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點,羅永浩在抖音開啟了他的首次帶貨直播。
然而,他開場啰嗦的10分鐘裡,一直強調産品的質量和售後。
毫無疑問,價格低絕對是直播帶貨的第一大殺器。一旦産品打上剛需和低價的标簽,那麼直播間的流量就隻會遲到,不會缺席。
羅永浩直播不久,你在“什麼值得買”上搜索“低過老羅”,一批同名同款同型且價格“低過老羅”的産品彈了出來。
“錘子”攪熱了昨晚的朋友圈,就在我灌飽了幾大碗雞湯後,上海的朋友小奚給我發來了一條私信:眼下,武漢房價就是“低過老羅”的低價,我要抄底。
當你還在猶豫、觀望,
當你還要算計着折扣,
一群“外碼”已經躍躍欲試地準備進軍武漢。
兩天來,綜合幾個外地群消息,搶灘武漢,呼之欲出。
身處疫情中心的我們,情緒上更悲觀,
身處風暴之外的他們,大腦裡更理智。
看好武漢的樓市,理由林林總總,
我不多說,直接截圖,真實且客觀。
1)
陳先生,男,55歲,大型央企集團區域公司負責人,堅定看好武漢。
方先生,男,38歲,上海大型資管公司副總,理智抄底。
2)
看好武漢,再投資武漢,這是常規套路。
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大家的出發點确實大相徑庭。
炒房群的馬先生,54歲,企業主 職業炒家,多地投資房産,下手曆來快準狠。
在他看來,疫情勢必将武漢樓市砸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坑,與此同時,一批中産大概率遷出武漢,奔赴包郵區和大灣區定居。這些“逃離者”的抛售資産,就是絕佳的撿漏機會。
機構群的蘇先生,36歲,房代公司老闆,作為業内人士與成熟投資者,同樣是積極的抄底愛好者,笑談“等什麼都想好了,機會也就沒了!”
3)
普遍來看,外碼看好武漢的剛需和改善類的房子,可對豪宅也表現出相當的興趣和偏好。
有幾個西安、蘭州的朋友說,以手上現有的資金,在一線城市配置豪宅肯定不現實,但是反觀本地,又沒有像模像樣的産品,因此,他們更積極的觀察廣州、武漢,甚至長沙的産品,而對于武漢的興趣,幾乎是跟廣州一樣的,正好武漢經曆了疫情,産生了這一波行情。
2月底,幾個西安的外碼就已經到處打聽武漢的豪宅了。
當然,也有人對武漢的豪宅産生着猶豫和觀望,對武漢豪宅未來的升值空間和變現表示擔憂。
章先生,36歲,股市超大戶,作為原世界頂級500強的高級經理人,反倒是對投資武漢表示中立,認為未來離場前景不明。
與此相反,來自知名房産研究機構的高級評估師、與章先生同齡的傅女士卻表示:“市場值得進入,尤其豪宅。”
相比之下,那些對武漢很熟悉的外碼,對豪宅卻有着極大的興趣和信心,後面我的電話訪問調查會有再述。
4)
從目前武漢的政策來看,外碼隻能投資非限購區了。
可事後電話交流後,外碼們投資武漢,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别的。
從區域來說,大家首選武昌,次選漢陽,反倒是漢口,基本都是一緻回絕。
首先,外碼都知道武漢分為漢口、武昌和漢陽,可這次疫情在對外傳播中,透過朋友圈、抖音,外碼普遍都覺得武昌樓高、街寬、好車多,且漢陽也不錯,然而在他們眼裡的漢口,是各種小街小巷,破破爛爛老城區,尤其還有個HN海鮮市場,導緻漢口評分不高。
可是,對前述幾位粵港澳大灣區老炒家來說,他們就盯着漢口的百步亭和武昌水果湖。在他們看來,這兩個區域對于武漢人來說,不僅是的大型人文社區、高尚社區,還有更多的意味在其中,所以,隻要能在這個兩個區域以低價拿下,未來換手肯定最堅挺。
其次,對于經常往來武漢的外碼來說,他們首選是沿江豪宅,尤其是大平層,次選就是直面東湖、沙湖的豪宅。
