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10:09:29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 儒家經典《 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 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導方針是“尊崇周王室,諸侯不兼并,侵奪外夷地”後來演化為具備複雜含義的 政治 術語,在 中國、 日本、 朝鮮半島等地區的 曆史上發揮着重要作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春秋時期尊王攘夷)1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的封國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 儒家經典《 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 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導方針是“尊崇周王室,諸侯不兼并,侵奪外夷地”。後來演化為具備複雜含義的 政治 術語,在 中國、 日本、 朝鮮半島等地區的 曆史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借助周天子的權威來震懾和威服諸侯,并幫助天子樹立威望打擊不臣服的四夷。齊國任用管仲改革,積極改革内戰、發展生産、改革軍制、組建強大軍隊、以“尊王攘夷”為号召,擴充疆界。通過改革國富國強兵,齊桓公在召集諸侯葵丘會盟 ,周天子派人參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這個政策實施下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前線尊王攘夷諸侯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 魯僖公四年(前656年), 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 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 茅草而導緻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魯僖公九年(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 宰孔參加,并賜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給齊桓公。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 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齊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國, 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再次發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 評價 尊王攘夷在中國曆史上多為正面評價。如 孔子稱贊管仲尊王攘夷的功績:“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朱熹亦稱贊管仲:“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顧炎武更稱贊管仲:“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諸侯以 尊王的名義互相讨伐争戰,稱霸稱雄。東周曆史上出現了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屬“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義擴張自己利益的的行為,但并非攘夷,而是華夏諸侯國之間的内戰。諸侯争霸的行為,正是 孟子所說的“春秋無義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