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還有很多關鍵技術需要攻克!
第一個技術難點就是電池的密度問題,我們都知道電池技術越高,意味着單位電量越充足,汽車的行駛距離就會越遠。顯然現在的電池技術還需要完善,大部分電動汽車宣傳的幾百公裡的工況距離,那都是在特定條件下的,而正常使用中,是不可能有這麼理想的條件的。城市經常遇到的堵車,冬天和夏天使用空調,都會讓行駛距離急劇下降,所以電池技術需要提高。
第二個需要攻克的,就是電池的壽命問題,開過汽車的都知道,車上的電瓶也就能使用三四年左右,而電動汽車更加頻繁的使用電瓶,那個電池壽命更加堪憂,而且電池老化也會讓汽車行駛距離降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雖說電費比油費便宜,但算上一年更換一次全車電池,這個成本顯然比汽油車更高。
這兩個技術,可以說制約着電動車的發展,從現實來看,目前大部分老牌汽車廠商都沒有全力投入電動車市場,他們頂多是開發了混合動力。一個新技術的發展,是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和大量時間去投入的,相信這些廠商早就投入了研究開發了,隻是技術遠未成熟。
所以現在的電動車市場上,多是一些沒造過車的人在做,而且很多人純粹是為了套錢。從主要汽車品牌的表現也能看出,說明了電動車在現階段,與汽油柴油車的差距依然非常巨大,甚至都算不上威脅,在短期内很難徹底占領市場。
當然,随着電池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未來的汽車肯定是能源更加清潔、行駛距離更長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現階段來說,很難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起碼電動車還遠未成熟,在可預見的将來,10年時間是需要的。
再說到國内,現階段除了蔚來外,其他的都已經陷入絕境,蔚來的現狀也不算好。電動車在國内,起碼需要10~15年,或許能夠成為市場主力!但那時候會出現什麼新技術,又不是我們能夠預見的了。
我個人覺得氫燃料汽車更可能是未來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趨勢,總有一天會替代燃油汽車,這是沒有什麼争議的。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有兩種: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
一、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問題:續航裡程短、充電速度慢、充電樁少以及電池穩定性差。電池穩定性、安全性、性能是核心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汽車的使用價值。
還有,雖然電車屬于新能源,但是其實電池生産過程所産生的污染物還是很多的,
并且電池的回收問題也會随着保有量的增大而漸漸暴露出來。為了保護環境,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氫燃料汽車已經實現了量産(豐田、現代),說實話個人覺得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無污染,排放物就是水。日本最大的制氫工廠位于福島,制氫技術是水電解,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電力則來自太陽能發電。
主要現在要考慮把制氫成本降下去,還有就是幾乎所有氫能源的專利都被日本申請了,這個還要看後續發展情況如何。
目前氫燃料汽車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加氫站"不夠普及,氫燃料制取過程如何更環保。
氫能源絕對是未來的趨勢,但電動車來得更快、更近。未來5-10年電動車應該能普及,你想想一下,如果未來5-10年電動車充一次電可以跑500公裡以上,且充電或者換電瓶能在10分鐘以内解決,電動車使用成本是燃油車的十分之一。你會選擇電動車嗎?答案不用多說吧。而随着技術發展,未來幾十上百年,氫能源和核能源肯定會更安全,更普及,如果用核能源,且是再生核能源,一次性可以驅動汽車跑上萬公裡,你會選擇哪種能源?當然那時候就不隻是汽車了,普及飛行器都有可能。
個人認為:電車隻是個過渡,真正能成為以後主流的還是真正無污染的氫能源。随着科技越來越發達,也有可能後期會出現更有優勢的能源。
氫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