在他們看來,這類濱水豪宅無論在哪裡都是稀缺産品,相當保值,同樣上海市區大兩房的成本,在武漢可以買一線水岸豪宅,堅定看好武漢,所以,中長期絕對增值,因為相對于購買力來說,武漢的豪宅價格不像上海,目前還是相當“親民的”。
有趣的是,在這些群裡,還有兩類特殊的外碼。
一類是“生在武漢,身在外地”,我稱之為“武漢(湖北)籍的外碼”,他們也是同樣積極的在看武漢的中高端住宅,這些年齡在30 的的人群,認為再奮鬥幾年,就打算落葉歸根,也是看好武漢的未來,尤其是武漢新領導班子的積極影響,因此,想提前儲備優質房産,作為未來的自用房。
另一類是“生在武漢,長在武漢,子女在外”的本地人。
他們在武漢有不止一處住宅,在即将到來的“後疫情時代”,更加堅定地在尋找武漢豪宅,尤其水岸豪宅(新房或二手房均可)。
交談中發現,這些“本地人”大多數不是自住,更多的是考慮給正在武漢打拼或者準備回漢定居的子女購房,他們說,當初開盤的時候沒有搶到,這一把下降行情是總算有機會進場了。
5)
限購或房票,是目前外碼投資落武漢、或返鄉置業的最大障礙。
目前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對于純投資的外碼們,多半都找了代理機構或中介,至于什麼辦法,我就不好意思深問了。(各位地産營銷大佬可有萬全之策?)
當然,這類外碼确實是價值投資,而且多地配置,基本都是全款,屬于很穩健的一批投資人。
作為“武漢(湖北)籍的外碼”,一般是找在漢的親戚,通過其資格,先買着,但此前都做好了各種律師公證等。
還有一種辦法是,寄希望于把個别企業落戶進武漢,進而謀求購房資格,或者找武漢本地的大公司,作為人才引進回去。
最後說到價格。
對于純投資的外碼,夢想着“腰斬”的房子,哪怕是“兇宅”,對此,我隻想說“呵呵”。
那些穩健的外碼投資人,則比較理智,認為隻要有貨,哪怕市價,也是很樂意接受,處于有錢慢慢挑的心态。
而“武漢(湖北)籍的外碼”,心理價位是市價8折左右。然以目前的武漢樓盤的優惠力度,難以達到。
——番外篇——
兩天狂聊之後,有以下幾個感受。
其一,武漢城市價值依然被看好,樓市的基本面沒有變,外碼們都對武漢有信心,我們更應該長期持續看好,不可妄自菲薄;
其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武漢的城市價值與樓市價格仍有落差,同時,橫向比較其它城市,武漢房價的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否則,外碼們也不會勞神費力的觀察武漢、比較武漢、選擇武漢、投資武漢;
其三,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本次疫情的參照對象是2003年的非典,當年,有些投資人是“無意”抓住了一波行情,而有些投資人則是錯失了17年前的機遇,因此,當下冷靜和理智的投資人,不會望而卻步,止步不前,反而是緊盯大武漢,勇敢地跟進、搶灘“疫區”,在你恐懼的時候,他卻在貪婪;
其四,對于房企來說,沒有賣不動的房子,隻有賣不動的價格。2月和3月疫情最嚴重之時,恒大率先在全國推出兩波大力度的優惠讓價,先聲奪人。疫情之後,如何制定價格優惠和促銷,是小步快跑?還是一步到位?
其五,主管部門如何把握政策尺度?現行政策還是在“抄作業”,對樓市重啟,無關痛癢,全部放開限購,并不現實,能否有條件的放開?或擴大非限購區?或在3萬以上的豪宅上放開?或對引進的人才(公司)适度放松?
如此,武漢樓市的想像空間巨大,武漢未來可以再振雄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