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簡介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4:03:49

詩中有話對你說,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子曰語文詩詞小講堂,我是小木姐姐。今後小木姐姐将和大家一起起認識中國古代24位傑出的詩人們,了解他們有趣的小故事,閱讀他們的傳世佳作,并且理解其中重要的知識點。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詩人王之渙。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簡介(盛唐網紅詩人王之渙)1

王之渙詩名,不但後世萬分景仰,他在世時,便已是當紅詩人了。“旗亭畫壁”的故事就說明了當時人們對王之渙的崇拜。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唐朝開元年間,王昌齡、高适、王之渙都是詩壇最炙手可熱的當紅明星,誰也不比誰差。有一日,天氣冷下着小雪,三位詩人來到旗亭,小有名氣的歌妓正在演奏時下最流行的歌曲。一向對詩歌頗自負的王昌齡,這時開口說:“我們三人一直誰也不輸誰,誰也不服誰。到底哪個人最好?不如今天我們就好好比拼一下,看她們所吟唱的詩是誰寫的,誰最多,誰就是第一名,你們意下如何?”高适和王之渙對自己充滿信心,便一口答應。話音沒落,就有一位歌妓打着節拍唱着:“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唱的是王昌齡的詩句。沒多久另外一位歌唱着:“開箧淚沾臆,見君前日書。”這一句是高适的詩句。不久又上來一位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将團扇共徘徊。”“又是我的!”又是王昌齡的詩句。王之渙自以為得名很久了,不料接連落空,心裡不是滋味,趕忙站起來他指着其中最年輕俊美的,說:“一會兒最當紅的歌妓一定會唱我的詩歌”高适和王昌齡都點了點頭,王之渙繼續說:“看,她所唱的,一定是我的詩歌。”過了一陣,終於輪到那位他們等待的人了,她輕展歌喉,聲如黃莺,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煥的詩。就連當時最當紅的歌妓都唱着他作的詩,可見王之渙詩歌的盛名。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王之渙,深入地了解一下他吧~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簡介(盛唐網紅詩人王之渙)2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淩。王之渙性格豪放不羁,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适、王昌齡等相唱和,善作五言詩,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樓》《涼州詞》等。

涼州在唐朝時期是西北的邊防之地,北禦突厥,南防吐蕃,可見涼州是一個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王之渙不僅是一位有才情的詩人,還非常的憂國憂民。雖然居住在繁華的城市中,依然為邊塞的将士牽腸挂肚,于是就在他辭官居家之時,寫下這首《涼州詞》。下面小木姐姐先為大家朗讀一遍: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小朋友們如果經常讀詩的話,就會發現唐朝有許多首《涼州詞》,其實是因為盛唐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争相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有《涼州詞》,且多為邊塞詩。

王之渙詩中的涼州是什麼樣的景象呢?我們來看詩歌前半部分: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孤城就是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仞,為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尺或八尺,萬仞山換算過來比今日的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得多呢,顯然這裡萬仞山是用了誇張的手法表現山勢高聳。

所以這兩句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黃河的源頭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不見蹤影,戍邊的要塞孤零零地聳立在萬仞高山之上。

就在山川的雄闊蒼涼,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的情景之下,忽而一轉,引入羌笛悠悠之聲: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在分析詩歌時我們要關注詩句中包含的意象,也就是某一被詩人寄托了情感的事物。羌笛是古羌族的樂器。楊柳在這裡指的是《折楊柳》曲,這首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代表了唐代極為流行的一種贈别之風。因“柳”與“留”諧音,所以“折柳”是古詩詞中人們寄托相思之苦的經典意象, “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中又有言外之意,其中“春風”暗喻皇帝的關照,在這句詩裡的意思便指皇帝不關心玉門關外将士處境艱險孤寂,得不到皇帝的恩惠。

整首詩表現邊塞将士生活凄苦還得不到皇帝的關懷,處境艱險,但王之渙卻将邊塞壯觀雄渾的景象描寫得層次分明,更顯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遠在塞外的孤寂以及思鄉的凄苦,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

今天的子曰詩詞小講堂,小木姐姐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們的課程,請一定要分享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一起來聽呀!更多精彩内容歡迎大家關注“子曰語文在線小班課”微信公衆号,海量免費課程、資料等你拿!小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