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鄉村振興添加新動能

為鄉村振興添加新動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4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鄉村振興添加新動能(給鄉村振興裝上)1

村民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天貴社區電商服務站分揀柑橘。 潘 帥攝(人民圖片)

利用物聯網監測土壤狀況,憑借一部手機把農産品銷往全國,足不出戶完成業務辦理……這些正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日常。近年來,各地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一幅數字鄉村新畫卷正在展開。

農業生産處處用互聯網

打開手機,選擇澆水模式,田間地頭就流出了汩汩清水……在山東省肥城市安莊鎮糧食高産創建示範區内,澆田不再是一件需要全家上陣的體力活兒,農民隻需要動動手指,就可實現“一鍵”澆田。

近年來,肥城市農業局在安莊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打造了物聯網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在農田裡安裝多個高精度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等,可實現旱情自動預報、灌溉用水量智能決策、遠程自動控制灌溉,還能實現節水50%、節肥50%、節電20%。

數字賦能,農業生産有了智慧“大腦”。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力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廣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在生産經營中的運用,智慧農業園越來越多。

在浙江慈溪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數字化蛋雞養殖場,先進的數字化設備取代大量人工,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一台電腦、一名飼養工程師,就可以養8.6萬多隻雞。從調溫、調濕、調光到投食、喂水、收蛋、出糞,都可以實現遠程操控,項目年産雞蛋達2.3億枚。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認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農業數字化生産,可以衍生出諸多鄉村經濟新業态新模式。在數字時代,以各項技術為助力,進而改造農業、賦能農村、提升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小農戶搭載電商大平台

“各位網友,這是一款濃香型茉莉花茶白玉螺,味道甘甜,售價是118元250克。”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橫州市一家茶廠,主播小靜對着手機鏡頭,向直播間的網友介紹茉莉花茶,在她面前,擺放着不同品種的茶葉和泡開的茶水。

作為廣西“農村淘寶第一縣”,橫州市借助一根網線,将“數字”融入茉莉花、砂糖橘、甜玉米等傳統産業,接入了利用電子商務、物流體系鋪成的緻富道路。據悉,目前橫州市共建成1個縣級物流中心,150個村級電商服務點,2020年全縣活躍網商4600多家,電商交易額45.55億元,其中農産品網絡零售交易額6.47億元,同比增長38.17%。

像橫州這樣以電子商務助力鄉村振興的縣市,在全國還有很多。從2014年起,商務部連續8年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産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裡研究院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出現7023個淘寶村,較上年增加1598個,增量再創新高,連續第四年增量保持在1000個以上。

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震東認為,數字經濟與鄉村深度融合仍具有較大潛力,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淘寶村等電商模式将為共同富裕提供可行路徑。

“農牧民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除了賦能農産品生産端和銷售端,數字技術正逐漸融入鄉村治理,方便群衆生活。近年來,各地積極推進管理服務數字化轉型,讓數字技術更好地為經營主體和農民辦事,打通為群衆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對很多農民來說,如今種地如果有疑問,不知道該種啥、種多少,隻要撥打“12316”熱線電話,立刻就能解決。“12316”是全國農業系統公益服務統一專用号碼,自2006年開通以來,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民、企業投訴舉報或咨詢服務的需求。截至2020年底,“12316”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已覆蓋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務正在惠及更多農民。

在内蒙古自治區,内蒙古農牧信息網、自治區農牧廳微信公衆号、“12316”三農三牧服務熱線為一體的信息服務體系讓“農牧民少跑腿,數據多跑路”。農藥生産許可等48項行業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網辦占比率達到100%,依托益農信息社,各類服務資源向農村牧區下沉,農牧綜合信息服務水平得到提升。

随着數字化普及,越來越多縣市将辦事處搬上網絡。打開手機支付寶,通過首頁“市民中心”入口登錄或者直接搜索某項服務,就可以辦理包括公積金、社保、醫保、出入境、交管等在内的各種業務。據悉,目前全國已有超400多個縣域在支付寶上設立了“數字市民中心”,群衆生活服務越來越便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