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過路口,簡單不容易。
即便路口熟,大意就冒險。
設施有差異,危險度不同。
白天和晚上,要求各不同。
各人有差異,量力做選擇。
适合自己好,勿幹己不能。
首選橋通道,其次斑馬線。
如果都沒有,小心謹慎行。
先看交警指,其次燈标線。
行人燈為主,無時才車燈。
過前等待時,站位莫大意。
既不互幹擾,也不置險境。
最好道沿上,依然要觀察。
手機和聊天,更易讓分心。
大車内輪差,絕對要提防。
電動和三輪,随時随地現。
盲區和危險,随時要記得。
看見被看見,防範被防範。
沒車紅燈亮,依然要等候。
看似癡呆傻,實則守規矩。
黃燈閃爍時,危險加 。
即便有先權,也應有讓心。
燈變先停看,身邊車停沒?
眼觀左右看,明智不莽撞。
拉緊孩子手,喊應身邊人。
人多随衆好,盡避單個穿。
快走不猛跑,不在車流鑽。
中途勿折返,走錯過後換。
行為要明确,動作莫突然。
給人留反應,減少被誤判。
途中燈若變,停走看情況。
進退求合理,行動求安全。
若判車不讓,行人亦莫争。
着急沒有用,人搶不過車。
避險防衛記,應急規則破。
守破皆有度,價值衡量先。
先後無所謂,安全才重要。
人車能互讓,文明素養現。
【木林補語】:
在路口執勤時間長了,對于行人如何過路口這麼簡單的一個事情,居然讓木林看成了一個問題。
行人不走斑馬線、不看紅綠燈問題,不隻是在老人身上存在,很多年輕人甚至于學生,也都幹這樣的事情,勸誡時,也發生過争吵,很是讓人無語和無奈。
如果真正地分析一下原因,我們不難發現,有時出現這種情況,并不必然就是行人故意要闖的問題,還可能有路口設置不規範導緻的行人分清到底應該看哪個燈,行人平時的習慣差導緻的沒有養成在路口停下看燈,有些老人視力不好看不清燈或色盲分辨不清紅綠燈,行人因為聊天、打電話、想心事等分心導緻的誤闖,當然了,我們依然不能排除為了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迫不得已而闖燈等。
這首五字歌謠,是木林在路口執勤時,随機萌發出來的一個想法,當時還隻是很随意地想到了“燈變先停看,快走不猛跑”這句。
閑着坐下來時,很随機地寫下這些沒有推敲壓韻的句子,讓大家見笑了!
還有很大的修改和增删空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改動,我們大家共同為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做貢獻!
原創小網文,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