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未來上海中心城區的規劃

未來上海中心城區的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01 17:32:21

未來上海中心城區的規劃(未來中心城平均通勤時間45分鐘内)1

10月13日,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一輪《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為介紹,交通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就必須在行動上沖鋒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發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領,以此來更好支撐上海城市發展。為此,本市啟動了新一輪白皮書編制工作,相關委辦局、在滬交通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廣大市民共同參與,曆時3年編制完成,形成了新一輪《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1 3 12”,即1個總體目标、3個戰略取向、12個闆塊的政策導向。

張為稱,1個總體目标是構築“人本、高效、智慧、綠色、韌性”的國際大都市高質量一體化交通,為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領先”的交通強市奠定堅實基礎。

其中,“人本”即“以人為本”。認為未來十年,要更好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讓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方式更加豐富,中心城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内,極端通勤(超過60分鐘)人口比例進一步降低;同時,全齡友好性顯著提升,交通秩序和安全顯著改善。

“高效”即“以效為先”。未來十年,要建成融入國家交通網絡主骨架、支撐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與上海城市空間布局相協調、多種方式融合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實現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時可達。

“智慧”即“以智為擎”。未來十年,要基本建成“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交通工具自動化、交通服務管家化、交通治理孿生化”的智慧交通體系,全面實現出行“一票制”、貨運“一單制”、付費“一碼通”。

“綠色”即“以綠為底”。未來十年,綠色出行體系要更加健全,中心城綠色交通(軌道交通、公共汽電車、輪渡、自行車和步行)出行比例不低于75%。貨運結構要更加優化,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比例顯著提升,交通生态環境影響持續好轉。

“韌性”即“以韌為基”。未來十年,要動态适應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公共衛生事件等外部擾動對交通系統的影響,打造更具彈性和适應性的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體系,應急處置和快速恢複能力顯著提升,保障城市交通正常運行和國際國内物流供應鍊暢通。

作者丨張曉鳴編輯丨蔣竹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