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氣變悟十翼

氣變悟十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0:54:14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段鬼谷子的内揵篇,原文是古文,讀起來挺不好理解,我先和大家介紹一個鬼谷子吧。

鬼谷子,名王诩,戰國時代衛國人。其長于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民間稱其為王禅老祖,中國春秋戰國史上一代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經常進入雲夢山采藥修道。因隐居清溪鬼谷,所以稱鬼谷子先生。

氣變悟十翼(内揵讓真言不逆耳)1

神悠仙山

内揵第一篇原文是: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治。内者,進說辭;揵者,揵所謀也。欲說者,務隐度;計事者,務循順。

大白話就是說,做臣子的要能揣準君主的心思,就能取得主動,想來就來,想去就去,想親近就親近,想疏遠就疏遠,意思就是說讓君主對你着迷,可以左右他的思想行為。他說的内,就是進獻說辭。揵呢,就是進獻計謀。在向君主進獻說辭之前,要務必暗自揣度君主的心思,循順君主的意志。

古時候,人們說伴君如伴虎,稍不注意說了君主不想聽的話,就會大禍臨頭。所以給君主建言獻策的時候也需要大智慧,内揵,是教會人們進谏的智慧。

氣變悟十翼(内揵讓真言不逆耳)2

我們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叫揣摩聖意,就是說思量領導的想法。我們在職業生涯中,總會和領導打教導,工作中,領導會安排我們去做事,作方案。我們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方案提出來,要讓領導排版才能實施實,才可以實現自身的價值。那麼我們不是把方案做好提交成功後就不管了,如何你對自己的方案有信心,就要去找領導溝通,這麼能說通讓領導采納你的方案,就要揣摩揣摩領導的心思,講話用注意方法,進言獻策,進忠言也順耳。如果領導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曲折的方法老說服,假設我是領導,我需要的是什麼結果,喜歡哪種溝通方式。這就是鬼谷子說的内揵。

氣變悟十翼(内揵讓真言不逆耳)3

大美河山

說個古人的例子。話說三國東吳孫權,有一次與侍衛長鬧了矛盾,給他訂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罪名,大家都進言權谏,孫權一概不聽,怒氣更甚,唯有諸葛瑾一言不發,孫權看到一反常态的諸葛瑾,就問諸葛瑾為什麼不說話,諸葛瑾站起來說到,我們和侍衛長都是在戰亂的年代遭遇家鄉變故,背井離鄉,扶老攜幼,不辭勞苦的投奔君主你的門下聽存聖主的教誨,在逃難的路上遇到您收留才能安頓下來有口飯吃,卻不能相互激勵替您分憂解難,報答你的收留,以至于侍衛長辜負聖恩,使自己陷于罪惡中,我認罪都來不及,哪裡還敢說話。孫權聽了這些傷感而好聽的話後,赦免了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瑾的話,先是示弱,放低姿态,然後感恩,太高了孫權的地位,最後認錯,雖然犯錯的是一個人,但是諸葛瑾把自己沒有團結好侍衛長也歸結與自身,讓孫權覺得大家都在為自己的事業兢兢業業。從而達到側面勸谏的方法。從而達到目的。而比說什麼原諒啊,下不為例啊,戴罪立功啊都有說服力。

氣變悟十翼(内揵讓真言不逆耳)4

自古上位者,都有過人之處,不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要揣摩聖意,用上位者喜歡接受的方法達到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或者是谏言,上位者是做了正确的決定而不是采納了你的方案才。

氣變悟十翼(内揵讓真言不逆耳)5

鬼谷子像

曆史上,那些直言犯上的忠臣,谏忠之人,大多沒有好結果,所以,大臣在向主皇帝進言的時候,都非常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給領導提建議或者意見的時候,使自己說出來的醜話,更容易比對方接受,同時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不是一味的真誠實語,不懂鬼谷子的“内揵”之術,說出來的話讓人難以接受,可以還會産生誤解。巧妙而委婉的暗示和生動形象的比方,往往比直截了當跟容易讓人接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