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1:16:10

當下正值高溫酷暑的中伏天氣,這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既然是熱在中伏,那麼還會熱多久呢?中伏有多少天呢?出了伏以後是否就會好一些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于伏天兒的話題。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1

咱們先看一看這個伏天的伏字,一個單人旁,右邊是一個犬字,就是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是最早被馴化的家畜。古文字學者解釋,說這個人是個獵人,犬是獵犬。獵人帶着獵犬去捕獵,埋伏在一個隐蔽的地方,伺機而動,出擊獵物。這是造字的本義,漢語文字除了本義之外,還有引申義、假借義。本義明,引申義、假借義才能明。伏,是潛藏的意思,埋伏起來捕獵。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驕陽似火,動辄出汗,人們都不敢出去了,潛藏在家裡躲避酷暑。因此把一年當中的這段時間就叫作“伏”。

不但天氣熱,伏天的濕度也很大,北京老話兒講“伏天兒到了,銅鐵都出汗”,衣服洗了都不容易幹。包括來自聽覺方面的,比如蟬鳴。記得西山有一種蟬,名字就叫“伏天兒”,一叫起來特别像“伏天兒、伏天兒”。天本來就熱,再加上蟬鳴的烘托,氣氛就更喧燥了,好象感覺氣溫更高了。所以,伏天一到,需要潛藏起來,減少勞作,避一避暑氣。

有很多的朋友詢問關于數伏怎麼數的問題

數伏的确不同于數九,數九比較容易,從冬至開始,一九一九往下數就行了。數伏就沒那麼省事。有句民諺“夏至三庚便數伏”,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很理解它的意義。

夏至,是24節氣中第10個節氣。公曆每年6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度,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出現日光直射角度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天文學把這天視為北半球夏天的開端。我們主要談“夏至三庚”的這個“庚”。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2

大家應該對天幹地支紀年不陌生,今年猴年,是丙申年。丙是天幹之一,申是地支中的一個。紀年的時候總是一幹一支搭配使用。天幹是10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12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是60,因此幹支搭配,就組合成60組,60一循環,周而複始。

在我國的曆法中除了用幹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也都用幹支。人們常說的“生辰八字”就是指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這四項分别都用相應的幹和支來紀,一共八個字,所以叫八字,也叫四柱,這像人生的四個支柱。但是紀日的時候,往往隻稱天幹就不說地支了。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3

“庚”是天幹中的一個, “夏至三庚”就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數伏就從這天開始。比如今年,2016年: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4

6月21日,是夏至(甲戌日),是個甲日。往後數,乙、丙、丁、戊、己、庚,數6天,就迎來一個庚日,6月27日(庚辰日);因為天幹一共有10個,第二庚加10天就行了,三庚就再加上10天。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5

6月27日加10天,是7月7日,這是第二個庚日(庚寅日);7月7日再加10天,就是第三個庚日,7月17日(庚子日),這就是今年的入伏之日。夏至距離數伏,不會少于20天,也不可能超過30天。這是由第一個庚日的日期所決定的。

再往後數就要注意了,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的開始,7月27日。那麼,末伏也就是三伏,它的開始是哪一天?

我國曆法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定為末伏的第一天。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6

很多人都盼望立秋,因為立了秋就不那麼濕熱了,早晚會涼爽一些,至少夜裡睡覺能舒服點。

今年立秋是8月7日(辛酉日),是個辛日。恰巧剛過去一個庚日,錯過了沒有數上,還得往後數8天,8月16日才又是一個庚日(庚午日),這就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末伏的第一天,再過10天,三伏就都渡過了。民間總說“秋後有一伏”就是這意思,當然秋後不止一個末伏,往往要10多天。今年立秋以後18天才出伏,其中就包括了中伏的後8天。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7

還有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中伏在有的年頭是10天,而有的年頭是20天?

