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而蘇州園林可以說是甲江南。今晚,東方衛視繼續推出“中國古典藝術園林系列”專題,《今晚我們聊建築》邀請到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學者李穎春,一起來分享兩座蘇州園林——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的精妙之處。
網師園•環秀山莊
網師園與環秀山莊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一個以理水見平遠,一個以疊山見深長,兩座都是以小緻勝的蘇州古典園林。
網師園
蘇州城區的東南部,伫立着一座占地不過十畝的園林。它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花園名為“漁隐”,至清朝乾隆年間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園内娟秀的山水蘊含着濃郁的隐逸氣息,而在此居住的也多為文人雅士。
網師園平面圖
網師園中水面平靜舒朗,建築也安排得非常勻停。網師園中雖也使用了方池,但通過建築和駁岸的處理把方的感覺削弱了。水池東邊是巨大住宅的山牆。南邊是一組宴樂之用的建築,主廳堂是小山叢桂軒和濯纓水閣。北邊是讀書賞畫之處,主建築是竹外一枝軒和看松讀畫軒。西邊是讀書的别院,即著名的殿春簃。
網師園 竹外一枝軒 住宅山牆 濯纓水閣
這座宅園合一的府宅園林,保留着舊時世家完整的住宅群,圍繞不到半畝的水池,主次分明又富于變化,精巧幽深之至。網師園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建築之間互相對望,成山林之趣。
除了建築的環繞排布,網師園對水面的精妙處理還在于駁岸和橋的設計。網師園中兩種石材是分開用的,水面周邊的一圈石材全部用黃石,别院則用的湖石。
網師園 拱橋與平橋對望
網師園的小橋被認為是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中提到的“斷處架橋”做法的诠釋。小橋架在一片大水面和一片小水面之間,作用就是隔而不斷。網師園的一個方池有兩處橋,分别在水池的西北角和東南角。這兩座橋也建立了兩個觀景點,互相對望。
明軒
網師園以精緻的造園布局、深蘊的文化内涵馳名中外。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古建築園林藝術專家陳從周先生的舉薦與促成下,它開創了我國“園林藝術出口”的先河,漂洋過海去往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事件。大都會博物館以網師園中的别院“殿春簃”為藍本建造了“明軒”,其特點與整個園林一緻,都是小中見大。
環秀山莊
1997年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産”的蘇州園林中,除了網師園還有一座小園,環秀山莊。園景以山為主,雖小卻極具氣勢,表現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漢文化特色。戈氏疊山繼承清代山水畫家石濤的“筆意”,運用“大斧劈法”,既有遠山之姿,又有層次分明的山勢肌理。
環秀山莊
五代南唐之時,錢氏金谷園就落在環秀山莊的基址上。經過了曆代的易主,修繕和損毀,現如今的環秀山莊隻是它當中的一部分,其建築也隻留下了“補秋山房”。環秀山莊能夠在不到三畝地的範圍内營造出一種山林的感覺,貢獻最大的便是疊山。
環秀山莊平面圖
環秀山莊中山水互相纏繞,混若天成,園林大師陳從周曾評價說,“造園者不見此山,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環秀山莊的假山占地一畝,主峰和次峰之間的水面雖小,卻低且淺,能夠顯得山比較高,并且山之間的距離會顯得特别深邃。環秀山莊裡隻有一處L形的水面,位于主峰和次峰之間,水流布局為X形,非常簡單的就呈現出了山水互相纏繞的感覺。
理水見平遠,疊山見深長
假山主峰
李穎春表示兩座園林都非常特别,皆是她個人非常喜歡的園林,但很難說更偏愛哪一座。巧合的是,網師園的水池和環秀山莊的假山在面積上是很接近的,都是不到一畝。然而,網師園可以在這不到一畝的小範圍裡呈現出平遠的感覺,而環秀山莊卻呈現出了深遠。造園大師則是用了不同的方法:一個以理水見平遠,一個以疊山見深長。
今晚24:25
《今晚我們聊建築》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網師園 環秀山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