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高密度養殖泥鳅,提高單位面積的産量,是泥鳅養殖發展的趨勢。提高養殖産量,節約了用地成本,也減少了人工成本,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
懂點水産知識的都知道,養殖密度提高,則池塘水質變化較快,水體如果出污染,泥鳅就會出問題。養殖中雖然使用光合細菌、芽孢杆菌淨化,但由于泥鳅排洩物量太大,處理速度跟不上,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大量換水。可是現在大家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随意向外排廢水是行不通的了,更何況哪有那麼多水源給你換呀!
保證池塘水質清爽,是養殖泥鳅成功的關鍵。高密度養殖泥鳅,目前産量比常規養殖提高50%以上,如何保證池塘養殖水質,節約用水,不對外排污呢?
小編帶你看看,在成都簡陽一養殖場是怎麼做到的吧。
投放泥鳅苗前,将池塘底改造下,池塘四周高而中間低,利于收集泥鳅糞便。
開始收集泥鳅糞便,看看有點髒吧!
将泥鳅糞便抽到沉澱池
沉澱處理後,泥鳅糞便沉集在沉澱池底,上層清水排到養魚池再潑灑光合細菌和芽孢杆菌淨化處理,然後再用于養殖。而沉澱在池底的泥鳅糞則用于種花卉和莊稼。
養泥鳅,關注泥鳅日記(微信13982928458),分享更多養殖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