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們這十年》正在浙江衛視等平台熱播。日前播出的單元《心之所向》以“生态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為主題,以保障糧食安全為農村故事切入口,從一個90後“新農人”以及衆多紮根泥土的群衆、領導幹部形象切入,刻畫他們在農業發展、糧食增收、鄉村振興道路上,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奮鬥曆程。
《心之所向》導演李昂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單元命名為“心之所向”,意在表達從内心自然産生出巨大力量并為之不斷努力奮鬥。這形容的正是中國“新農人”“農創客”的故事,“他們對家鄉發展的關切,對農業的熱情,都是讓我們感到震撼的。”
譚松韻飾演90後“新農人”。
主角取材于真實“新農人”原型
2022年4月,李昂接到了《我們這十年》的創作邀約,彼時此單元僅有“鄉村振興”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主題方向。随後,李昂和出品方華策團隊馬不停蹄地走訪了浙江省數十個村鎮,最終将故事選擇在建德。這十年,建德的農村機械化、科技化、規模化走在了全國前列,以農村新景象代表着我國鄉村振興取得的非凡成效。
在走訪建德當地“新農人”“農創客”的過程中,李昂時常感到“震撼”。其中90後“新農人”王運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并非農業專業畢業,也曾在杭州從事過相對舒适的高收入工作。但由于父親年事已高,親情的召喚以及對家鄉的眷戀,讓她選擇從城市回到田間地頭,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新農人”。十年間,她學會了開植保無人機、做工廠化育秧;所有事情親力親為,把自己的種植規模從幾百畝擴大到2000多畝。即使,她要為此放棄城市的熱鬧,面對單調寂寞的生活,每天晚上安靜得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但她告訴李昂,作為農民的孩子,她不能放棄父親奮鬥了一生的這片土地。“我能看到他們眼底泛出晶瑩的淚花,情緒都很飽滿。我覺得這一定是他們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事情,情緒才會瞬間被點燃。”後來,王運成為了劇中女主角李心遙(譚松韻飾)的故事原型。而男主角方新桅(聶遠飾)則取材于建德“農創客”郎學淵的故事,一位80後的“糧二代”回村辦秧苗工廠,創新發展糧食經濟,全身心投入農業……
聶遠飾演方新桅(左)。
采風後,李昂為這個單元定了最終的名字:《心之所向》,以表達“新農人”對故鄉的情感以及年輕一代人的責任心。“有人因為相信而看見,有人因為看見而相信。大部分人是所見即所得,我覺得農業掙錢了,農業挺好的;但有些人,真的是因為他們心裡面有一個奔向的地方,想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雖然路還很長,但因為他們心裡相信,所以就能看見未來。”
該劇表達了“新農人”對故鄉的情感。
譚松韻是女主角不二人選
劇中,李心遙是一名90後女孩,承包了2000餘畝地,搞智慧農業,讓種田不再靠天吃飯;搞農村電商,讓農産品種得出來、賣得出去;搞農文旅結合,讓城裡人在這裡親農、學農、愛農……
譚松韻是李昂第一個想到的女演員。“邀請年輕人喜愛的演員去講我們的故事,會拉近跟觀衆之間的距離,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到我們傳達的想法。其次,當李心遙的人物形象、性格線條越來越具體,在我所認知的演員裡,松韻是具備其所需特質最多的女演員。所以後來她也成為我創作時内心對标的形象。”
譚松韻和其所飾演的角色很貼合。
李昂透露,在《心之所向》開機前,無論是需要在劇中從事農業的演員,還是跟農業不相幹的演員,幾乎都提前來拍攝地和當地的農民、主管部門、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充分了解農機等使用技巧。但在李昂看來,這部戲最難的并不在農業戲,而是情感戲。作為《我們這十年》中的一個單元,《心之所向》隻有4集,但要講述橫跨10年的故事,事件量非常大,故事結構情節很滿;越是這樣,越需要演員在劇情的縫隙間彌散出更多細膩的情感轉換。“當有些事件無法通過劇情邏輯轉過去,那隻能依靠情感。這次我特别欣慰在于,幾乎所有演員都能夠很好地和角色間實現匹配。即便那些難度很高的、沒有戲劇化情節的,隻能依靠表演技巧運轉去展現的戲。例如用一個眼神,一個歎息,一個停頓去尋找情感支點,我們的演員都能把每個反應處理得很舒服。”
李昂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李心遙的父親已經同意女兒回城後,李心遙在鄉間看到父親在地裡幹活;忙活完自己家,還要忙活别人家。這場戲沒有強烈的戲劇沖突,台詞、肢體動作也很少,但正是這場戲讓李心遙心裡埋下了回歸鄉村的種子。而在她日後投身農業後,這顆種子也是她初心的根,讓她勤懇地紮在了這片土地之中。“如果這場戲的情感處理不好,那後面她決定回鄉,觀衆就會覺得很‘假’。所以這場戲松韻眼神裡流露出了對父親的心疼,那一瞬間大家是非常感動的,也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真實自然。”
【對話】
新京報:這部劇如何展現建德十年蛻變的?
李昂:我覺得這個單元最困難的一個點,就是我們在實際拍攝時錯過了水稻種植的一些階段,而這些是在短時間内不可能再去重現的。當時當地政府給我們留了一塊空地去拍攝。但我們也不能真的去插秧,這樣會影響未來這塊地正常的種植。所以我們就把劇中育秧、插秧到生長這段過程,分散到20多天内以不同的拍攝方式來完成,拍完後馬上讓農民們正常去耕作,以不耽誤大家這一年的收成。
新京報:拍完《心之所向》後,對你未來的創作有什麼新啟發?
李昂:我沒有想到4集這樣一個不大的體量,但我們實際從劇本前期采風到最終拍攝完成、後期完成,對于我來說相當于一部30集電視劇的工作量。但恰恰是這樣,讓我對創作本身有了更加嚴肅和謹慎的态度。在這個過程裡,雖然我們好像放大了工作細節,放慢了工作流程,但實際上作為創作者,我們在這個過程裡得到了更多生活給予我們的力量,得到了執着于創作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的快樂。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