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1:42:23

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金秋時節,天高氣爽,一幅幅大美中國的圖景讓人陶醉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80頭增加到目前的300頭以上,朱鹮由發現之初的7隻增長至種群總數超過5000隻,“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衛矛重新發現……綠水青山的“生态顔值”顯著提升,一些珍稀動植物頻頻現身,人民群衆的生态環境“幸福指數”也持續增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建生機勃發的地球生命共同體)1

如何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一幅幅大美中國的圖景讓人陶醉。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80頭增加到目前的300頭以上,朱鹮由發現之初的7隻增長至種群總數超過5000隻,“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衛矛重新發現……綠水青山的“生态顔值”顯著提升,一些珍稀動植物頻頻現身,人民群衆的生态環境“幸福指數”也持續增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态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态保護擺在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位置,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好生态保護修複工程,加大生态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态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以生态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國生态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十年,生态保護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制定修訂了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長江保護法、濕地保護法等20多部法律法規,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态保護紅線制度,把超過25%的陸域國土面積劃入生态保護紅線區域。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态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

這十年,生态保護監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過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等有力舉措,有效解決一批突出的生态破壞問題,祁連山生态修複、秦嶺違建别墅整治、長江岸線保護等取得明顯成效。多個部門連續5年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5000多個重點問題得到整改。

這十年,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鞏固。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出台《全國重要生态系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開展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修複工程試點,累計完成生态保護和修複面積約200萬公頃。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态奇迹和綠色發展奇迹。共抓大保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數量初步恢複,洞庭湖去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物種比2018年增加了30種。全國已有112種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了野外回歸。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态根基更加穩固。

持之以恒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國成為全球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過去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标執行情況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去年10月,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席國,中國在昆明成功舉行了第一階段會議,會議發布“昆明宣言”,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篇章,為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生态興則文明興。讓我們勠力同心,積極行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建萬物和諧、生機勃發的地球生命共同體。《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3日 07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