前面講過了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頭伏的首日,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的開始,而末伏第一天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是固定的,末伏必須始于“立秋”之後。在夏至到立秋這中間,相隔大約45天左右,這期間如果出現四個庚日,那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五個庚日,那中伏就是20天。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8

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常聽人說“今年立秋是幾點啊?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我一直懷疑立秋的早晚是否會與時辰相關。如果立秋正好是正午,比如中午12點,那麼這算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我認為,立秋的早晚不見得是由立秋當天的時辰決定的,而很可能是取決于暑期的整體安排,從夏至、小暑、大暑、立秋這期間來看,整個過程中“庚日”起了較為重要的記号作用。早和晚也許隻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數伏數了30天就出伏了,就好像感覺是早立秋。夏至後,三庚的時間如果比較長,那很可能30天就把伏數完了,因為入末伏的時間是固定的。但如果夏至後三庚的時間短,比如就20天多一點,二庚、三庚是固定的,都相隔10天,就頭一庚不固定,要是夏至這天是個己日的話,己後邊是庚,那夏至第二天就是庚日,雖然隻有一天,也要算一庚。再數20天之後就是頭伏。

但是入伏越早,往往換來的就是長達20天的中伏。入伏時間一早,中伏的時間就長,中伏一長,就會覺得立秋的時間晚了,怎麼那麼炎熱啊?就說“熱死牛”了。入伏晚反倒把中伏的時間縮減了,中伏時間短,隻有10天,立秋時間就相對早。因此,早和晚可能就是人的心理作用,實際上總的時間都差不多,先短後不短,先長後不長。從夏至到處暑,60天左右。處暑節氣基本就在伏天結束的前後,也就是每年的8月23日左右。

其實我們經曆更多的是中伏20天的情況,有人管這叫“閏中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看看40天的伏和30天伏是怎麼一個比例。記得我前些年好像算過,算得不一定對,僅供參考。大概每二十年中就有十五年是40天的伏,隻有五年是30天伏。在前後近二百年當中,以十年為單位,如果這個十年的伏全是40天,下一個十年30天伏和40天伏就會交替出現,再下一個十年,又全都是40天的伏,也是一個十年一個十年的交替出現。我隻用筆算算過一遍,也不一定準确,如感興趣,可以借助萬年曆算算試試。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9

最後,咱們再說說關于伏天中養生保健的話題。

在伏天這個階段,大部分人怕熱、追涼。其實天氣熱,汗毛孔都張着往外排汗,門戶大開。如果過于貪涼,寒氣就容易乘虛而入。所以有種說法,說因為冬天冷,人們會注意保暖。伏天貪涼,就會比冬天更容易受寒。

實際上夏天就應該熱,冬天就應該冷,這都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生息的天機,是天然的機會。熱,就是為排汗。“頭伏餃子二伏面”,還必須是熱湯面,剛出鍋就吃,吃得通身大汗,讓汗把病毒寒濕全表出來。熱湯面古時候叫“湯餅”,《荊楚歲時記》裡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魏晉時候,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伏天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伏天的正确算法)10

貼伏貼管不管用?

貼伏貼是冬病夏治辦法,應該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賜賦,這是天然的機會。原來北京有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他說每逢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都是治療頑疾和養生保健的好機會,應該點燃艾卷炙神阙穴。其實這和貼伏貼類似。以前我有個同事,他在内蒙插隊時候患了嚴重的哮喘,後來遇到一位好心人把他治好了,就是冬病夏治,伏天的時候給貼幾個穴位,結果完全根治了。

中醫治療是把人和自然界聯系起來看的。這是祖國醫學和西方醫學不太一樣的地方。比如,我們和月亮的關系,下個月就是中秋了,過去女性都要拜月,離地球這麼近的一個天體對我們能沒有影響麼?一個朔望月的周期是29天半,地球上江河海洋的潮汐,包括婦女的月信都受到它的影響。但是西醫好像并不認可這個,他們認為29天半是雌激素形成的周期,和月亮沒關系。而中醫卻不武斷地否認,不認為看不見的就不存在。相反,特别強調事物之間的聯系,尤其是人與自然的聯系。因此,伏天正好是冬病夏治的一個天賜良機,希望我們不要輕易放棄。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夏日好心情!

(本文為今日頭條講座内容文稿)

精品頭條-來自微信公衆平台

北京民俗(bjminsu)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轉載與合作事宜,請進入微信公衆平台聯系小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