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

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0:48:02

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 自從确認懷孕的那一刻起,父母及身邊的親人、朋友就投入了新的一場無終點的“愛”的馬拉松中……孩子“哇----哇-----”的第一聲哭啼,讓母親瞬間忘卻了十月懷胎的艱辛和分娩這樣人間最難忍受的劇痛,母親笑了---,嬰兒笑了----,所有的親人送來了祝福和笑容----,小朋友開始了他(或她)的全新生命曆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孩子你明白愛的含義嗎)1

小孩子眼中的愛是什麼

自從确認懷孕的那一刻起,父母及身邊的親人、朋友就投入了新的一場無終點的“愛”的馬拉松中……。孩子“哇----哇-----”的第一聲哭啼,讓母親瞬間忘卻了十月懷胎的艱辛和分娩這樣人間最難忍受的劇痛,母親笑了---,嬰兒笑了----,所有的親人送來了祝福和笑容----,小朋友開始了他(或她)的全新生命曆程----

“哇---,哇----”,嬰兒第一次從睡夢中醒來,媽媽知道他(她)餓了,慌忙從睡夢中給他(她)送去了他(她)人生中的第一口奶汁-----,第一次被媽媽擁抱,第一次抓住了媽媽,第一次吸吮媽媽的奶汁;媽媽第一次感覺如此的被需要,媽媽第一次皮膚有如此不一樣的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突然,又是那麼自然、坦然,這時候,爸爸慢慢進入角色,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從此,家中有了一種特别的“愛”。父母全身心地撫養孩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信任和感激(此時的感激就是微笑和“嗷嗷”的自我滿足聲)。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不知什麼時候,孩子對物質有了需求,也不知什麼時候,父母開始意識到了孩子的需求。于是,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在不知不覺中增添了一種需求與滿足需求的成長關系中------,父母的“愛”,内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飽滿,孩子的成長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他們體驗到了親情不一樣的感受;孩子在成長中慢慢地感覺父母的需求,或者說父母對自己的期許,父母的喜怒哀樂與自己行為的關系------

父母第一次向孩子發火,讓孩子感覺到了自己的需求不是都能得到父母滿足的。第一次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讓父母感覺到了撫養孩子不是自己随心所欲(雖然從懷孕開始,不斷的有各種相關的事情都要處理,孕婦的吃、住、穿,孕檢醫院、出生醫院、醫生的選擇,費用的準備,等等諸如此類與成人的關系,但是這一切均沒有孩子的參與,可以說與孩子的撫養關系不大,最多是撫養的前期準備)。現在孩子的喜怒哀樂,再也不是單純的吃飽、穿暖、擁抱和愛撫所能滿足,父母自己該如何面對?不同的父母都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選擇。

該如何 面對自己不能滿足的孩子需求呢?

首先大多是物質需求、 大部分父母都是先解釋自己不能滿足的各種理由(無非經濟條件之類),希望孩子理解或者改變需求予以滿足;孩子滿足了,父母收獲了孩子肯定的贊賞(孩子享受物質帶來的短暫滿足感);孩子未得到滿足的,孩子失望的眼神深深刺痛了父母的尊嚴,父母及孩子第一次經曆彼此之間的無奈,精神上第一次經曆了因物質因素導緻的痛苦掙紮。

随着時間推移,孩子的精神需求也慢慢地表現出來。沒完沒了的“為什麼?”一個接一個的故事請求,開始父母基本上可以滿足。陸續地,父母和孩子開始經曆曾經孩子物質無法滿足的無奈和失望-----

突然有一天,孩子問父母:“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父母慌忙否認:“爸爸、媽媽依然和從前一樣的愛你!”看着孩子半信半疑的目光,父母更加的無奈了-----我的“愛”變了嗎?為什麼他(她)不理解我的“愛”,他(她)會懷疑我的“愛”?我對他(她)的“愛”一天天在指數式的增加,為什麼他(她)竟然沒有絲毫感覺,反而會感到減少呢?

有心的父母開始思考、分析、求證、探尋,接着開始行動了------,他(她)開始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精雕細琢自己的“作品”-------。

随意一點的父母,也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他(她)就随意地以自己感覺有道理的方式(畢竟自己也是從小成長起來的,這個成長經曆自然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者随便查閱、咨詢一些自己認為有道理的方式,與自己的孩子互動或者說應對孩子的需求。等到能送幼兒園,就算解脫了------當然,學校就承擔了孩子教育的大部分責任。這些父母他們認為從那時開始,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力所能及地滿足孩子學習生活上的物質需求,孩子的精神需求慢慢地好像在減少。隻是偶然間有意無意感覺:“愛”變得不再那麼自然,“沖突”在無情地挑戰“愛”的本意-----。

“ 我錯了嗎?我錯在哪裡?我把我的一切都給了他(她),為什麼他(她)感受不到我的“愛”?他(她)嘴上也說“愛”,我卻感到是一種諷刺、憤怒?我要是早知道孩子是如此的結果,我當初就不會生他(她)。”

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問題就出在父母與孩子對“愛”的本意出現了分歧。父母本能的愛就是奉獻、撫養;孩子本能的“愛”的含義一從開始就是“依賴、信任、需求得到滿足的愉悅”,到有了第一次“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對“愛”産生了懷疑?父母此時有意無意的加強孩子的這種感覺:不斷地在孩子面前講述為了滿足他(她)的需求,自己做了如何如何的努力。但是沒有意識到及時向孩子解釋:“愛”的含義不是需求能否得到滿足,“愛”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愛”是一種情感的互動,“愛”是無法索取的-------一句話,在孩子對“愛”的含義有疑問時,父母沒有及時給予正确的解釋,使孩子産生了錯誤的理解。

如果孩子把父母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理解為父母全部的愛,那麼父母得到的肯定是孩子的怨恨,因為他(她)的需求是無止境的,父母永遠無法滿足。

如果孩子知道愛的表達方式因人而異、因時而已,他(她)總會找出自己獨有的愛的表達方式,而父母對于孩子愛的表達再細微都能捕捉到,相信沒有人懷疑。

如果孩子知道“愛”是互動的,他(她)得到了父母的愛,必須給予父母相應的愛,那麼他(她)就不會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因為他(她)自己做的遠遠不夠。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第一次對父母的愛産生懷疑時年齡太小,什麼都不懂,大了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我是不同意的,所謂“惡習難改”是不争的事實,錯誤的概念是慢慢積累的,如果這時他(她)沒有形成正确的概念,就像在一個岔路口選擇走路,選錯了就走錯了,越錯越多,時間越長越難改。年齡大了,如何就自然好了?我理解,可能指的是等到年齡大了,他(她)懂得了愛的真正含義,就會有意識的改正自己的錯誤概念。概念懂了,能夠改變行為嗎?那麼怎麼會有“明知故犯”、“心裡明白裝糊塗”的諺語呢?如果真是那樣,怎麼會有那麼多“啃老族”?為什麼有的孩子為了向父母索要财産對簿公堂?

孩子是自己的未來、希望,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棟梁,如果他(她)早早理解了愛的含義,知道了愛的表達方式,懂得了愛的互動,家就是充滿愛的樂園,愛就會成就國家的富強和興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