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立榜樣,激勵幼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幼兒更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根據幼兒“愛模仿”的年齡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積極的、良好的行為進行表揚,樹立榜樣,以點帶面,激勵其他幼兒改變自己的不足,向榜樣看齊,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如,針對幼兒的遲到現象,對準時來園的幼兒教師要進行贊許、表揚和鼓勵,激勵其他遲到幼兒以受表揚的幼兒為榜樣,做到準時入園不遲到。樹立榜樣可以是父母、教師以及文藝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等。
二、創設環境,提醒幼兒
用繪畫作品、照片、圖示、文字符号等形式,把班級的常規要求展現在幼兒面前,提示幼兒自覺遵守班級常規,其效果往往勝于單純的語言說教。如,幼兒進餐後常常忘記需要做的事情,教師可以将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幾件事情用照片記錄下來,展示在環境中,從而提示幼兒按順序做事。
三、語言形象,引導幼兒
教師利用生動形象、幽默有趣的語言,引導幼兒理解常規,遵守常規。如,在培養幼兒飲水常規時,教師發現幼兒不愛喝白開水,于是便将喝水說成:“小汽車要加油喽,加的滿滿的,才能跑得特别快。”
四、針對問題,讨論解決
在遵守常規中,針對班級大部分幼兒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和幼兒共同分析、讨論,找出不足,修正錯誤。此方法适合中大班幼兒。如,戶外活動上、下樓時,幼兒大聲喧嘩、推推擠擠。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和幼兒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共同制定上、下樓的常規要求。
五、發現進步,及時表揚
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通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幼兒良好的行為加以固化,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使其良好行為持續發揚。如,有的幼兒初入園時總是讓老師喂飯,不肯自己動手。當發現幼兒逐漸能夠自己吃飯時,教師及時在集體面前表揚,并且送給幼兒一個小禮物,強化其良好行為。
六、利用兒歌,掌握常規
教育内容融于朗朗上口的兒歌、美妙動聽的歌曲之中,使一些常規要求在反複的朗誦和歌唱活動中,達到掌握及鞏固的效果。如,在培養漱口常規時,教師帶幼兒歌唱《花花杯》,幫助幼兒掌握漱口的基本方法。
七、明确規則,動作示範
在幼兒園一日常規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一個環節,教師都要把規則說在前面。如,在集體活動時,先要求幼兒腿并齊,腳并攏,小手輕撫膝,當小朋友按要求做好時,在開始相關活動。
教師能用動作表達清楚的事情,盡量少用嘴。我們都知道老師在幼兒園一天要說無數句話,一句話要重複說好多遍,教師累,幼兒聽多了,也不以為然。所以,當你能用一個動作示範代替嘴巴說教,讓幼兒去理解并實施,既減少了老師的煩惱,又有利于幼兒良好常規習慣的形成。
八、教師互配合,技能共提高
在常規養成教育中,當幼兒在某些環節中出現了消極等待時,主配班兩位教師要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如,幼兒喝水時,一部分幼兒早早的喝完了水,一部分還沒有喝完。這個時候,一位教師要組織喝完水的幼兒讀讀兒歌、做做遊戲,另一位教師要監督沒有喝完水的幼兒将水喝完,回座位坐好。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開發幼兒的潛能,對幼兒問題的評價要做到準确、精練,使幼兒逐步形成積極、專注參與生活和學習活動的好習慣。
九、用心觀察,及時改進
當你關注每個幼兒的動作、表情、言語 ,你才會發現幼兒需要什麼。如,建構區是幼兒喜歡的熱門區域,每到區域時間,幼兒們就擠到建構區趕緊拿積木,緊緊貼在積木櫃子旁邊開始“創作”作品。當有的小朋友從積木櫃取積木,不小心碰倒别的小朋友正在搭建的作品時,雙方不可避免發生争執。怎麼改變這種情況呢?作為活動組織者的教師應用心觀察,善于思考,針對狀況及時改進。于是我們在櫃子旁邊畫了一條線,線外搭積木,線内取放積木,幼兒既有充足的空間取放積木,也不會碰到正在搭建的作品,有效避免了孩子們“戰争”的發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