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讓詩歌點亮生活
我曾寫過《詩主抒情論》,我認為抒情是詩歌的基本特質,但詩歌還有更高的要求或者說标準,那就是“詩言志”,表達情懷、理想和志向,倡導某種價值,弘揚某種精神。
精神性匮乏被認為是當代詩歌的一大症結,當代詩歌也因此被認為缺乏感染力、沖擊力。偶有詩人以情取勝,脫穎而出,但總體不夠。
詩歌精神性的匮乏首先是因為情感的匮乏,情感濃度不夠,不足以打動他人。情感匮乏是時代普遍性問題,冷漠是某些現代人的标配表情。
而且,情感隻有經過文字或藝術的組織提煉升華,才會最終轉化為精神性的力量,也才會流傳後世,生生不已,循環守恒。
“道始于情”,“詩緣情”,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馮夢龍甚至有“情教”的說法,學者呂正惠認為中國古典詩歌有将感情本質化、本體化的現象,“情”乃人生唯一真實,學者李澤厚更提出“情本體”的概念。
但現實似乎并非如此,尤其在後現代主義特别是解構主義掃蕩一切主體與本體之後。同時,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光有“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更高的精神性力量。
孟 子
孟子将這種精神性力量稱為“浩然之氣”。孟子說:“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這裡說的“浩然之氣”就是一種精神性力量,但這種精神性力量“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浩然之氣”是需要長期培育涵養,否則就不會生長、增進。
我每次讀文天祥的《正氣歌》,都讀得熱血沸騰、慷慨激昂。《正氣歌》是文天祥在囚房裡寫的,雖然“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但他深感浩然正氣的存在,故作《正氣歌》一首。我最近在疫情封控期間讀這首詩,在狹小的書法裡久坐,有着同樣感受,感覺書架上那些偉大的著作,若仔細研讀,均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精神性力量撲面而來。《正氣歌》一開始就寫:“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接着叙述這一浩然正氣的具體表現:“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将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顔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更進一步,文天祥強調浩然正氣的重要性,“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最後,文天祥表示,雖然自己遭遇險境,困于囚室,但因為先賢們的光輝照耀和榜樣激勵,胸中湧動浩然正氣,故能安然處之:“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缪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
這些精神性力量,首先是一種情感力量,一種感天動地的情感力量。王國維曾經說:“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情感是一切詩歌、文學和藝術的基礎,所謂詩歌、文學和藝術,就是情感的形式化。
情感要轉化為精神性力量,首先需要文字和藝術的形式化。然後,情感還需要精神化,才具感染力、沖擊力。
那麼,如何将情感轉化為精神?這就需要積蓄、組織、調節和轉化。所謂“抒情”,就是編織情感,就是情感的形式化。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在情感之外,需要技巧,需要修辭。詩歌就是以抒情為主的文學體裁。文學、藝術都是情感的形式化。
沒有情感的文字是僵化機械的文字,沒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更不可能上升為精神。僅僅停留在抒情,也不能轉化為精神性力量。就像孟子所說的,情感還需要“配義與道”,才能成為浩然之氣,成為一種精神,才能長存天地。
精神性力量,是情感力量的提煉與升華。而這需要涵養。涵養“浩然之氣”,需要功夫。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強調要将“存其心,養其性”貫徹生命的始終。故古人的修養方法是: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誠意正心,才能與天地感應相通,心通天地。二程對此有更深的認識,認為精神修養最重要的是一個字:敬。程頤提出,“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緻知”;程颢則認為,“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唯義理以養心,以培育正大人格,這和孟子的“配義與道”的觀點是呼應的。
程 頤
程頤指出:“敬隻是主一也”,“主一無适,敬以直内,便有浩然之氣”。“主一”就是專心一處,“無适”就是不要三心二意。“主一”用在情感上,就是專一,就是深情執着。專一其實就是深情,詩歌、文學和藝術,最重要的不就是深情嗎?
何謂“情”,梁漱溟認為,情就是相續綿延不已,意義也是如此。
情是相續、連綿的感覺、感受,就是反反複複,綿延不止,不斷深入。與涵養功夫同理,隻有用情專一、深情,才會将情感積累沉澱,才能将個人情感濃縮、升華。
在更高層次上,積蓄的情感,響應正義和道德的呼聲,最終爆發,噴湧而出,上升為一種精神性力量。
所以,道義很重要,激情要轉化為偉大的詩歌和藝術,需要有大義,需要道德倫理的高度,需要提升至闊大境界。
關于修養“須用敬”,古人認為必須“先立乎其大者”,可以理解為,要先有一種大的精神追求,然後以敬存之,最終大悟,提升境界,獲得澎湃精神力量,到達高尚人格。這一修養方法後來也被朱熹等推崇。
對于寫作中的情感,亦是如此,要響應自由和道義的呼聲,所以張載才會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一種内在超越,事關境界。馮友蘭說,中國哲學傳統的精髓是“提高心靈的境界”。何謂境界?境界就是心靈品位,就是精神層次,“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隻要達到一定境界,就是“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因為,無限風光在險峰。
顔回樂處最為古人所津津樂道,“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範仲淹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杜甫寫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就是天地境界,這就是永恒的精神。
我認為,與物質守恒定律一樣,精神守恒定律也應該是成立的。精神永遠不死,靈魂不滅,在世上跨越時空流轉。
就像前面提到的《正氣歌》,還有大量的詩歌和文字體現了這樣的力量。各種情感情緒的文字皆有,可能也會打動人、感染人,但能夠形成強大精神力量,讓人心潮澎湃、激情萬丈的,還是那些有着偉大人格的人物和他們的文字。比如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屈原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蘇東坡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陸遊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周敦頤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程颢的“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态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秋瑾的“拼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這些深具情感、富有形象性和生命力的文字,就是君子人格精神的化身。情感和精神轉化為文字,曆千年而流傳,感染、激勵後人。
故曹丕有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其本質,不是文章不朽,而是偉大的情感和精神憑借文字曆千萬年不滅。
情感依托文字,精神得以長存,文明得以永續。
編輯:王傲霏, 二審:曼曼, 終審:金石開
編輯:王傲霏, 二審:曼曼, 終審:金石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