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中,“思”隻有一個讀音。可是我們知道,讀古詩文,不能依照普通話的讀音來讀。普通話沒有了急促有力的入聲,用普通話來讀,不但很多押入聲韻的古詩文,讀起來神彩全無,氣息奄奄,而且由于不識入聲,對平仄四聲的排列布置也就沒有準确的認知,從而不知詩文有聲律之諧,音調之美。
另外,由于古詩文押韻,依照的是通行千年的中古音标準,與現代語音差别很大,很多在古韻中押韻的詩文,倘若用普通話來念,是感受不到韻腳排布的浏亮之美的。像“嫁與瞿唐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一類的詩,非把“兒”依古韻讀如ní、“斜”依古韻讀如qiá,是不能算懂得古詩文的常識的。
在古詩文中,還有一類的字,由于詞性的轉換,照例要改變其聲調,往往是動詞念平聲的,名詞便念作去聲。像“吹”字本念平聲,但表示“細細的風”這個義項,就要讀作chuì,如玉吹、涼吹、歌吹;“行”字本念平聲,但表示“行為”這一義項,就念作xìnɡ,如“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思”是古詩文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它的讀音對普通詩詞愛好者而言,也顯得複雜一些。
據《說文》的解釋,“思,䜭也。”“䜭”是深挖河床,使河流通浚,故“思”引申作“深通”的意思。心有思慮,就是情志深通于心,故又引申作思念、思考、思慮諸義,這是“思”的最常見的義項,它作動詞用,應念平聲,如“玉想瓊思”、“相思”、“豈不爾思”,等等;而表示“思緒”或“思想貌”—含着思緒的樣子,就念去聲。前者是名詞,如“秋思”、“靜夜思”、“歸思”、“鄉思”,等等,後者是形容詞,如“春女思”、“弦弦掩抑聲聲思”,等等。
所以,靜夜思(sì),理應讀去聲。那問題來了,如果真要按如此師古深究的話,99.9…%的人就讀錯了!
文字轉載,侵權聯系删除,圖片來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