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杯”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優秀作品選登。
□ 高 鴿(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學高二)
我是一個沒有什麼愛好的人。對于音樂,也木然無感。
不知道為什麼,家長總是忙碌于為我們的興趣而奔波,遺憾的是,我實在培養不來任何興趣。終于,他們耐不住性子,要求我必須報一門樂器。“那就古筝吧。”随口的一句話,竟成了我堅持五年的理由。
五年,不長不短,不足以讓我對它生出濃烈的愛意,卻能夠讓我在日複一日的枯燥練習中,取得一個“十級”的名分。那是在初三暑假,我僥幸地過了十級考試,說不上有多開心,卻是像個耀武揚威的小公雞,心中溢滿了自得之感。于是放下古筝,拿起紙筆,開始為我的高中生活備戰。也是在褪去了耳邊聒噪重複的樂音之後,我才發現,對面樓傳來古筝的頓挫悠揚之聲。那是初學者。
那稚嫩的聲音每天把我叫醒後卻不依不饒,要鬧一整個上午才肯罷休。我雖說是坐在窗前看書,那些錯音、雜音卻一個不漏地全部撞進了我的耳朵裡,攪得我一番生疼。“什麼嘛,這麼基本的都能錯,真是一點兒天賦都沒有。”“不能這麼彈,會刮到弦的。”以一個十級者的驕傲姿态,我很是不屑。
上了高中,離家遠,學業繁忙,便再沒碰過古筝。
時光如一把五彩的刷子,從眼前一刷而過,豐富多彩卻紋路模糊。倏地,高二已經過去一半了。
又是一個冰冷的寒假早晨,坐在書桌前,我時不時地搓搓手,卻又不肯讓筆休息太長時間,這天實在太冷了,寫的字都歪歪扭扭地趴在作業本上。是的,快開學了。歇會兒吧,凍得受不了了。我找來一床被子,費了好大一番勁把自己裹成一個球後,就昏昏沉沉地睡過去了。從舒服的回籠覺中醒來,萦繞在耳畔的卻是清脆的琴聲。流暢而有力度,指法也很娴熟,雖是七級的曲子,卻彈出了十級的味道,真是厲害。循着琴聲望去,似乎是對面樓的,哦,是那個“初學者”。我的手都快凍僵了,她竟還能彈琴,竟還如流水般暢快,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一個個俏麗的音符,邁着優雅的步伐,拉起我的手,緩緩步入高聳的雪山。掬起一捧雪來,塞滿滿的一嘴。白得澄澈,白得晃眼,心裡也仿佛被塗上一層白色,純潔而無瑕。聽,聽!我聽到了春天的腳步,那是生機的聲音。不自主地,我緩緩擡起手,肌肉早已幫我記住了複雜的指法——停!我的手還懸在半空中,一曲《雪山春曉》卻戛然而止,沒有絲毫征兆。可我還想繼續。
我的琴,我的琴!
掀開落滿厚厚一層灰的琴罩,用手撥拉幾下,才發覺,一年半的時間,弦已軟趴趴地癱在琴上。好吧,就算不喜歡你也得善待你啊,幫你緊緊吧。一圈又一圈,弦不斷被拉直,總算快恢複到該有的樣子了。“砰!”刺耳的聲音射穿了我空白的腦海,猝不及防地,一道白色從我眼前掠過,像受驚的馬,慌亂地不知所措,最後隻能搭在琴上。怎麼,怎麼上斷了?像是被那琴弦狠狠地抽了一下,我的身子跟着一顫,淚珠子也啪嗒啪嗒地掉在琴上。爸爸推門進來,什麼也不說,隻是靜靜地看着我。
不該這樣的!我又不喜歡這琴,它帶給我那麼多痛苦,我又何必,何必為它而難過?可從心底湧出來的苦澀,卻像噴湧之泉一樣,怎麼堵也堵不住,怎麼吞也吞不回去。恍然間,一幀幀我和琴的畫面播放在我眼前,那是成長,是陪伴。是一天一天繞梁不絕的樂聲,是一圈一圈纏繞在指尖的印記,是一頁一頁泛黃卷起的樂譜,是一分一秒刻在心靈上的旋律。我的琴,已然在陪伴中成為我的老友。“家裡應該沒弦了,”爸爸淡淡地開口,那眼神,是慈愛,更是一股力量,注入我的身體,“去琴行吧,那兒沒關門。”
縱然天寒地凍,雪花飛舞,此時此刻也澆滅不了我内心的澎湃;縱然人來人往,積雪不斷,也抹不去我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記——邁向琴行的堅定的步伐。
我要續上那根斷弦,緩慢而認真,嚴肅而溫柔。轉動最後一圈,弦上緊了,也續上了我心裡的那根斷弦。
風筝是因為束縛,才能飛得高。
我也是因為有了那琴的羁絆和約束,才變得更加幸福。
(指導教師:田維勤)
【點 評】
最打動人心的是平凡生活中的美與善。回望那一個個因為練琴而倍加辛苦的日子,在歲月中閃爍着美麗的光彩。那是生活之善,生活之美,是琴聲悠悠,是父愛綿綿。成長曆程因之色彩斑斓,因之回味綿長。用一支繡筆留下蹤迹,用一顆真心感恩生活。全文文筆優美,感情真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可圈可點的佳句不少,給文章增添了文學的情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