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費年限是養老保險中常見的一個名詞,通俗地說,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就是指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它是個人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之和。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有三個重要的用處:
第一,判斷是否達到退休條件。辦理退休需要個人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滿15年,即180個月,隻有累計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才能辦理退休。
第二,核定退休待遇。退休待遇的計算中有一項是基礎養老金,它的多少就與繳費年限有關,基礎養老金=(省社平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0.01,可以看出,繳費年限越高,基礎養老金越高,退休後每月的待遇也就越高。
第三,影響每年的調資多少。一般來說,每年的7月份,社保部門會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進行一次上調,其中有一項與繳費年限挂鈎,每滿一年退休金上調一部分金額,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因此,大家在辦理退休手續時,要核對好自己的繳費年限是否準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