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标收聽
守夜人 | 馬未都
在115年前,也就是1904年的7月4日,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結束了。
在教科書上,科舉,尤其是後期的科舉,會讓人頭腦僵化,有的士子更是終身埋首于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之中,于民族和國家都沒有益處。
在《孔乙己》中,魯迅不光是将悲慘的科舉犧牲者,還有科舉給中國社會留下的創痕都生動地描寫出來。這篇《孔乙己》就發表于科舉制度廢除後的第十五個年頭。
所以,孔乙己被創造出來100周年了。
不過在古人的觀念裡,“科舉”就是反對一切世襲制和血統論的官員選拔制度。不管後來它如何積弊沉重,如何不合時宜,
但1300多年的科舉,始終飽含着中國人追求平等的抱負。
就像今天的高考制度盡管受到無數诟病,但要承認,高考仍然是現行教育制度中最不糟糕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出發,當初創設科舉制的先人,和一百年前力争廢黜科舉的先人,其實都懷着一個相同的、出自《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