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校調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學校調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1:13:58

學校調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塔裡木大學融情)1

記者阿蔔杜拉哈曼與少數民族學生合影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石晶):中國新疆南部的阿拉爾市地處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一師幾代人的開墾,把這裡從人迹罕至的荒漠變成了美麗而整潔的西部小城。南疆規模最大的大學“塔裡木大學”就坐落在這座風景如畫的城市。在綠樹成蔭的校園裡,随處可見身着鮮豔少數民族服裝的學生和漢族學生用流利的雙語進行交談,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塔裡木大學創建于1958年,到今年已經走過了56個年頭。這些年來,在兵團農一師的領導下,塔大肩負着屯墾戍邊和培育人才的雙重使命,無論是是邊境的牧場還是基層的連隊,塔大的畢業生遍布了整個新疆大地,在促進新疆民族團結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在談到大學的教學特色時,塔大副校長張傳輝告訴記者:“根據南疆維吾爾族群衆較多的特點,我們學校一直堅持雙語教學,少數民族的學生要會講漢語,漢族的學生也要懂少數民族的語言,這樣才能加強溝通,消除誤會。”

除了開設雙語教學,塔大在教學管理上也在不斷探索“融情”教學模式,即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增進彼此的感情。通過幾年的相處,學生之間的顧慮沒有了,隔閡也就沒有了,各民族學生真正成為了一家人:“每到節日的時候,我們都對少數民族學生,特别是穆斯林學生給予補貼和物質上的支持,無論是少數民族的古爾邦節、肉孜節、還是漢族的春節、中秋節,這些都不是哪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全新疆人民的節日。”

1 2

學校調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塔裡木大學融情)2

記者石晶采訪少數民族學生

阿迪力今年22歲,是塔大農機專業大二的學生,身材高大的他平時喜歡跟同學們踢足球。他的宿舍裡一共住有5個同學,除了他是維吾爾族以外,其他都是漢族同學。剛開始,阿迪力有些疑慮,擔心跟室友們相處得不愉快。後來,他發現,漢族室友們很尊重他的民族習慣,也很了解他的民族文化。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已經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哥們。阿迪力告訴記者,上個學期的一次生病經曆使他終生難忘:“上個學期的一天下晚自習,我突然胃疼得不行,就給他們(室友)打電話。他們馬上過來把我送到醫院。整個晚上,他們4個人都沒合眼,一直陪着我呆在醫院。對他們的感謝,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白拉提是個長相清秀、斯文腼腆的維吾爾族姑娘,她的老家是幾百公裡之外的吐魯番。她清楚地記得,剛來學校的時候,她的漢語不好,學習遇到了很大困難,幾乎每天晚上都躲在被子裡偷偷哭。在漢族室友的熱情幫助下,她如今已是班裡的學習委員,每天都和姐妹們快樂地學習:“凡是我不懂的地方,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的各個方面,她們都很幫助我,我特别感動。做朋友就應該不分民族,在一起開心就好。”

塔裡木大學地處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南疆地區,塔大百分之七十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和牧場,他們的求學路也更加艱辛。對此,在兵團的大力支持下,塔裡木大學設置了兵團獎學金、企業獎學金、校級獎學金等,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予以鼓勵。努爾·依曼古麗是動物醫學系大三的學生,連續三年都獲得了一等獎學金。她驕傲地告訴記者,自從上大學以來,她幾乎沒跟家裡要過錢:“我爸媽都是農民,家裡很貧困。入學的時候,國家給了我8000元的補助。我每年都能得5000元的一等獎學金,再加上學校對貧困生的補助,學費、生活費都不用問家裡要了。我這個專業是塔大的特色專業,新疆的牛羊多,現在牛羊肉價格也在不斷提高。畢業後,我可以開個動物醫院,很賺錢的。”

經過56年的發展,塔裡木大學已經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萬多人,努爾古麗就是其中的一位。身材高挑、長着一雙會說話大眼睛的努爾古麗曾經是塔大漢語言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她放棄了經濟條件較好的家鄉哈密的工作機會,而是留在了塔大的人文學院做一名輔導員。談到這個選擇,努爾古麗對記者說:“塔裡木大學給我的東西特别多,所以,我特别想把我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獻給這個學校。學校也需要我這樣的少數民族教師。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給更多同學帶來幫助。”

每年的7月是大學生畢業離校的日子。再過幾天,阿裡瑪斯·土爾洪就要離開學習、生活了4年的母校,即将走向社會的他迷茫過,也彷徨過。面對近期發生在新疆的暴恐事件和社會上對新疆、對維族的各種說法和傳言,他也想發出自己的聲音:“你是怎麼樣的人,人家就會怎麼樣對待你。我們維吾爾族永遠是熱情好客的民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