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勸人學數控”開始變成了一種調侃,“一入數控門,從此斷紅塵”——聽起來是不是很勸退?但近幾年,情況已經明顯出現了變化。
随着我國工業不斷發展,以及政策的重視,制造業得到飛速發展,數控專業的現狀與前景都發生了一些改變。
不久前,權威調研機構麥可思出爐了一份《中國2021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在專業薪酬及就業率排行榜中,與數控挂鈎的就有電子工程與自動化、機械、汽車等等。
這樣的轉變,顯示了數控專業在近幾年有着慢慢融冰回暖的迹象。并且,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來看,數控專業在未來也有着較大的潛力。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和工業4.0,不斷推動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而這過程需要的就是大量的技能人才,特别是數控技能人才,因為數控技術水平決定制造業發展水平。
而且,來自國家人社局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報告預測,到了2025年,中高檔的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相關領域的青年人才缺口将高達450萬,存在着人才不足、“用工荒”等問題。
此外,招聘市場也越來越重視制造業技術人才領域的招聘,各大招聘平台紛紛涉足藍領技工招聘,甚至出現了專業制造業數控人才招聘網站,如巨匠人才服務。
所以,在職業教育機構所做的調查當中,就有不少家長表示,在目前的就業形勢下,機械行業以及數控專業是值得考慮的一門專業,畢竟學一門技術将來可以在社會上有所安身。
其實,從現狀及政策方面來說,數控專業對中高職學曆的人才入學學習、畢業求職也較為友好。
2022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将首次突破千萬級大關,據教育部統計,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
大學生總體體量變大之下,當前就業的供需情況不容樂觀。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4月中旬,有求職計劃的應屆畢業生中,僅46.7%已收獲入職通知,低于2021年的62.8%。
與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形成反差的,是國内就業市場技術型人才持續緊缺。
不過,教育部發布會透露,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2021年為例,高職學校招生557萬人,中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招生489萬人。這個體量與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相當。
但這個群體畢業的之後的就業數據長期被忽視,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更為關注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就業情況,另一方面是人們對職校長期以來的陌生。
事實上,職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較為可觀。
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中職就業率(含升學)持續在96%以上,高職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
尤其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其中也就包括數控人才。
不過,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就業選擇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相比确實有一定差距。
國家統計局5月26日發布的一篇分析文章稱,從貴州省針對高校畢業生發布的招聘信息來看,用人單位要具有全日制本科文憑畢業生占70%,極大影響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求職積極性,職業院校畢業生隻能進入企業、工廠。
教育部提出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正是試圖打破這一不平衡。
以往,中職畢業生如果想進一步深造,多以高職院校為目标,參加中高職銜接、對口單招或者普通高考。
但這些升學途徑狹窄,且難度偏大,中職學生想要升學,需要同時準備文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為此對學生沒有産生足夠的吸引力。
通過職教高考這條新賽道,職校生可以進入職教大學,進行本科職業教育,拿到與普通大學相同的學位、相同的待遇。
此外,教育部還提出:要積極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曆憑能力”的良好氛圍。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整體就業率和待遇現狀,還是個人學曆提升和發展潛力,以及經濟形勢和政策鼓勵來說,學習數控專業,進入制造業,都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所以,問題來了,你會選擇或者勸身邊的人學習數控嗎?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