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課堂
孔子
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
孔子教導學生是如同我們今天一樣,一個班級很多同學坐在一起聽老師講同樣的内容嗎?
不是。
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首先,區分智力的差異,講授不同的内容。
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區分人在智力水平、學習态度等方面的差異,把人的智力分為上、中、下三等。他說,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給他講授較難理解、比較深奧的問題;中等智力以下的就給他講授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
孔子弟子中,既有“聞一知十”的顔回,又有“聞一知二”的子貢,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智力較低的學生,就教給他們與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識,否則欲速則不達。
再次,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孔子認為,學生的個性特點千差萬别,因此教學的方法應有所不同,教學的内容應各有側重。《論語·先進》篇中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聽到别人說某件事應當去做,那麼是否應該馬上行動呢?”
孔子回答說:“父親和兄長都還在世,怎麼能不同他們商量就幹起來呢?”可是,當冉有問同一個問題時,孔子卻說:“立即去做吧!”
看到這一幕,旁邊的公西華同學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就問孔子:“這兩位同學問同一個問題,您的回答怎麼不一樣呢?”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小,做起事來容易退縮、保守,所以我鼓勵他大膽去做;子路膽量過人,做事莽撞,所以我有意限制他一下。”
孔子就這樣“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别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别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播講人簡介:
劉冬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古詩詞吟唱的傳播與推廣,出版《詩經八堂課》等多部作品;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古典詩詞吟唱的新媒體傳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