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江蘇常州一超市内售賣的書籍。圖為青少版《名人傳》《昆蟲記》。視覺中國供圖
暑假在親戚書店幫忙,遇到一個學生要買《昆蟲記》。顯然這是附近初中的七年級學生,應該是按照老師要求準備暑假讀所謂“八年級必讀名著”。
這個學生張口就說要“全本的”,不要選本不要青少年版,還特别強調,老師說就要讀沒删減的。
作為有30多年教齡的教師,跟同行經常有交流,所以我這次相信孩子的說法,但同時我心裡不由得犯嘀咕:“你們老師簡直無知!”我忍住了才沒把這句話說出口,隻告訴她:《昆蟲記》全譯本一套十冊,400萬字,一個暑假你也很難讀完!而且現在恐怕縣城的哪家書店都沒真正的全譯本《昆蟲記》,都是選本——隻是選多選少的不同。但學生看都不看書架上十幾種《昆蟲記》,堅持隻要全本。
學生需要讀“全本”的《昆蟲記》嗎?老師布置這樣的暑假作業,未必是為學生閱讀積累,估計是為了應付考試,因為這本書被列入初中“必讀”書目,而且也屬于“必考”内容。
我敢肯定,要學生讀“全本”《昆蟲記》的老師自己根本就沒讀過“全本”《昆蟲記》,甚至就沒見過“全本”《昆蟲記》,對這套書并不了解,沒有相關常識。或許被誤導了,因為有幾個明明是節選的版本封面,卻标注了“全譯本”的字樣。但作為教師,在給學生推薦圖書之前就沒仔細查閱過相關資料嗎?
作為教師如此無知,這樣的教師能把語文課講出怎樣的趣味?假如——隻是假如,事實上很可能不會——也向學生推薦了其他經典作品,又是如何向學生介紹的?
我其實并不意外,這樣無知的教師并非“一個人在戰鬥”。今年看本地一所學校五年級的語文期末試卷,有一題要求學生填寫中國古典名著常識,一個學生寫的是《世說新語》,各對應項都沒錯,但批卷老師給了“0”分,大概那老師以為除了所謂“四大名著”,别的什麼都不算“中國古典名著”——而《世說新語》有一則就是這學期的五年級語文課本上的一篇。
前兩年我還遇到一個類似的事,考卷上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最喜歡的書,有一個學生寫的是一本當代童話書名,老師直接打了“×”,而另一個把一篇課文标題當書名寫,反倒得分了。
多年來語文教材内容一再引發争議,而教師如何教語文則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很多語文教師教學活動“一切為了考試”,根本不給學生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頂多隻會給學生推薦課本上提到的書,考試可能會涉及的書,課本之外的書根本就不提,課堂上也從來沒給學生講過任何一本書。有一次一年級考試要學生寫兩本自己讀過的課外讀物書名,一個學校4個班近300名學生,僅有10多名學生完整寫出兩本讀物書名,大部分學生都留下空白。
這樣的語文教學,這樣的語文教師僅僅是“個别現象”嗎?語文教師不懂得語文常識,不夠荒謬嗎?也許有教師會抱怨家長不給孩子買書不重視課外閱讀,但課堂教學的引導,應該是主要的。在學生閱讀這個問題上,語文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溫涼河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