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各個階段的老鐵
關鍵詞:臂圍;二頭;力量
小編簡評:鐵子們留言說手臂的新動作不夠?今天來6個!
健身房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不斷刷新卧推和硬拉記錄的小夥伴,不見得有相當粗壯的手臂;粗得像加農炮的小夥伴,不見得能駕輕就熟地完成120kg的卧推。
刻意追求維度、線條、肌峰都有所增長的手臂,必定就能輕松完成大重量的練習嗎?那些力量舉方式的小夥伴,都有50cm的麒麟臂?今天這些謎題有了解釋!
在訓練中,我們習慣把長時間持續進行同一訓練計劃卻又期望進步更快的小夥伴定義為“精神妄想”。如果二頭肌沒有增長,為什麼不調整自己的訓練呢?所以,今天是時候打破自己的瓶頸,用飽滿的肌肉填滿自己的袖子。
成功打造二頭肌的4個變量1. 高強度的訓練
很多老鐵未能如願訓練他們的肱二頭肌,因為訓練強度并不夠。如果想持續成長,需要在深蹲、硬拉、卧推等複合動作上建立力量基礎,并且需要在劃船和引體向上這兩個動作獲得力量。
力量越大,可以募集和引起疲勞的肌纖維就越多。能夠舉起更大的重量,進而加強訓練重量負重,當你在同樣的負重做到更多的次數,那麼久可以産生更多的代謝壓力。更大的力量可以使實現基于體質的目标更有效。所以首要任務是強化在複合動作中做到4-8次完整動作範圍内的力量。
2. 代謝壓力/訓練泵感
在訓練中,肌肉出現了泵感,就會積聚乳酸、氫離子、肌酐和其他代謝物,同時防止血液從肌肉中逸出。大多數強調代謝壓力的方法都會建立在大腦與肌肉的聯系,感覺自己的二頭肌在收縮,這種訓練因素的組合會觸發肌肉的生長。
3. 肌肉微損傷
肌肉微損傷(肌肉酸痛)不應該是訓練的目标,而是偶爾的副産物。
肌肉微損傷本身并不代表我們進行了很好的訓練,但它會突出表明已經通過一系列訓練産生了很大的壓力,炎症反應也可以引發進一步的肌肉生長。
4. 訓練中對關節有保護
打擊手肘是給強化肱二頭肌判了“死刑”。我們要使用護具和整個姿勢(旋前、旋後、對握)來防止發力失衡與外力,尤其是在訓練強度大的情況下。
關于肱二頭肌的肌肉解剖主要關注三個領域:
1. 肱肌
通常被認為是“前臂屈肌”,但肱肌位于肱二頭肌的下方。通過訓練它,将肱骨和肱二頭肌之間産生肌肉“分離”,讓肱二頭肌練得圍度更大。用對握的姿勢訓練肱肌,如錘式彎舉。
2. 長頭
肱二頭肌的長頭可以創造二頭的肌峰。窄握握法、手肘在身體兩側、手臂在軀幹後面做的彎舉變式都可以強調了長頭。比如上斜闆啞鈴彎舉,手臂在完全伸展的情況下略微在軀幹的後面。
3. 短頭
肱二頭肌的短頭訓練最好将手肘在身體的前方,握距較寬。比如牧師椅彎舉,手肘明顯在身體前方。
引體向上相當于上半身的深蹲,産生巨大的機械張力,激活和讓大量肌肉疲勞,能刺激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前臂和肱二頭肌。
也稱為側身錘式彎舉,破壞肱肌的肌纖維。與經典的錘式彎舉相比,在這個動作上可以使用更大的負重。當啞鈴越過身體時,會有一個輕微的借力動作,讓身體超負荷做離心階段,從而獲得更好的肌肉刺激。
肱肌往往會在長時間處于張力之下做出較好的反應,從而加強控制離心的重要性。
這個結合等長收縮和經典的二頭彎舉。等長收縮可以募集更多的運動單元,改善肌肉與思想的連結。如果在練二頭,但訓練時又很少感覺到它們,那麼這個動作應該是主要動作,而且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錘式彎舉上。
這會帶來皮膚撕裂一般的泵感,如果能忍耐疼痛的話,當拉伸肌肉時,血流會受到限制。肌肉收縮時同樣如此。
使用上斜闆啞鈴彎舉,從手臂完全伸展的姿勢開始,手肘在軀幹後面,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募集肱二頭肌的長頭。訓練的反應從組間拉伸而進一步放大。
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蜘蛛彎舉:俯身在上斜凳上,手臂垂下;或使用牧師椅凳子的垂直一側做彎舉。這兩種情況,蜘蛛彎舉都将肘部保持在身體前方,在最大張力下刺激短頭。
由于持續的張力和手肘姿勢,蜘蛛彎舉會産生大量的代謝壓力,并幫助改善大腦與肌肉的思想連結。
這對肱肌和手臂、手腕和前臂大部分較小的肌肉制造難以置信的刺激。為了穩定壺鈴,需要一個很強的握力和一個緩慢、可控的節奏。壺鈴帶動手臂伸展,在整個動作過程中産生更多的壓力。
花4-6周的時間練手臂,每周加上一天專門訓練二頭。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組間休息
強調離心引體向上 4 5-8 2分鐘
風車彎舉 3 8 60秒
啞鈴蜘蛛彎舉 3 10 45秒
等距動态二頭彎舉 3 8-12 45-60秒
上斜啞鈴彎舉(拉伸) 3 15 45-60秒
壺鈴錘式彎舉 2 10-15 30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