。

科技支撐亦将加碼。

2021年,中衛市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帶兩廊”規劃、“雲天中衛”、六大主導産業,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多領域互動、多要素聯動的創新生态體系。

雍平華透露,力争今年全市R&D投入強度達到1.5%,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培育建設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5家。

“創新生态很好,我們對未來有信心。”譽成雲創運維總監李輝說。

在大衆創新、綠色發展及東西部協作等政策的驅動下,園區将擁抱新的明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